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78歲藝術總監爲「大師星秀音樂節」拼了
簡秀枝》78歲藝術總監爲「大師星秀音樂節」拼了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2023年臺北「大師星秀音樂節」,在兩星期的砌磋琢磨、相互砥礪、同框演出後,劃下句點,臺上臺下,離情依依。
78歲的藝術總監雷歐納·史拉特金(Leonard Slatkin,1944-),在最後安可曲時,耍起寶來,他先拿起麥克風,謝謝大家的出席,兩星期的集中演練,成果豐碩,他指着臺上樂手說,該批樂手太強了,根本可以不需要指揮了。
然後他轉頭,指揮棒一點,傾泄而出的是,「星際大戰Starwars」的招牌曲《帝國進行曲The Imperial March》,音樂起來,他果真緩步走下指揮台,往左側後臺移步。
沒有指揮的樂團,樂首各個認真演奏,而再從側門走出來的雷歐納·史拉特金,已經戴上黑武士面具、手持螢光劍,他緩緩回到舞臺前,面對觀衆,以他的螢光劍,比畫過招,觀衆笑聲四起,忍住不笑的樂手們,使勁演奏,讓音樂會有如全場倒吃甘蔗般,再創高潮,臺上臺下,亢奮不已,爲高潮迭起的連日音樂會,劃下完美句點。觀衆依依不捨,留上許多樂手,也相互擁抱,相約明年再聚。
臺北大師星秀音樂節於2018年成立,今年邁向第5年,每年邀請國際知名大師,來臺舉辦夏令營式的大師班,傳授經驗,也在兩週的密集集訓後,登臺獻藝,讓觀衆不必出國就能欣賞,來自四面八方的大師風采,叫好又叫座。
2000年受到疫情,但全世界避館謝客,唯當時臺北,疫情控制得宜,大師星秀音樂節如期舉辦,羨煞了全世界同行,讓當時的藝術總監在臺上玩自拍,把滿座的觀衆席爲背景,分享全世界。
翌年疫情持續肆虐,大師星秀藝術節一度移力駕到洛杉磯舉行,大家努力克服困難,就是要讓音樂會持續。
有了前4年的努力與口碑,今年國際大師對於受邀來臺演出,意願大大提升,將近20位國際知名樂團首席、明星學院教授,相約到臺北,來不及迎接衆星雲集的場面,在1個多月前,因故陣前換將,拉下該音樂節創辦人林昭亮夫婦,改由德高望重的指揮雷歐納·史拉特金,兼任藝術總監。
對於該突如其來的人事大地震,使得主辦單位雞飛狗跳,整個活動陷入混亂中,失去最後的運籌帷幄與行銷衝刺,形象大大受影響,臺前幕後,壓力重重,演出當下,票房更是冷清。
兩星期的臺北大師星秀音樂節,除了名家大師班教學、室內樂團練。到最後的大樂團合體演出,備極艱辛,從8月3日開始,從臺北兩廳院的演奏廳,啼聲初試,到臺北國家音樂廳、臺中歌劇院、高雄衞武營,密集演出,創造出口碑,最後繞回臺北,票房緩升,直到14日最後一場演出,票房纔出現接近滿座現象。
「原來,今年臺北大師星秀音樂節卡司陣容那麼強!?」不少人惋惜着,少聽了好幾埸,直呼可惜。
果然,好酒藏甕底,最後的大樂團合奏,曲目包括羅西尼《威廉泰爾》序曲、亨德密特的《韋伯主題交響變形》,到西貝流士《D大調第二交響曲》,首首動聽,特色盡出。
更難能可貴的是,臺上樂手,都非等閒之輩,名家輩出,幾乎讓觀衆瞠目結舌,幾乎具備類似琉森音樂節、薩爾茲堡音樂節、愛丁堡音樂節的雛形,若再假以時日,累積更多人脈與經驗,後市必然看好。
以下是今年來臺的英雄陣容,己見括:
1、指揮雷歐納·史拉特金,是美國底特律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2、詹曉昀(David Chan)是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管絃樂小提琴首席
3、原田幸一郎(Roichiro Harada)東京桐朋音樂學院絃樂組主任
4、黃欣(Frank Huang)紐約愛樂樂團小提琴首席
