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投資破兆 立法院敲警鐘 財源出現警訊
明年度國防部所屬單位預算案,有17項逾百億元的大型軍事投資建案,總經費8428億餘元。圖爲M109A6自走砲。(摘自美國陸軍官網)
明年度國防部所屬單位預算案,有17項逾百億元的大型軍事投資建案,總經費8428億餘元。圖爲F-16戰機。(本報資料照片)
2022年(民國111年)起17項軍購案項目
兩岸對峙氣氛轉趨嚴峻,三軍密集提出多項龐大軍事採購案,根據111年(2022)度國防部所屬單位預算案,有17項逾百億元的大型軍事投資建案,總經費8428億餘元,若再加上新購戰機、海空戰力提升計劃等2項特別預算,以及隱於機密預算的軍購案,軍事投資案已破兆元大關。立法院預算中心示警,軍購案簽約對象多爲外國政府,付款期程不易調整,國防部對高額分年預算需求,宜及早擬訂因應對策,並籌措財源。
分年預算 宜及早擬訂對策
臺海局勢近來屢被國際媒體報導風險較以往增加,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立院答詢時亦表示,「我們一直以備戰來止戰」。立法院外交委員會明天邀請國防部部長邱國正、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就「臺海軍事緊張升高對我國防戰備與美陸臺三方關係之影響」,提出專案報告並備質詢。
依據陸委會書面報告指出,中共將加大在中美關係框架下處理臺灣議題,以制約臺美關係進展,並要求美方遵守三公報立場;北京將在國際上鞏固「一中原則」、訴諸統一正當性,更利用共軍強化備戰及加大對臺軍事威懾常態化,施壓臺灣調整政治立場,但整體評估目前臺海情勢未持續急遽升高,將持續觀察中共對臺作爲,妥慎應處。
付款期程 集中116年度前
陸委會雖認爲臺海風險未升高,但是依據美方評估,臺灣軍事投資必須強化,依據明年度國防預算,有11項對外採購案包括「新型戰車」、「高效能反裝甲飛彈」、「遠程精準火力打擊系統」、「新型155公釐自走砲」、「新購BLOCK 1B方陣快砲」、「人攜式短程防空飛彈」、「魚叉飛彈海岸防衛系統」、「愛二性能提升及採購愛三」、「F-16A/B型戰機性能提升」、「F-16型機遠距精準武器籌購案」及「高高空無人機系統」等。
衆多對外軍購案的付款期程多集中在116年度前,以112年度爲例,對外軍購案預算需求額度高達612億餘元,加上對內武器採購,合計高達1119億餘萬元。預算中心指出,高額分年預算需求如未備妥財源,有可能影響未來增列新興投資建案的能量。
人員費用 壓縮軍事投資比
報告並提及,國軍人員維持費年年升高,在國家財政資源有限下,人員維持費的增加將壓縮作業維持費及軍事投資。97年度人員維持費1265億元,佔國防部主管預算比率37.88%,至111年度人員維持費佔預算比率達45.84%,軍事投資預算比率25.47%,相對難以增長。
報告指出,111年度各軍種委託中科院的作業維持及軍事投資案件,分別爲141案及38案,預算編列分別爲81億餘萬元、156億餘元,但國防部與中科院簽訂契約時,只有訂行政罰,沒有違約罰金規定。統計過去中科院執行狀況多有延宕,在106年度至109年度,國防部對中科院科研案及產製案任務延宕的懲處計有28案,其中行政懲處9案、提出檢討報告19案,沒有課處違約金。
預算中心認爲,國防部未確實督導所屬單位將違約金納入與中科院簽訂契約條款,有欠妥適,應予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