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百萬豪車跌落神壇

作者 | 王小娟

編輯 | 周智宇

曾經,進口百萬豪車作爲身份的象徵,被諸多消費者追捧。尤其是保時捷、大奔、賓利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然而,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崛起,令百萬豪車也難逃衰落的命運。去年以來,不少百萬級的超豪華品牌銷量遭遇暴跌,緊接着便是降價保量。

體現在數據上,9月汽車進口爲5.5萬輛,同比下滑20%。能叫得上名字的品牌,保時捷、法拉利、瑪莎拉蒂等同比兩位數下滑,甚至瑪莎拉蒂9月份只賣出不到50輛。

疊加近日“三色雨布遮邁巴赫”事件,一時間,豪車們曾經代表的光榮與夢想不再,轉變成了憤怒與嘲笑。

幾年來,中國乃至全球汽車市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價格戰和性價比之爭在每個細分市場上演,百萬豪車玩家們躺着賺錢的日子不再,他們也要調整預期,並思考新的出路了。

逆風

百年汽車行業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變革,每一個細分都在被顛覆。百萬豪車也遭遇着逆風,從神壇跌落。

作爲在國內銷量最高的百萬級豪車品牌,保時捷最爲典型。

去年,保時捷在中國賣出了79283輛新車,同比下滑了15%,這還是以價換量之後的結果。

到今年,保時捷的價格就接連跌破防線。今年年中,“保時捷只賣40多萬”是行業對其隕落的判定;最近,“保時捷不到40萬元”的消息傳出,又讓其淪爲80萬級別的小米SU7 Ultra量產版的對照組。

不過,降價之後,消費者也沒有買賬。今年前三季度,保時捷中國的銷量同比跌去三成,爲43280輛;好在歐洲等市場有着較爲不錯的增長,纔沒讓品牌整體銷量沒有下滑太多。

保時捷的命運並不是孤例。根據乘聯會數據,9月汽車進口爲5.5萬輛,同比下滑20%,環比下滑27%。

具體到品牌,銷量最高的是賓利,同比下滑7%至229輛;其他像法拉利、蘭博基尼、勞斯萊斯、阿斯頓馬丁、邁凱倫等品牌,不少同比下滑均在兩位數。甚至勞斯萊斯、瑪莎拉蒂、阿斯頓馬丁、邁凱倫進口銷量分別爲45輛、38輛、26輛、7輛。

百萬豪車們紛紛隕落,一方面是國產新能源品牌紛紛崛起,另一方面是當下的消費者變得更加謹慎,兩方面因素疊加,消費者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

最近小米SU7 Ultra量產版開啓預售,81.49萬元的預售價讓很多人感慨“不努力只能開BBA了”,一線衝浪的雷軍趕來回復,“不要迷信BBA,國產品牌正在崛起”。

與上面不少傳統豪車兩位數的銷量形成對比的是,比亞迪仰望每月穩定有幾百臺的銷量;價格已經能趕上當前保時捷價格的問界M9、享界S9等車型,也是動輒就有數萬的訂單;而剛剛跑步入場的小米SU7 Ultra,10分鐘就小訂超三千。

這些品牌的崛起,不僅讓消費者看到國產新能源品牌的技術實力,也被新能源品牌重新教育。當每一項功能的價格開始變得透明,愈發理智的消費者們也不願意爲傲慢的、陳舊的品牌敘事買單了。

更何況,在中國用戶感受汽車行業聚變之時,這些百萬豪車品牌們也並沒有提供用戶們需要的新鮮感。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顛覆汽車行業大變局中,百萬豪車也難以成爲幸運兒。

自救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超豪華品牌們也在做出調整,以度過這個寒冬。

保時捷在7月就下調了2024年的銷量預測。最近,在三季度營業利潤下降41%之後,保時捷又計劃做出一些改變。

10月27日,保時捷首席財務官盧茨·梅施克(Lutz Meschke)表示,預計2025年保時捷在華銷量將停滯不前,保時捷將大幅削減其本地經銷商網絡。另外,保時捷還計劃到2030年削減數十億歐元的成本。

當然,保時捷不止降本過冬,還積極加入中國車企們卷得正酣的戰局。最近,有消息稱保時捷中國正在擴建研發團隊,計劃補齊智能駕駛與智能座艙方面的能力。

曾在電動化技術上領先,成爲其他車企對標對象的保時捷深知,唯有加入戰局,纔可能一直在牌桌上。

也有不少車企加速了自己的轉型步伐。阿斯頓·馬丁宣佈“RacingGreen”戰略,計劃2025年推出首款純電車型;一直在電動化方面不太積極的法拉利則在銷量暴跌之後,也突然加快了步伐;法拉利最新的計劃是,首款純電車型將於2025年第四季度發佈。

而邁凱倫,則堅持2030年之前都不會推出純電動超跑。邁凱倫首席執行官邁克爾·萊特斯認爲,目前的純電跑車並不成熟,現在的電池技術會導致純電跑車重量過大,影響車輛的操控。

只是隨着中國車企進軍百萬豪車市場,這些進口百萬豪車曾經引以爲傲的動力性能,酷炫的設計也逐漸被趕超,中國消費者的選擇也更加豐富,他們也會做出自己的選擇。

誠然,這些百萬級的豪車品牌的品牌力和財力都不容小覷,他們當前選擇戰略性防守,準備之後再與開始嶄露頭角的國產豪車品牌們對抗,但如果遲遲不能給出更強悍的產品,曾經的榮光也會隨之退去。

沒有什麼不可撼動、不可改變。曾經,這些豪車們站在羣山之巔,一舉一動都被關注。如今,風頭被中國品牌搶去,只能間歇看到這些豪車隕落的消息。

一個時代會落幕,另一個時代已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