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穩妥發展數字金融

7月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會議,要求加強對金融領域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針對性的問題研究,圍繞一系列重大課題,加大研究力度,增強政策儲備。其中的重大課題,包括“發展普惠金融、綠色金融、數字金融”。這是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首次提及“數字金融”。下一步,應採取切實措施,在加強研究的基礎上積極穩妥發展數字金融,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我國高度重視金融與科技融合發展。從早年的金融電子化互聯網化到近年的互聯網金融、數字金融,發展呈現螺旋式上升態勢。2014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第一次提出“互聯網金融”。2015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強對六類業態監管。2016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部署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2019年8月,央行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明確金融科技發展方向和任務、路徑邊界。去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非接觸銀行”等服務模式興起,助力疫情防控經濟社會恢復發展。去年11月起,我國加強金融科技監管,加大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力度。

數字金融是金融與科技融合的高級發展階段,是金融創新和金融科技的發展方向。《中國數字金融創新發展報告(2021)》認爲,數字金融在金融數據和數字技術雙輪驅動下,金融業要素資源實現網絡化共享、集約化整合、精準化匹配,進入金融與經濟協同發展階段,實現金融高質量發展,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

我國數字金融在用戶規模、應用場景等方面走在全球前列。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增長速度迅猛,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領域融合的廣度深度不斷拓展,一方面,不斷激發消費、拉動投資、擴大出口、創造就業;另一方面,爲傳統產業、行業注入新的生機活力,成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數字經濟日益成爲落實國家重大戰略的關鍵力量,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經濟興,金融才能興。數字經濟發展爲數字金融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數字金融的發展則爲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持。從2014年着手準備,到目前全國在“10+1”地區和場景試點測試,我國較早啓動法定數字貨幣即數字人民幣(e-CNY)研發,逐步實現法定貨幣的電子化和數字化,將更好地滿足數字經濟發展對貨幣和支付體系的更高要求。互聯網和信息科技蓬勃發展,金融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爲數字金融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發展數字金融,關鍵在金融業。“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穩妥發展金融科技,加快推進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金融業應破除數字金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以金融科技子公司、直銷銀行子公司、理財子公司等設立爲契機,探索市場化程度更高的公司治理、薪酬激勵等機制;應明確數字金融發展方向和重點,加大對數字金融的人才培養投入,全面推進金融領域數字化轉型。

發展數字金融,須加強金融監管。金融管理部門應強化監管科技運用和金融創新風險評估,探索建立創新產品糾偏和暫停機制,引導數字金融以服務實體經濟爲本源,確保數字金融行穩致遠。

(作者系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