5、伊利亞·卡勒(Ilya Kaler)是克里夫蘭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
6、貝絲·固特曼·周(Beth Guterman Chu)是聖路易交響樂團中提琴首席
7、黃心芸(again-Yun Huang)柯蒂絲音樂學院、茱莉亞音樂學院教授
8、洪本倫洛杉磯愛樂大提琴首席
9、馬克·科索爾(Mark Kosowar)是克里夫蘭管弦樂團大提琴首席
10、哈洛德·霍爾·羅賓森(Harold Hall Robinson)費城管弦樂團低音提琴首席
11、艾蜜莉·貝儂(Emily Beynon)是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長笛首席
12、溫徹·富赫斯(Wendell Fuchs)是柏林愛樂單簧管首席
13、戈登·杭特(Gordon Hunt)是倫敦市管弦樂團雙簧管首席
14、史蒂芬·保羅森是舊金山交響樂團低音管首席
15艾瑞克·洛斯基(Erik Ralske)紐約大都會管弦樂團法國號首席
16、伊斯堤邦·巴塔揚(Esteban Batallan)是芝加哥交響樂團小號首席
17、肯尼斯·湯普金斯(Kenneth Thompkins)是底特律交響樂團長號首席
若加上中生代樂手,像日本籍的低音號藤田敬介(Keisuke Fujita)、美籍臺裔鋼琴家林易、日本小提琴家吉田南(Minami )、日裔英籍大提琴家上地彩門(Simon Thompson)、目前在荷蘭海牙Ciconia Consort)絃樂團中提琴首席的蔡士賢,老幹新枝,臺上同框獻藝,臺下教學相長,不管對樂手的經驗本身,抑或莘莘學子的敏銳度演練、整個環境的古典音樂氛圍打造、民衆品賞水平提升,都功不可沒。
國內古典樂壇,管樂水平參差不齊,今年「大師巨星音樂會」,就在8月9日特別安排「大師星秀銅管樂團」,演出狄卡的《信號曲》,那是選自《仙女》的名曲;理查·史特勞斯/約翰·薛帕德《玫瑰騎士圓舞曲》,同時,又以室內樂形態,安排畢琪《爲長笛與絃樂四重奏的主題變奏》、莫札特《降E大調鋼琴與木管五重奏、蕭士塔科維契的《爲絃樂八重奏的兩首小品》、穆斯托年《第二號絃樂九重奏》,不但讓音樂饕客,大開眼界,同時,也讓不同世代的樂手,從中體悟學習,吸收近距離的耳濡目染。
臺灣的北、中、南音樂廳、歌劇院,都已啓用,國際大師來臺後,可以採取巡演,增加場次,帶來經濟規模與效果。大約300席位的民間小型音樂廳,例如,誠品松煙音樂廳、王道集團音樂廳、南港軟體園區音樂廳,都是容納室內樂的專業場所。
而位於臺北市AIT 舊址的音樂圖書館,已完成設計標與細部設計,即將進行工程招標,在若干年後,臺北蛋黃區還有嶄新的音樂廳,一來歡喜迎新硬體建設,但也要爲更多的音樂軟實力加把勁,是否有足夠的音樂演出人才,是否有良善的策劃活動人才,是否具備吸引力,可以讓更多的國際音樂人,來臺交流?!
臺北「大師星秀音樂節」,都挺過最困難的疫情季節,逐漸累積經驗、人脈與口碑,5年的努力,功不唐捐,彌足珍貴。
臺灣社會需要除弊,把沈痾已久的人性固疾,攤在陽光下,徹底撿驗。除弊過後,更需要興利,引進更多正能量。
今年的臺北「大師星秀音樂節」的過程中,初期票房的冷清,就是大家一起付出的社會代價,當清完膿瘡,也期待新的癒合與成長。
今年「大師星秀音樂節」的藝術總監兼指揮雷歐納·史拉特金戴上的黑武士面具、手持的螢光劍,不只耍耍噱頭、製造幽默笑料,其實,也除舊佈新、去腐存菁,最後揚善吐真,纔是終極目的。
依依離情中,「送走大師星秀音樂節」的名家巨匠,激情過後,就要回頭練功打底,纔不辜負初心,考驗龎大的公家預算、慷慨企業贊助,花得值不值,可以好好深思。
作者爲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