康健雜誌/泌尿道感染,吃3天藥就會好?

出處:康健雜誌224期作者李佳欣圖片/陳德信

王小姐最近工作忙碌,經常一整天下來沒喝水也沒上廁所,某夜回家後突然感覺頻尿小便疼痛難耐。因過去曾得過尿道感染,她心想老毛病又復發,拚命喝水、上廁所,還買了一大罐蔓越莓汁來喝。忍了兩天狀況仍未改善,只好到附近的診所就醫。

醫師聽完她的症狀,也判斷是泌尿道感染,直言問題不大,開了3天的抗生素

但纔不到1個月,感染又找上門。她心想,既然看醫師也是問診拿藥,不如直接到藥局買藥吃。想不到藥師一聽立刻回絕:「抗生素不能隨便給,還得驗尿,而且至少得吃7~10天的藥,」藥師勸她趕緊就醫,因爲一旦感染惡化,恐怕還得住院治療

這段話讓王小姐嚇了一跳:「不過是個感染,真有那麼嚴重嗎?」

泌尿道系統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等組成,負責將體內水分廢物排出體外。當尿液中的細菌無法適時排出,或者有細菌從尿道進入,就可能引起發炎,出現頻尿、急尿,或排尿灼熱、疼痛等症狀。

警覺1》治療感染,除了問診,必須驗尿

雖然泌尿道感染髮生普遍,大多時候只要口服抗生素,就能獲得改善,但診斷時還是必須謹慎。

尤其是一定要驗尿。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鄭玠豪解釋,很多泌尿或生殖系統疾病,也都會有類似急尿、頻尿、小便疼痛等類似感染症狀,必須透過尿液檢查,確認發炎與感染狀況,排除其他可能診斷。

如果只聽症狀就開抗生素,不僅無法達到治療效果,還可能延誤治療。例如泌尿道結石神經性膀胱疾病、中風後膀胱尿道肌肉不協調、攝護腺肥大或慢性發炎等,雖然會引起發炎,卻跟細菌感染一點關係也沒有。

就算真的是細菌引起的感染,驗尿結果也是醫師處方的重要依據。

驗尿最主要的目的是看白血球數值(發炎反應)與細菌量。如果驗出的細菌量還不多,通常是屬於輕微感染,或許只開3~5天的抗生素就夠;但若白血球、帶菌量數值都很高,甚至有血尿,就表示感染狀況嚴重,至少要1周甚至2周的療程,纔可能治癒。

一旦抗生素劑量太低造成殺菌不完全,僥倖存活的細菌長期潛伏泌尿道中,等哪天免疫力較差就乘機繁殖,很容易就會再次發作。而且這些細菌通常較頑強,很容易產生抗藥性,日後治療就得用第二、第三線的抗生素才能對付,治療過程也會變得愈來愈長。

警覺2》抗生素療程,3天有可能不夠

隨着抗藥性問題愈來愈嚴重,抗生素的使用也得比過去更謹慎。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科主治醫師金宏諺表示,早期教科書觀念認爲輕微的感染開3天藥即可痊癒,但這樣的準則現在已不盡然適用,「臨牀發現,大部分細菌感染通常都要至少1星期以上的抗生素才能對付,」爲了保險起見,一定要先確認感染狀況。

民衆可能會好奇,爲什麼有些醫師不管是否驗尿,都習慣只開3天份抗生素?

除了觀念尚未改變,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現行健保申報規定,診所開立藥物少於3日一律給予66元固定藥費,不需逐項申報此明細。有些醫師爲作業方便,就會跟着開3天份藥物,請病人日後再回診複查

金宏諺表示,如果就醫碰到這種情況,吃完藥後一定要準時回診,或者也可主動詢問是否能開完整療程的藥物。

不過,如果醫師連驗尿都沒有,甚至還告訴你,吃完藥後只要沒症狀就不需再回診,可能就要特別留意。【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224期】

【延伸閱讀】痛到走不了路...私密處長的不是痘痘婦產科醫師不說,但很想告訴你的5件事多吃這9種食物,好好愛護「妹妹」詳見《康健雜誌網站》。※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