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科技打擊犯罪 讓臺灣民衆敢深夜回家(侯世傑、馬士雄)

員警透過MPOLICE人臉辨識系統確認老翁身分,查出其住處後護送他返家。(翻攝照片林鬱臺北傳真)

人身安全是國民幸福感的重要核心,而犯罪指標高對幸福生活造成衝擊,而所謂犯罪指標案係指暴力犯罪」、「竊盜」、「一般恐嚇取財」、「一般傷害」及「詐欺」等與治安直接關係之案類,會讓國民覺得脆弱、容易受害。如何讓國民無憂無懼、自在的生活,成爲國家警政單位努力的目標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於2007年6月曾提出一套適合臺灣地區的治安與犯罪指標,包含以下幾種政策目標:一、能辨識「治安優先區」,重新分配治安資源。二、能辨識高危險治安人口,預測未來治安走向。三、能全面觀察各級刑事司法機構投入改善治安的過程。四、能長期追蹤臺灣治安與犯罪的結果與趨勢。五、能進行跨國比較。

全球最具規模的生活指標數據庫(NUMBEO),近日公佈133個國家的犯罪率排名,其中犯罪率最高的國家是委內瑞拉爲84.36,而臺灣的犯罪率只有15.2,不僅勝過日本第16名,更勝韓國的24名,成爲全球第二安全的國家。在歷次評比中,臺灣常被歸類爲治安安全的國家,其中的人身安全領域,與北歐國家跨國比較,較先進國家丹麥瑞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今年初國立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公佈2020年民衆對警察重點施政作爲之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民衆這9年來對警察維護治安滿意度從2010年的48%提升到2020年的80%,上升了32%,而民衆對警察維護治安工作的滿意度也創新高,達到89%;此外,由上述民衆對警察重點施政作爲之滿意度提升,及天下、遠見雜誌調查結果,據顯示民衆的幸福感即由此而來。

根據國立中正大學的治安滿意度調查,有9成的民衆感覺住家附近安全,整體治安滿意度良好,另當問及臺灣的民衆或外國人士深夜敢不敢從捷運站走回家,或是去住家附近的公園運動,很高比例之回答都說「敢」,其原因與近年警察大量運用科技打擊犯罪,守護治安包含監視器車辨系統、無人機、MPolice(警用行動載具)等等,讓民衆產生信心,對實體犯罪防範發揮功效,警察透過高科技確實保障民衆安全,有助於提升警察形象,但警力有限,民力無窮,藉由義警警友民防、守望相助隊等民力協助警方維護治安,也是促進警民夥伴合作關係的重要橋樑,強化「社會安全網絡」,進而遏止毒品、詐欺、暴力與幫派等犯罪,守護社區安全與健康生活,讓國民享受自由的幸福感!

作者侯世傑爲臺北商業大學企業管理系助理教授馬士雄爲臺北商業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