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娃是無用功嗎?美遺傳學專家最新研究提醒,要避免無效育兒

看點孩子養育的經驗,可以成功複製嗎?在研究了諸多親子關係後,國際公認的遺傳學及發展心理學權威、美國羅格斯大學心理學和人類分子遺傳學終身教授丹妮爾·迪克帶來了她的新觀點。(文末還有兒童版的“MBTI性格測試”,不要錯過哦)

文丨Mia 編丨Lulu

國慶假期

外灘君精選往期好文,與大家共度佳節

巴黎奧運會上,擊劍女神江旻憓狠狠刷屏,被當作是“中產養育女兒的天花板”,無數家長希望能向江媽媽取經。

可是,成功的育兒方法真的可以複製嗎?

長久以來,我們都被主流教育理念灌輸着這樣一個觀點,即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有着決定性的影響。但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學者正向這一傳統觀念發起挑戰。

國際公認的遺傳學及發展心理學權威、美國羅格斯大學心理學和人類分子遺傳學終身教授,丹妮爾·迪克(Danielle Dick)就是其中一員。

她在今年6月新出版的《爲什麼你的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樣》一書中寫道:基因的影響大於教養方式的影響。

丹妮爾·迪克(圖片來自網絡)

英文原作名爲The Child Code

這句話可“殺傷力”不小。雖然丹妮爾本意是想減輕父母焦慮,讓大家在育兒道路上不必那麼小心翼翼,但聽上去卻好像在說,“雞娃=做無用功”。

回到江旻憓這裡,難道真的像是網友所說的,“基因盲盒要先抽對,父母的付出纔能有根基”?

那麼,後天教育VS先天基因的研究背後,到底能給我們什麼啓發?

你以爲自己在教育孩子,

其實是孩子在教你做事!

先天與後天之爭素來已久,兩者從來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不少研究早在五六年前就提出了相似結論。比如被譽爲“美國科學史上最傑出的100位心理學家”之一,同時也是倫敦國王學院遺傳行爲學教授的羅伯特·普洛明(Robert Plomin),就曾總結近50年的研究指出:一旦遺傳因素髮揮作用,養育方式實際上不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結果。

也就是說,無論是虎媽式教育還是親密育兒法,都和孩子能不能考上哈佛沒啥關係。

雖然羅伯特的說法引起了一番爭議,不過,的確有越來越多學者認爲,“人們誇大了教養方式的作用,而輕視了遺傳因素。”

“父母在塑造孩子行爲過程中起着決定性作用”,這一根深蒂固的觀念,可以追溯到兒童心理學領域的起源。

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John Locke),也是“白板說”的提出者,他認爲,每個人最開始都是一塊白板,後續發展完全取決於自身成長的經驗。這一理論深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研究者。

但是,相關性不等於因果關係。換句話說,這些研究只能說明教養方式和孩子的行爲表現間存在關聯,沒法證明一定是前者導致了後者。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親子追蹤研究發現,孩子對教養方式的塑造作用,大於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塑造作用。

也就是說,你以爲自己在教育孩子,其實是孩子在悄悄教你做事!

如一項對9個國家的近1300名兒童及其父母的跟蹤調查,在孩子8歲、9歲、10歲、12歲和13歲時對他們的家庭進行了研究。

調查顯示,在所有文化羣體中,孩子都對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很大影響:孩子的情緒和行爲問題越突出,在下一個年齡點時父母對孩子的熱情就越少、控制就越多。而父母溫和或嚴格的程度,對孩子將來出現情緒或行爲問題的可能性卻並沒有顯著影響。

那麼,這背後的關鍵問題,或者說同時影響孩子和父母的“第三變量”是什麼?丹妮爾教授指出,恰恰是“基因”。

大量收養研究和雙生子研究證明,基因對孩子天生氣質、性格情緒和行爲發展的影響都遠大於我們的想象。比如,被收養的孩子,和養父母相比,幾乎所有行爲結果都和親生父母更加相似。

從好的一面看,做父母的至少可以鬆一口氣,教養方式似乎沒想象中那麼重要,少看一點育兒資訊並不會讓孩子的未來大打折扣;但另一方面我們還是會擔心:父母的教導真的一點用都沒有了嗎?

後天教養,還重要嗎?

