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企業進入新時代:從賦能實體經濟到入局實體經濟

有一段時間不關注獵豹移動這家公司了,昨天進入獵豹的官方媒體微信羣,看到了魔幻的一幕。

“羊蠍子鍋冒出的熱汽把人臉蒸得通紅 一塊塊浸滿湯汁的羊脊骨肉質鮮嫩,讓人從肚皮到精神都得到滿足,秋日初冬的寒冷也就算不得什麼了。”

“獵豹旗下新品牌—豹大廚的第一道菜。”

“直播間還有甄選三方品牌的0添加燕麥片、金湯佛跳牆、蔥燒包漿豆腐、正宗即食羊肉泡饃、不傷胃的辣醬等。”

我瞭解了下,獵豹的工作人員沒有被盜號,以上信息均爲官方發佈。問題來了,請聽題:以上宣傳內容的重點是什麼?不着急,可以好好想想。

是獵豹創新了新的打法嗎?是獵豹完善生態平臺?是獵豹打造自己的護城河?

都不是!真正的重點是四個字:實體經濟!

沒錯,昔日的那家互聯網公司獵豹,要搞實體經濟了。昔日那家號稱“谷歌榜單上四款產品在中國所有互聯網公司排名第一”的獵豹,要躬身入局實體經濟了。

事實上,獵豹搞實體經濟,只是互聯網企業紛紛佈局實體經濟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還發現,昔日被譽爲“幹掉線下KTV”的唱吧,在各地開設了一批批實體KTV;國內最大的旅遊服務平臺攜程,也已經在安徽、河南、湖南、新疆等省市,修建了規模較大的度假農場,助力鄉村振興;在共享單車時代後發先至的哈囉出行,這兩年大舉製造電動車,拓展實體門店超過3000家;用智慧科技改變生活的AI企業聲智,近期推出了一款牙刷,我試用了兩天非常好用;天貓小店和京東便利店發展數年,遍佈大街小巷;在亦莊的一家大型工廠裡,小米研發的汽車正在加速孕育;我認識的一家電商企業,收購了一家線下的酒廠......

百度、騰訊、京東等也以不同的姿勢切入實體零售業、製造業,聯動各方推出來一批看得見、摸得着的產品。

有人說,幾年前笑話聯想集團“只會做實體搞不好互聯網”的那些人,都活成了笑話。

我簡單梳理了下,關於互聯網企業對待實體經濟的態度變化,大致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對抗。十年前,馬雲說2022年電商市場佔國內零售市場的比重超過50%,王健林將輸給馬雲一億元,反之亦然。這場賭局是實體經濟和互聯網經濟巔峰對抗的最鮮明寫照,此時各方普遍認爲實體經濟和互聯網經濟是零和博弈關係,不是你強就是我弱。

第二個階段是賦能。騰訊、百度、美團、商湯等是這個階段的代表企業,他們認識到實體經濟和互聯網經濟的關係不是非A即B,而是可以相互融合、互相促進,互聯網企業積累的數字化能力,可以賦能給實體企業,幫助實體企業更好地發展。

第三個階段是躬身入局。從賦能到躬身入局,互聯網企業搞實體經濟前進了一大步。傅盛是其中的代表企業家,也是最有覺悟的企業家之一。當年國家號召企業“走出去”,傅盛帶領獵豹出海,利用谷歌和Facebook等平臺,賺取了大量外匯;幾年前智能製造和機器人概念大火,傅盛推出一系列機器人產品,這些機器人還因爲助力抗擊新冠疫情和北京冬奧會被權威媒體點贊;這兩年,傅盛在多個場合提到實體經濟、看好實體經濟,果不其然,這場大會我們明確提出“把發展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獵豹又適時切入實體經濟,利用直播帶貨和社羣工具,帶動傳統食品企業實現新增長。

綜合來看,現在的這批互聯網企業,入局實體經濟只是一個開始,目前佔比還不是很大,但總的趨勢是強化實體經濟佈局。同時,這些互聯網企業,都開始明白一個道理:互聯網經濟就是實體經濟。

值得一提的是,在企業之外,近年很多企業家紛紛以個人名義進入實體經濟領域,以實際行動踐行“把發展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比如我認識的一位互聯網企業家,在外創業成功後,回到河南老家投資了一家實體工廠,發展了地方經濟,還給當地數十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寫在最後:未來,實體經濟將是所有一線互聯網企業的必選項。幾年後,如果咱們看到騰訊開了生產公仔的工廠,給小朋友生產公仔玩具,一點都不要覺得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