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青年創新的廣袤沃土

10月15日晚,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霍英東體育館內傳出陣陣歡呼。隨着“哪吒——全球首個‘海空一體’跨域航行器平臺”團隊捧起冠軍獎盃,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以下簡稱“大賽”)圓滿結束。

自今年5月啓動以來,這場由教育部主辦、以“創新”爲名的大賽,共吸引了來自國內外153個國家和地區5406所(國內3413所、國際1993所)學校的514萬個項目、2083.6萬人次報名參賽。

一場大賽,何以吸引千萬人次參與?這場大賽,又如何推動青年創新教育深入發展?回顧爲期4天的總決賽歷程,記者發現諸多亮點。

投身創新實踐

據統計,今年以來,累計有480萬名青年學生投身“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大學生們走進革命老區、脫貧地區、城鄉社區,用專業知識、創新成果精準對接實際需求,在投身創新實踐的過程中,強化使命擔當,矢志艱苦奮鬥,提升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共上一堂以創新強化家國情懷的“思政金課”。

走進大賽創新成果展展廳,記者感受到了濃濃的家國情懷。

在廣袤的鄉村大地上,“踢出她未來——鄉村女童足球成長計劃”聚焦民族地區女童成長,以足球爲橋樑,匯聚多方力量,革新教學方法。項目負責人、貴州師範學院2015級本科生吳東勝告訴記者:“我們想通過足球,讓這些孩子擁有更強壯的身體、更健康的心理,同時也幫助她們拓寬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通過自研生態修復技術,“草地修復——行走高原的生態美容師”項目組在四川、青海、內蒙古多地進行助農幫扶。項目組成員、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2022級本科生楊慧告訴記者:“看到草地一點點變綠,我心裡很激動。能夠把所學知識轉化爲對當地生態和牧民實實在在的幫助,這樣的創新實踐太有意義了!”

加速成果轉化

“這是我們開發的哪吒系列海空跨域無人航行器,之所以叫‘哪吒’,是因爲它們既能上天又能入海。”在大賽創新成果展現場,兩臺外形酷似無人機的設備吸引了衆多參觀者的目光。

項目組成員、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王家卿告訴記者,作爲全球首個“海空一體”跨域航行器平臺,哪吒系列海空跨域無人航行器能夠連續跨越空中、水面和水下介質,既能深潛海底,又能翱翔天際,爲海空立體觀測探測、跨介質通信等帶來便利。

“未來我們將繼續創新,保持技術優勢,並努力拓寬跨域航行器的應用場景,將技術優勢轉化爲應用優勢。”王家卿說。

記者觀察到,像“哪吒”項目一樣,今年不少參賽項目直接面向社會重大需求,並直接投入實際生產和使用。

大賽有關負責人表示:“大賽中涌現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社會效益好的項目,加快了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世界前沿領域的科技創新,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新動力。”

促進合作交流

決賽現場,除了高校團隊積極參與、展現高質量創新成果之外,記者還發現了一些青澀的中學生面孔。

“此次大賽專設面向高中生的‘萌芽賽道’,鼓勵學生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推動形成各學段有機銜接的創新教育鏈條,發現並培養基礎學科和創新創業後備人才。”大賽有關負責人介紹。

記者還注意到,越來越多國際面孔也出現在決賽現場,如牛津大學團隊帶來了“可移動無電氫芯”,新南威爾士大學團隊帶來了“個性化定製的全降解鎂基骨修復器械”,柏林工業大學團隊帶來了“MTR智能舵機與變胞機器人”……

據介紹,本屆大賽共有來自國外1993所學校、12063個項目、39380人報名參賽,覆蓋了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劍橋等世界百強高校。

“隨着越來越多的國際大學生走向大賽舞臺,全球青年在學習平臺上交流互鑑,將讓創新教育和創新實踐在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國際合作中開啓新徵程,爲全球教育制度改革貢獻智慧和力量。”大賽有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 唐芊爾 顏維琦 通訊員 於佩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