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週刊/蘋果高層年底秘密來臺 對臺廠下了這道通諜
圖、文/今週刊
2016年12月5日,蘋果(Apple)高層低調現身臺灣,短短一天內,密集拜訪了相關部會與太陽能、風電等再生能源業者,「他們這趟來得很急!爲買綠電而來,據說,是因爲蘋果希望2018年所有臺廠供應鏈都要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一位再生能源業者說。
自2016年11月4日《巴黎協定》生效,「減碳已是不可擋的趨勢。」時間倒轉,就在3個月前,杭州G20峰會前一天,佔全球碳排放24%的中國與16%的美國,分別簽署了《巴黎協定》,各自承諾要爲全球氣候暖化,盡一份世界公民的義務。幾天後,中國的臺商圈陸續傳出耳語,「聽說,中共『重點整治』的臺商名單已出爐⋯⋯。」
電話那頭,上海臺商壓低音量、小心翼翼地說:「聽說有一批臺商已被要求限排,(碳排)若無法及時減量,就只能減產。畢竟,要改設備、製程,是一筆大投資,也不可能說改就能馬上改好⋯⋯,萬一成本太高、沒利潤,不如關廠!」
自工業革命以來,各類的生產製造帶來驚人的碳排放,導致溫室效應日趨嚴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嚴峻局面,減碳已是人類的當務之急。
好萊塢明星李奧納多拍攝的紀錄片《洪水來臨前》中,極端氣候造成北極融冰、海平面上升、小島國被淹沒⋯⋯,種種驚悚畫面,不是電影特效,正在你我身邊發生。
爲抑止情況惡化,2015年12月,聯合國通過《巴黎協定》,希望世界各國「大家一起來」減碳,將溫升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纔不至於造成人類的滅絕。若將溫室氣體造成的氣候變遷與災害,以成本量化,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學家Ina Parry估算,排一噸碳的成本約30美元,以臺灣總碳排量估算,每年要付出的排碳成本將超過2千億元。
排碳,不再「無料」,甚至隨着暖化日趨嚴重,「碳價」將水漲船高。也就是說,製造「碳排」污染的企業們,未來營運都必須加計「排碳成本」。
而這波來勢洶洶的「減碳洪水」正衝向臺灣企業。對外,設廠中國的臺商須面臨「重點整治」,歐美品牌商也要求臺灣的供應鏈使用再生能源;對內,臺灣政府針對排放大戶的碳排總額管制,也將實施。內外交迫下,企業減碳的時間與成本壓力,正直線陡升!
(閱讀全文…)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週刊》(第1045期)。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海洋垃圾終結者 創百億回收商機開賣不到3個月 Gogoro迅速降價的背後原因臺灣團隊這樣做 橫掃菲律賓9成電廠訂單芬蘭巴士到德國電動機車 都指名用他的電池走出失婚、負債 她靠廢木回收幫弱勢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