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鼎/用文化力量朝南方挺進吧!
▲新政府的「南向政策」若過度主打在地華橋牌,恐非南向正道。圖爲泰國曼谷。(資料照/記者黃聖閔攝)
文/黃宗鼎
無論是中國的「一帶一路」,還是臺灣包含「新南向」在內的幾次南向政策,東南亞的華僑華人,總會被投予高度的「注目禮」。這似乎已是一種慣性思考,這種思考,奠基於20世紀初主張華僑「救國有責」的革命論述,熟成於冷戰時期兩岸競逐僑心,盼望華僑「加友按贊」的歷史情境。
時至今日,邀請華僑華人「共成大業」,依然是南向政策的「配套措施」,但這樣的做法,是否已然出自嚴謹的政經效益評估?抑或總是「想當然耳」的感情用事?
動員「血統主義」,絕非南向正道。首先,臺灣要打華人牌,終究難與作爲僑鄉的中國匹敵。其次,華僑華人爲臺灣與東南亞主流社會媒合已久,不僅效果有限,一定程度也妨礙了華僑華人在地「族際關係」的開展。其三,東南亞裔在臺日益壯大,過度操作華人血統主義,只有平添新住民格格不入之感。
反觀日、韓兩國在東南亞雖無偌大僑民與族裔資源,卻能在當地打下大片江山。我深信,成功的南向政策,靠得不是血統訴求,而是文化力量。
日本從1970年代初,爲扭轉東南亞社會抵制日貨的劣勢,便開始大力推動文化交流,歷經福田赳夫首相「以心連心」的「福田主義」,以及將「文化聯繫」與「拉近東南亞青年」作爲日本「外交五原則」之二的「安倍主義」,日本與東協關係於是不斷強化;韓國同樣以文化先行,透過「文化產業振興院」與駐東南亞各國「韓國文化院」的運作,將「韓流」高效輸出,不僅讓東南亞青年「哈韓」比例日增,也連帶讓韓國商品在東南亞得以市場大開。
▲越南年輕族羣早已從「哈臺」轉而吹起「韓流風」。(圖/達志影像/美聯社/示意圖)
臺灣應擱置以僑務配套南向政策的做法,其實還有更爲現實的理由。相較於許多外籍華裔新生代與臺灣關係愈趨疏遠,不少臺灣東南亞裔的原鄉親友,基於婚緣關係,反倒更能夠貼近臺灣。我認爲,強調「以民爲本」的新南向政策,恰恰須以文化作爲平臺,來連結這一羣龐大的潛在友臺勢力,讓他們能夠在網路上或在居住國親近臺灣,感受臺灣文化的美好,進而成爲我國的民間盟友與愛用臺貨者。
以目前臺灣東南亞裔移民中,越裔爲多的情況之下,政府應可優先強化臺灣與越裔母國親友網絡之交流與連結。在臺越經貿關係爲前導之下,越籍婚姻移民成長之速度與規模,是所有東南亞移民中最快、最大的。近年來,臺灣越裔配偶年增1~2千名,在臺灣東南亞外配中高佔56%,預計2017年將達到10萬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臺越社會之間存在一定規模的婚配現象,但由於這關係主要是爲經貿關係所引發,較不是由文化引領而來,故兩國社會要發展更爲廣泛或更具深度的交流,仍有相當之瓶頸。以104學年度大專院校留學狀況爲例,馬來西亞能以14,946名留學生(多爲馬國華人)之數,遠遠超過越南的4,043名留學生,主要原因便不乏文化親近性的因素作用其中。
▲文化親近性,讓馬來西亞來臺留學生人數佔全東南亞來臺留學生人數的ㄧ半以上。(圖/記者黃聖閔攝)
臺灣若真想借由新南向脫胎換骨,落實以民爲本之初衷,政策上應該要以文化掛帥,而不是以經貿領銜;此外,以文化而不以血統做爲訴求,方能在東南亞開發更爲龐大的潛在夥伴,特別是那些不同文、不同種的臺灣親家。
相關文章
黃宗鼎/如此世界觀,如何新南向?
●黃宗鼎,歷史學者,研究興趣爲南海問題、東南亞史,中國與東南亞關係。最常講的一句話:「臺灣得先學習東南亞,方能創造被需要的價值。」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