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氣”的共享經濟,又搭上小家電了?

說到“共享經濟”,當浮沫散去後,如今僅有共享單車和共享充電寶在日常消費中表現相對活躍。其實近年來,迅速被推上風口,又迅速回歸理性的還有小家電行業。疫情的居家生活燃起了年輕人對於精緻生活的追求,然而功能單一、難清潔、使用頻率低等等因素伴隨着疫情的結束,也給小家電的火熱畫上了句號。

近日,中國家電網記者觀察到,一家叫名叫雲焱智能的企業正在佈局共享加溼器,這家將“共享”和“小家電”結合起來的企業,前景如何呢?

01 創新的共享模式

據云焱智能相關負責人陳女士介紹,當前共享加溼器主要投放在西北降雨量少的乾燥地區。公司在產品形態上做了創新,將三合一充電線集成到加溼器上,形成充電加溼一體機,不僅滿足加溼需求,還覆蓋了一部分充電需求。在投放方式上,直接將加溼器置入酒店客房內,消費者入住後按需掃碼使用即可。

“我們的產品主要投放在年入住率40%以上的酒店,使用一次的費用大概在幾塊到十幾塊之間,用戶的接受程度比較高,目前的使用率在5%左右。”陳女士說。

圖片來源:雲焱智能

值得注意的是,雲焱智能採用的運作模式和傳統的共享模式有一定的區別。據介紹,雲焱智能沒有加盟費和場地費的概念,總部負責提供服務平臺,並向經銷商售賣加溼器一體機產品,而後續的鋪貨和拓客由區域經銷商來完成。

品牌方稱,這種模式同時照顧到了參與三方的利益。品牌總部只負責售賣和提供平臺,省去了運營和維護的成本;經銷商一次鋪貨後即可分配後續九成以上的收益;酒店等場地提供方在品牌提供的“免費鋪貨”模式下,僅需對設備進行維護,而這項工作由原有的酒店保潔人員即可完成,沒有任何外加成本。

陳女士在談到家電共享項目的前景時認爲,共享必須建立在“剛需”上,像目前手機普及率高,充電需求大,共享充電寶的生意就有市場;而單車則是解決了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從加溼器的角度來說,10月以後,西北地區進入加溼旺季,需求是比較可觀的。

另一方面,共享產品的成本回收一直是老難題,對於部分成本較高的家電品類,從收費、使用和管理等各方面而言都是全新的挑戰。陳女士算了一筆賬,共享加溼器的成本大概在100元,使用一次的成本回收率在10%左右,也就是大概使用10次左右就能回本。相比於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和大家電而言,成本回收確實能夠更快。

據介紹,目前西北地區有加溼器配備的酒店大概佔到10%,還有90%的空缺。然而,這種看似新穎的產品真的能夠大面積被消費者所接受嗎?

在家電行業中,共享經濟已經不是新鮮的概念。比如進入高校的海爾共享洗衣機、美博最先提出的共享空調概念,又比如共享微波爐、飲水機等新興品類。產業在線家電事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單從商業模式上說,“共享空調”有一定的“市場空間”,是一種有益的探索。

但部分家電共享也存在一些問題,該負責人表示:“共享洗衣機的銷售推廣模式比較依賴學校、工廠等渠道,住宅區很難推廣;共享空調具有大量隨機性、零散性的商業訂單,其市場規模有限,不足以支撐和推動空調行業的市場化發展和創造更大的新需求。此外,微波爐主要出現的家庭、公司等場景中,由於使用時間集中,且使用人羣較多會有排隊現象,需要大密度投放,成本較高。”

總體而言,使用的便捷性是家電產品是否適合“共享”的重要因素。產業在線相關負責人還告訴中國家電網,從使用角度來看,無論是共享電視、冰箱,還是共享洗衣機、空調,目前尚未能達到共享單車那樣使用自由便捷。從這個方面來看,共享加溼器在酒店客房內隨用隨開,確實方便快捷,但另一方面,其衛生問題卻讓人擔憂。

近年來,有關於加溼器內滋生菌團,且長期使用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的消息不絕於耳,家用加溼器尚且如此,放到共享模式中,衛生問題又如何保證呢?對此,陳女士表示,雲焱智能的共享加溼器在每次客人退房後,由酒店清潔人員對加溼器進行清潔,並且加溼器內部添加了活性碳濾網,保證乾淨出霧。

