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學院動畫學院:作品導向式教學讓應用型人才培養更出彩

“在鳳凰班的學習經歷讓我受益匪淺。我們不僅能直接接觸到企業真實的項目,還有來自企業一線的產業導師提供全過程指導,學到的東西更加貼近實際需求,讓我很快從一個初學者成長爲短視頻達人。”近日,第四屆亞洲國際青年電影節最佳實驗片獎獲獎者、黃淮學院動畫學院21級學生黃年順在學院學生原創作品成果分享會上說。

作品導向式教學的“魔力”在哪?

“作品導向式教學模式精準對接企業需求,爲師生構建了清晰的教學目標。圍繞具體作品的創作過程,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緊密結合,不僅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還能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種育人模式有助於推動學生深入掌握專業技能,激發創新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談到教學改革的初衷和內涵時,黃淮學院動畫學院院長王春華深有感觸。

記者瞭解到,作品導向育人模式下,動畫學院積極鏈接企業資源,開設校企合作項目班,實施“校企互聘”制度,通過一線教師浸潤式跟崗實踐和企業導師到校帶教相結合打造雙導師團隊。校企攜手以職業能力和崗位需求爲主線,優化項目化教學課程設計,將企業的生產標準和技術研發項目嵌入實踐教學,設置共融共享的教學場景,推動“封閉課堂”走向“職場化、生產性”教學。“鳳凰班”“小卒動漫班”……一個個校企項目教學班應運而生。

“這個模塊,每5個人分成一小組,以宣傳河南省駐馬店文旅爲主題,合作完成一部五分鐘左右的動畫短片,優秀作品將入圍學院優秀案例庫”。在動畫學院鳳凰工作坊課堂上,教師化身爲問題設計者和項目組織者,以層層遞進的互動提問和任務設置,將學習的主導權“讓渡”給學生,老師以“促進者”身份在全過程中“隨機應變”地診斷、反饋與指導。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自行組合搭建項目團隊參與案例課程,按照工作流程和項目要求共同商討方案,代入到導演、美術設計師、原畫師、模型師、動畫師、特效師等角色中,分工合作完成整個項目。

“‘學做評改’全流程閉環,確保了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在黃淮學院動畫學院副院長李峰看來,這種教學方式基於企業的真實工作任務,讓學生從知識的接收者轉變爲建構者,在真實的任務情境中淬鍊,將分散、獨立的知知識點內化爲實踐經驗,較好地實現知識與能力的融會貫通。

以項目爲載體,以問題爲驅動,學校與企業雙向賦能,受益最大的還是學生。“在學校時,每週最期盼的事就是參與項目化的課程,一系列的項目實戰訓練讓我很有收穫。”黃淮學院2024屆畢業生萬斐然憑藉過硬的專業技能,一畢業就順利入職知名的文娛上市公司三七互娛,對母校的培養他很是感激。

近年來,通過“以生爲本、項目引領”推進實踐教學改革與創新,動畫學院人才培養成效顯著。學院學生先後參與《長安三萬裡》《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哪吒之魔童鬧海》等動畫影片的創作,就業質量持續上升。(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張欣)

作者: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