雖然丹妮爾認同基因的力量更大,但同時她也強調,這並非意味着教養無用。

指出基因的重要性,目的是爲了讓父母正視基因對孩子行爲發展的影響。只有順勢而爲,才能讓父母和孩子彼此雙贏。

順勢而爲的前提,是先了解基因如何對孩子的行爲起作用。

首先,基因和行爲之間並不是簡單的一對一的關係。

基因與表現的關係,並非像電燈那樣,一個開關控制一盞燈。孩子大多數複雜的表徵(從身高、智力到個性)都會受到成百上千個基因的影響。這也就是爲什麼外向的父母有可能生出一個內向的孩子。

其次,基因也不直接編碼行爲。

而是先讓每個人的大腦長得不一樣,從而影響我們的行爲傾向。比如,有些孩子大腦天生的連接方式,就會讓他們更易衝動。

此外,基因塑造行爲還有一個關鍵方式——通過與環境的互動,間接影響我們的行爲。研究者將這種遺傳傾向和環境體驗的交織關係稱爲基因-環境關聯影響(gene-environment correlation)

丹妮爾舉了一個安東尼小朋友的例子。

由於基因遺傳,安東尼從小就是一個善於交際的孩子,他喜歡裝扮成蝙蝠俠,向商場裡的陌生人講述自己的超能力。這個舉動非常可愛,所以人們通常會笑着和他聊天。

這種互動給了安東尼與成年人交談的信心,於是上幼兒園之後,他也喜歡在教室裡和老師聊天,並積極幫忙擦黑板,因爲這樣他可以和老師一起待更長時間。老師覺得安東尼很可愛,就把安東尼調到了教室前面的座位。

安東尼和老師之間建立了積極的關係模式,於是他更專注於學習,成績也提高了。

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到,安東尼的基因喚起了外部世界對他的反饋,而周圍的環境也對安東尼的行爲做出了反應。研究者將這種類型的基因-環境關聯影響稱爲喚起型。

事實上,基因和環境交織的方式還有很多。比如,遺傳傾向會驅使我們主動尋找不同的環境、影響我們對環境的體驗,還會影響環境對我們的影響程度……

由此可見,基因和環境共同塑造了孩子的行爲和性格。

美國心理學教授歐文·戈特斯曼(Irving Gottesman)就曾提出反應範圍(reaction range)的概念。他認爲我們一出生就具有某種遺傳傾向,但環境會影響這種傾向的發展。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園丁能夠改變一株植物的生長方向、茂盛程度,但西紅柿的種子總種不出南瓜吧。

丹妮爾認同歐文的觀點,由此她指出父母能做的是和孩子的遺傳傾向進行”合作”,也就是幫助孩子發揮最好的基因傾向,並管理那些不太有利的基因傾向。

與基因合作,才能避免無效育兒

總結上述內容,可以整理出三條關鍵信息:

長久以來,我們誇大了教養方式的重要性,輕視了基因的力量。

基因使得每個孩子天生具有不同的自然傾向與行爲,而環境能夠影響這些傾向的發展。

通過了解孩子的遺傳傾向,父母能夠幫助孩子建立優勢,管理可能引起麻煩的自然傾向。

簡單來說,順應孩子的遺傳天性進行教導,不僅最有效,還能讓親子雙方更加輕鬆。

爲此,丹妮爾總結出了三個受遺傳因素影響的重要氣質特徵,分別是:外向性、情緒性和自控力。

這三大氣質特徵在童年早期和中期逐步穩定,可以預測青春期乃至成年期的行爲。

同時,丹妮爾還設計了一款測試,有點像兒童版的“MBTI性格測試”,可以測試孩子到底屬於高外向性or低外向性、高情緒性or低情緒性、高自控力or低自控力。

幫助父母能更瞭解孩子的氣質類型,避免無效育兒,化解親子間的誤解、衝突和內耗。

(針對下列每條陳述,請試着回憶你的孩子通常會如何反應,並選擇相應的選項。)

第一大氣質特徵

外向性

孩子喜歡冒險遊戲或活動嗎?

孩子喜歡探索新的地方嗎?

孩子喜歡結識新朋友嗎?

孩子精力充沛嗎?

(這類問題的答案越肯定,意味着孩子的外向性越高)

如果你的孩子屬於高外向性,你可能已經發現,在當下更看重外向者特徵的學校與社會中,他通常如魚得水。

高外向性孩子,也意味着他們需要從他人的迴應中,獲得更多的動力。對於這類孩子,丹妮爾建議父母多給予孩子積極的反饋,如“今天你在學校做了這麼多事啊!”“你和其他孩子相處得很棒!”。

相對應,低外向性孩子,當下則可能讓父母擁有更多煩惱。他們可能不太會主動發言,不像同齡的高外向性孩子那樣受到老師關注,不願意參加一些活動或比賽……

特別是當低外向性娃,恰恰遇上了高外向性父母,親子間的衝突會更加激烈。最經典的場景莫過於讓孩子在親戚好友面前表演節目,這對於低外向性孩子而言絕對是“童年噩夢”。

但事實上,氣質類型並無優劣之分。

比如,低外向性孩子通常善於獨處思考,不易受他人干擾,並且目標明確。

他們需要父母給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勵,明確傳遞給他們的信息是,即便不是班級中最受歡迎的孩子、不處於舞臺中心,父母也一樣愛他們。