實際上,酒店的衛生環境參差不齊,且消費者在其中停留的時間一般較短,由衛生問題引發的健康隱患也不容易被察覺。而且當前並沒有針對酒店內加溼器衛生情況的統一監管標準,整個衛生保障環節全靠酒店方的行業自律。同時,頻繁發生的酒店衛生安全事件也在時刻敲響警鐘,如果“使用一兩次一般沒什麼問題”的想法成爲規避風險的方式,那麼也許它離得到消費者的認可還有很長的距離。

奧維雲網(AVC)環電大數據事業部研究經理樑浩認爲,共享加溼器產品尚處在萌芽階段,從效果來看,消費者對這類產品知之甚少,且存在被替代性較強、效果不夠直觀、共享產品體驗較差等一系列問題。“從toB角度來看,需要將體驗更爲一體化,將加溼器產品與酒店、出租屋等融爲一體,爲B端客戶的消費者提供體驗上的超預期。”

02 真共享,還是假租賃

實際上,隨着共享經濟的演變,行業內也在不斷思考。“‘共享經濟’本身就是個悖論。共享是帶着公益基因的,而共享經濟又是商業概念,當‘共享’上升到‘商業’,盈利就成了首要目的。”產業在線告訴中國家電網。

三年疫情給了共享經濟一個沉重的打擊,當共享經濟被再次關注,竟是因爲各大平臺被投訴的新聞。當前主流共享充電寶品牌的計費標準在3-5元/小時,共享單車的價格也從最初的1元/小時,漲到4.5元/小時甚至更高。一方面,價格不斷攀升,另一方面服務質量無法保證。共享單車找不到停放點、充電寶歸還後仍在扣費。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涉及“共享充電寶”和“共享單車”的投訴分別有21430條和9776條。

從國內唯一一家共享充電寶上市公司“怪獸充電”的財報數據中,或許可以看到當前共享經濟的發展情況。據企業財報披露,在2021年和2022年疫情期間的合併淨利潤分別爲-1.25億元和-7.11億元,到今年一二季度纔剛開始有恢復盈利的跡象,其合併淨利潤分別爲1081萬和2452萬。

國家信息中心發佈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3)》顯示,2022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規模約爲38320億元,同比增長3.9%,較2021年的增速9.2%有所放緩。但從類別來看,此次數據統計將“在線外賣”、“在線醫療”等也納入了範疇,共享經濟的概念似乎有擴大的趨勢。

“目前,共享經濟正在向一種更加商業化的租賃模式轉變,因爲租賃模式更容易實現盈利。”艾瑞諮詢消費研究總監王芝蘭如是說到。從概念上理解,共享的本質是將閒置的物品投入市場,而當前的共享經濟顯然已經脫離了這一範疇。國內知名商業顧問劉潤更是直接表示:“從來都沒有過什麼‘共享經濟’,有的只是‘更高效的租賃’。”

實際上,仔細分析共享加溼器的模式也可以發現,從消費端看,確實屬於當下我們普遍認知的共享經濟;但從品牌端來看,仍然是將產品售賣給經銷商的傳統出貨模式,只是從經銷商的角度而言,品牌方幫助他們開拓了一種將產品置入酒店的新租賃方式。

但無論是“共享”還是“租賃”,在當前家電行業的存量時代,特別是小家電行業遇冷的時期,任何一種新模式對商家而言都是機會和嘗試。維護成本低、回報率高且剛需,是陳女士對共享加溼器的總結,因此,她對共享加溼器的前景也相當看好,“在西北地區鋪開加溼器後,雲焱智能也將籌備在其他的品類中推行這個模式。”

在王芝蘭看來,家電行業還有很多品類在共享經濟領域擁有潛力,同時其共享性也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考慮到使用頻率和產品的單品價值,目前比較看好使用率低、單品價值高、便於運輸和免安裝類的小家電,比如廚師機、擦窗機、地毯布藝清洗機、除蟎儀、除醛淨化器等等;在商用方面,洗衣機、乾衣機、淨水器、無人機、投影設備也有一定的機會。”

同時,共享經濟的發展使得傳統的法律法規和監管體系面臨挑戰,其中數據隱私和安全尤其受到關注。王芝蘭表示,“相關法律法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共享經濟涉及大量的個人信息交換,需要加強對數據的隱私保護和安全管理,防止泄露和濫用,保護共享雙方權責和利益。”

未來,小家電與共享經濟的碰撞是否能夠成爲行業發展的新機遇,仍有待市場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