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從學校到監獄
原本所謂「從學校到監獄」的管道意思是學校將一些表現不好的孩子(例如功課不及格、行爲不好等),因學校缺乏輔導人員和經費來特別輔導這些學生,只好將其從學校退學,導致這些學生提早進入社會,很快就會因爲犯錯而進入監獄,而且這會造成惡性循環。
現在則是少子化造成從小學到大學都缺少學生,教育部一直都是以學生人數來訂學校生死,雖然學校退場一定有轉學的輔導措施,但本來在家裡附近就讀,現在要通車就讀,讀書的成本和花費的時間都會增加,就怕學生會乾脆放棄不讀了。
譬如說花蓮縣,幅員廣大,很多小學學生人數不到30人,可能要被迫廢校,學生必須轉學跋涉到幾十公里外的學校就讀,如果家境有問題(如單親或隔代教養),很多人可能就會輟學,一生就會改變,就有可能「從學校到監獄」。
同樣的在大學部分,一些後段班大學、那些每天被教育部點名要退場的大學,學校裡面也有很多需要特殊關照的學生,若不是導師和輔導人員的緊迫盯人和諄諄善誘,若沒有留在學校裡面,一出社會馬上鬥勇耍狠,同樣地會很快的會「從學校到監獄」。
所以如果在教育經費的補貼和關閉學校之間如何取得平衡,教育部必須仔細衡量其利弊得失。在中小學部分,或許可以開放企業認養鄉村的小學校是一種選擇,或者如何將鄉公所、村裡辦公室和當地的小學結合,多餘的老師人力可以兼辦公等,都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在大學方面,學校退場後學生的安置必須好好處理,是集體轉校還是允許學生自由選擇學校,如何避免學生因而輟學,這都是是必須先想好周全的辦法,避免學生輟學提早進入社會染缸,造成更大問題。
少子化學生少是現實,如何避免因關校而產生「從學校到監獄」的不良效應,教育單位必須好好思考如何避免的。
(作者爲臺灣觀光學院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