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大工程” 金融發力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 題:聚焦“三大工程” 金融發力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新華社記者 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是金融領域的重要發力方向。目前,金融系統積極通過專項借款、貸款、貨幣政策工具等多種形式,加大對“三大工程”的支持力度,護航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在廣州白雲區羅衝圍片區,幾處城中村房屋老舊,污水排放、垃圾處理等條件較爲薄弱。如今,依託建設單位自有資金及國家開發銀行發放的1.65億元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片區內潭村、螺涌村、鬆南村、松北村城中村改造項目均已開工。項目完工後,上萬名居民居住環境將得到改善。 記者瞭解到,目前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主要由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發放。今年1月底,兩家政策性銀行發放了首批專項借款。 “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是按照投資進度,分期、分批投放資金,有利於推動城中村改造順利實現。”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此類借款能夠解決前期資金投入較大、資金回收週期較長導致的投入產出現金流不匹配等問題,降低城中村改造的成本。 截至5月27日,國開行已發放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1002.47億元,涉及376個項目,支持建設安置房100萬套,惠及村(居)民53萬戶。截至5月20日,農發行累計投放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780.53億元,涉及建設安置房70萬套,惠及村(居)民36.6萬戶。 在設立專項借款、提供專項支持外,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爲“三大工程”提供貸款支持。 近日,中國進出口銀行對南昌向塘綜合貿易產業中心投放了1.7億元“平急兩用”貸款,該項目的建設有助於提升南昌地區倉儲物流設施“平急兩用”服務能力。 “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是集隔離、應急醫療和物資保障爲一體的重要應急保障設施,“平時”可用作旅遊、康養、休閒等,“急時”可轉換爲隔離場所,滿足應急隔離、臨時安置、物資保障等需求。 中國進出口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進出口銀行重點聚焦城郊大型倉儲基地,用好中國人民銀行中長期低成本資金,制定“平急兩用”貸款新增計劃,全力提供信貸支持。 從政策性銀行提供的貸款支持來看,截至5月27日,國開行已發放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8.19億元,支持新建保障性住房超過3100套;發放“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貸款37.1億元,落地項目36個。截至4月末,農發行對接保障性住房項目15個,審批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2.04億元;支持“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33個,發放貸款72.04億元。 商業銀行也在持續發力。建設銀行、農業銀行4月底發佈的數據顯示,建行在保障性住房領域已實現對第一批清單內項目的全部對接,“平急兩用”領域對接項目271個,城中村改造領域對接項目507個;農行積極支持“三大工程”,累計向37個項目提供授信31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聚焦“三大工程”,貨幣政策工具積極發揮作用,提供了低成本資金支持。 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共向三家政策性銀行投放抵押補充貸款(PSL)5000億元。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作爲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之一,抵押補充貸款的期限最長可達5年,且成本較低,能夠較好適配“三大工程”相關項目資金需求。 今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宣佈,擬設立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支持地方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預計帶動銀行貸款5000億元。 伴隨資金流入,各地“三大工程”項目落地加快,多地已披露項目進展和後續規劃。深圳已啓動13個項目、共計1萬套保障性住房建設;昆明已有91個項目在國家“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管理系統中通過省級備案;青島今年計劃改造城中村122個,涉及村(居)民7.8萬戶…… “對市場投資而言,‘三大工程’是2024年經濟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廣發證券資深宏觀分析師吳棋瀅說。 從目前金融機構對接“三大工程”的情況看,專家表示,授信額度已較爲可觀,發放有望逐步提速。 國家開發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國開行將持續深化政銀合作,強化信貸資源保障,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開展項目盡職調查及評審審批,嚴格落實賬戶監管等措施,確保資金專款專用、封閉管理。同時,還將用好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政策,支持地方政府選定的地方國有企業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記者張千千、姚均芳、鬱瓊源、孟盈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