此外,父母可以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性格的活動,如閱讀、拼拼圖、製作模型、參觀博物館……也有很多體育運動適合低外向性的孩子,如打網球、滑冰、騎自行車等更加個體化的運動。

如果孩子因爲“太安靜”而和同學格格不入,家長也要幫助孩子明白,每個人生來就有不同的氣質,他的性格沒有任何問題,並和孩子一起練習社交策略。

第二大氣質特徵

情緒性

當事情不如願時,孩子會非常懊惱;

孩子在晚上會害怕怪物或聲音;

如果孩子不高興了,這種不高興的情緒會持續很久,比如10分鐘或更長時間;

(這類問題的答案越肯定,意味着孩子的低情緒性越高)

如果你的孩子屬於低情緒性兒童,那麼TA很大概率就是家長口中令人羨慕的“天使寶寶”。他們不輕易生氣,不會因爲計劃的微笑變動而驚慌失措。

丹妮爾表示,這類孩子使用獎勵和常規教養策略通常就會非常有效。

而那些容易大吵大鬧、崩潰、發脾氣的孩子,通常屬於高情緒性。他們被視爲頑皮、被寵壞了的熊孩子,其父母也常常被責怪疏於管教、縱容孩子……

然而現實是,高情緒性孩子往往已經受到了很多懲罰。父母在公共場合看似“不作爲”的背後,很可能是知道此時採取強硬手段只會讓孩子的行爲升級。

相比低情緒性兒童,容易引起嚴厲和消極反饋的高情緒性孩子,更需要溫暖、柔和的管教。

例如,當孩子情緒不受控制時,採用“計時隔離”的方法,也就是取消積極獎勵,它通常包括面壁思過(暫時失去家長的關注)、拿走孩子喜歡的物品……

丹妮爾的經驗是,孩子幾歲就懲罰幾分鐘。類似這樣溫和、即時、簡單的懲罰,通常更爲有效。

另外,高情緒性孩子並非故意叛逆,他們的情緒發作也並非看上去那樣“毫無來由”,而是一些小事觸發了他們對挫折、痛苦和恐懼的天生傾向,可能只是改變計劃(下雨了,沒辦法去公園)、事情沒有如願(畫的畫沒有想象中那麼好)、表達情緒困難……

丹妮爾建議家長先找到這些觸發因素,然後有針對性地逐個擊破。可以使用的方法有:獎勵正確行爲、即時溫和的懲罰、與孩子一起制定計劃、通過閱讀書中角色遭遇壞情緒的故事,幫助孩子學會應對等等。

第三大氣質特徵

自控力

在被要求停下來時,孩子就可以停止行爲;

孩子可以很好地遵守規則;

(這類問題的答案越肯定,意味着孩子的自控力越高)

自控力指的是個體調節行爲、情緒和注意力的能力。

從腦科學角度看,孩子自控力的天生傾向,其實與兩個關鍵腦區的相對活躍程度有關。那些能夠等待更大獎勵的孩子,負責計劃和決策的前額葉皮層更活躍。而前額葉皮層有助於抑制衝動,追求長期目標。

在著名的棉花糖實驗中,那些選擇立刻吃棉花糖的孩子,大腦的邊緣系統更活躍。這個腦區是反射性和無意識的,它對個體生存其實至關重要,比如驅動我們進食、關注當下需求、在遇到危險時趕緊躲開……

只是,追求即時滿足這個特性,在充滿誘惑的現代社會裡,反而成爲劣勢。

要想提升孩子的自控力水平,丹妮爾提出了以下三個建議:

消除誘惑。通過安排外界環境,減少孩子的觸發因素。如果不希望放學的孩子被遊樂場誘惑,就選擇一條不會經過遊樂場的放學路線等。

鼓勵自主性。如當孩子問,能不能在做作業前玩遊戲時,允許他們嘗試一次。這也是在給孩子練習自控力的技巧,或許結果會讓你驚喜。如果孩子未能通過考驗,他也會知道自己這方面仍需努力。

提供自控力的範例。比如一起閱讀有關自控力的圖書,孩子可以通過觀察與模仿來學習。

從統計學角度看,其實大部分孩子的自控力水平都落在中等水平。他們在某些情況下非常擅長調節自己的情緒,在另一些情況下也會失控,這很正常。

好在,孩子的大腦仍處於發育階段,其中負責做出複雜決策的神經迴路,要到20多歲纔會發育完全,需要家長給予更多時間和耐心。

丹妮爾的研究提醒我們,在養育中要正視基因的影響。雖然這聽上去有點殘酷,畢竟誰不想調教出一個 “天使寶寶”,又或者培養出一個自律的學霸?

不過,正視基因,並不代表破罐破摔,它反而是在減少親子間常見的誤解、衝突和內耗——與其拿着成功父母的養育方法,生搬硬套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不如摸索一條適合孩子天性的發展之道。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