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專家:中國向美示威 誇張軍事行動暫不會停止
軍事專家:中國向美示威 誇張軍事行動暫不會停止。(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美國的中國軍事分析師梅惠琳發表專文指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南中國海採取更積極的戰略是向美國示威、也是脆弱不安的表現,她判斷未來幾個月仍會看到中國誇張的軍事行動。
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在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12月份最新一期「中國領導觀察」(China Leadership Monitor)發表專文「中共人民解放軍在南中國海域戰略的角色變遷」(The PLA’s Evolving Role in China’s South China Sea Strategy),解讀中國在疫情危機階段對南中國海軍事化行動的意義。
文章提到,今年3月起,世界多數地方因爲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進入封鎖狀態,美國因政府反應疏失,災難性地成爲世界上最多確診病例與死亡人數的國家,這結果讓世人對美國的戰備狀態感到憂心,更引發中國等國家利用全球疫情獲取軍事優勢的辯論。
多數分析家認爲中國人民解放軍頻繁地在南中國海進行軍事演習、武器部署等將帶動其軍隊現代化,但梅惠琳解讀相關資料表示,解放軍採取較爲積極的角色,卻不意味着更具戰略性的意義,而是中國試圖抵抗美國對該區域控制所釋出的信號。
梅惠琳統計,在川普政府主政的2020年上半年,美方所執行的自由航行比歐巴馬政府在2015年到2017年初的次數還多;2019年,美國在亞太地區至少舉行85次聯合軍事演習。
梅惠琳分析,疫情期間在中美緊張情勢加劇的背景下,包括美國對中國的經濟制裁,互相關閉使館,以及在9月聯合國大會雙方領導人隔空交火,「美國總統川普指稱中國散播武漢肺炎,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責川普說謊」,相關事件都帶動雙方在南中國海的軍事行爲。
不過,文中也指出,解放軍在南中國海尚未採取明顯的進攻姿態;例如,戰鬥機從未降落在任何一個南沙羣島,也沒有真正部署反艦彈道導彈,「解放軍的立場純屬防禦性」。
中國軍方利用疫情在地緣爭端獲取利益已是各國皆知,包括中印邊界的僵持與暴力、入侵臺灣領空,或頻頻出沒於有主權爭議的釣魚臺附近海域,解放軍比起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活躍,然而,梅惠琳認爲:「在南中國海,美國仍然擁有決定性的軍事優勢。」
梅惠琳表示,解放軍和美軍在南中國海的交鋒保持謹慎,試圖說服美國緩和其軍事行動;北京不斷提高的軍事節奏和廣泛的宣傳,正表明中國希望全世界、尤其是美國瞭解,任何威脅中國在南中國海地位的國家都會蒙受巨大損失。
從另一個面向分析,梅惠琳認爲,中國頻繁增加的軍事活動所象徵的是不安全感而非信心,依照歷史經驗,「中國感到脆弱、或擔心外人會利用它的弱點時,就會採取輕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