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強互補促融合 譜寫協調發展新篇章

(原標題:【光明論壇】強互補促融合 譜寫協調發展新篇章)

【光明論壇】

作者:楊開忠(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應用經濟學院院長、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會長)

放眼南海之濱,深中通道如長虹臥波,將“深莞惠”與“珠中江”城市羣緊密相連;縱覽華北大地,以軌道爲骨幹的交通網絡正在織密,資源要素在京津冀範圍內加速共享;立足長三角區域,“超級環線”高鐵御風疾馳,助力區域經濟活力奔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長期堅持實施的基本戰略之一。《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完善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制作出部署。落實這一部署,關鍵要暢通經濟的空間對流,增強區域經濟發展的互補性與融合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等深度融合,優化重大生產力佈局,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暢通國內大循環。任何個人都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生存,任何社會的經濟空間也不可能孤立存在和發展。不同空間之間總要不斷進行物質、能量、人員、貨幣、信息的流動,這便形成了空間對流。暢通空間對流機制,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要求,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內在要求。

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暢通經濟循環。空間對流是經濟循環的空間表現,暢通經濟循環必然要求空間對流的通暢。反過來,空間對流是否暢通無阻也影響着經濟循環的暢通。這就是說,經濟循環和空間對流是相互作用、共同發展的,暢通空間對流是實現經濟循環暢通無阻的關鍵支撐,這對我國這種超大規模經濟體來說尤其如此。因此,暢通空間對流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戰略要求。

空間對流暢通無阻,有利於各地生產和輸出密集使用其相對豐裕要素的產品,輸入密集使用其相對稀缺要素的產品;有利於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擴大要素和產品交換範圍、提升交換能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利於增進人與人的交流,激發創新活力、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科技自立自強創新型國家建設;有利於增進個人和組織發展機會的可及性、要素報酬均等化,促進社會公平,進一步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利於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的空間協調,促進資源環境承載力供求的空間均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有利於形成國民經濟循環的整體優勢,提高國際競爭力,增強對國際循環的吸引力、推動力。因此,暢通空間對流也是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內在要求。

一般來講,空間對流強度由空間經濟密度、緊湊性、融合度和互補性共同決定。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特別是城鎮化水平提高和交通運輸條件改善,我國空間經濟密度、緊湊性對空間對流的影響顯著減弱,但人口和要素自由流動等制度型融合和空間經濟互補性發展相對滯後,融合度和互補性成爲空間對流暢通無阻的關鍵瓶頸,值得特別重視。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制,暢通空間對流,應以增強區域經濟的融合度和互補性爲導向,着力在三個方面形成創新性機制。

建設城鄉共生圈。伴隨經濟和交通運輸發展,城鄉居民職住地域模式發生改變,不斷增長的居民職住組合地域範圍由以往囿於單個城市或單個鄉村內部轉向跨城鎮、跨城鄉,周邊地區圍繞中心核形成職住分離、通勤聯繫、便利生活的城鄉共生圈。城鄉共生圈不僅有利於增強區域經濟的融合性、互補性,還能最大限度增進社會福祉,是區域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普遍規律和城鄉融合發展的必由之路,已成爲當前中國區域協調發展基本趨勢之一。要適應這一規律和趨勢,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戰略,把城鄉共生圈提升到戰略高度上來,建立科學的中心核、通勤率和基本空間單元標準、就業和住房統計、規劃管理等城鄉共生圈制度,統籌推進城鄉共生圈有序發展。

建設新型經濟大區。新型經濟大區亦可稱爲新綜合經濟區,是城市羣與其周邊地區在不斷互動中形成的經濟體系相對完整、互補性強、具有獨立生存和發展能力的一體化綜合經濟區域。順應互補、融合、韌性、多中心網絡區域經濟發展趨勢,以主要城市羣爲中心規劃建設若干新型經濟大區,有利於發揮城市羣輻射帶動作用、構建高質量區域協調發展格局,是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的重要方向和途徑。堅持以城市羣爲引擎,以完善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東北全面振興以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家戰略實施機制爲支撐,促進區域合作,共同規劃建設新型經濟大區。

把融合度和互補性作爲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原則。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是進一步優化生產力佈局的關鍵,增強區域經濟融合度和互補性的關鍵便在於貫徹落實。應進一步統籌供給潛力和需求潛力,增強區域經濟融合度和互補性,科學選擇適合各地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專門領域、專門方向和重大項目。以“東數西算”工程爲例,這項工程通過將東部密集的算力需求引導到西部,充分利用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特別是以豐富的可再生能源支撐東部數據的運算,促進東西部優勢互補,從而更好地爲數字化發展賦能。

《光明日報》(2024年08月09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