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貧富不均比想像更嚴重
窮人、富人面對的通膨壓力是不一樣的。圖/本報資料照片
主計總處日前公佈元月通膨率,通膨率已降至近七個月最低,只有1.79%,然而根據調查,窮人的通膨率仍達2.09%,依舊在通膨警戒線之上,富人通膨率僅1.57%,通膨對富人的壓力明顯較緩。
這裡的窮人、富人指的是國內所得最低的後20%家庭,與所得最高的前20%家庭,以國內總戶數900萬戶計,這裡講的是前180萬戶與後180萬戶所面對的物價壓力,低所得的180萬戶有着更大的壓力,而他們所得原本已是低的,加以通膨的摧折,可謂雪上加霜。
這不是今年元月纔有的問題,而是自有統計以來的常態,以近十年而言,窮人通膨率有八年是高於富人通膨率,顯見窮人長期以來面對較大的物價壓力,何以如此?原因在於窮人所得不多,錢都花在吃、住這些必需品上,依官方估計,他們每百元消費支出就有31元花在食物,有30元花在居住,也就是消費的6成都花在吃、住,因此只要食物上漲,房租調高,他們就首當其衝。反觀富人花在食物、居住的比重只有4成,食物、租金的調漲對他們影響自然小很多。
政府每年8月都會公佈《家庭收支調查》,這份調查最引人注目的是所得差距,前20%與後20%家庭的所得差距,一般也稱爲五等分位所得差距,學理上稱此爲所得分配,但用白話文講,這反映的是貧富不均的變化,然而,這裡反映的只是名目所得差距,並未把物價因素考慮進來,也許有人會問,把物價考慮進來,會不一樣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爲窮人面對的通膨率與富人面對的通膨率不同,因此經平減之後會出現變化。
我們的所得層級別CPI(CPI漲幅即通膨率)自2008年開始編制,因此只有十多年的資料可以運用,以這份前20%與後20%家庭的CPI來平減家庭收支調查裡的前20%與後20%家庭的所得,即可得出前20%及後20%家庭的實質所得,據此即可算出實質所得差距。
實質與名目的差別在於名目可能是虛的,當所得成長追不上物價上漲,名目所呈現的成長就是虛的,舉個例子,1974年臺灣名目總薪資成長36.5%,由於這一年發生世界性的石油危機,通膨率超過40%,經物價平減後的實質總薪資是負成長7.3%,那一年人們是痛苦的,真正能表達心中感受的不是名目值,而是實質統計。
自2008年到2022年我國前20%與後20%的家庭所得差距變化不大,只從6.05倍擴至6.15倍,但由於窮人的通膨率大於富人的通膨率,經平減後由6.05倍擴至6.36倍。換言之,十多年來這兩個階層的所得差距擴大,0.1倍來自名目所得的變化,有0.21倍來自通膨率,通膨效果是所得效果的2倍。
由於主計總處的所得分配、所得層級別CPI只有五等分位,沒有十等分位,因此我們看到的窮人所得、窮人通膨率仍無法反映經濟弱勢者的現狀,若真能分到十等分位,觀察到所得最低的後10%,他們的收入必更低,而所面臨的通膨壓力則更高。莫以爲不過是10%的家庭而已,若以戶數計也高達90萬戶,若以人數計也多達140萬人,並不是少數人。
而以上只是統計到2022年,去年也就是2023年通膨力道持續擴大,待今年8月公佈2023年家庭收支調查後,以富人、窮人通膨率加以平減,差距勢必會再擴大,這意味着十多年來臺灣貧富不均的實情,比官方所公佈的名目差距來得更大,比我們想像的更嚴重。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不久即將上任,期盼賴總統能瞭解這個問題,並正視這個問題,這些年的經濟發展,低所得族羣生活實在太辛苦了,2008~2022年後20%族羣的家庭實質所得只由30.3萬元升至31.1萬元,增幅何其小,同一期間我國實質GDP成長58%,兩者成長率有天壤之別,這說明經濟成長的果實,低所得族羣所能分享者微乎其微,如此非僅不符社會正義,長此以往,也不利社會的安定。
我們呼籲賴清德所籌組的內閣,必須有熟悉此一問題者,以瞭解民生疾苦,並設法改善,須知歷史上所有的民怨、動亂、朝代更迭都與貧富不均息息相關,我國十多年來實質所得差距的擴大已超乎想像,更有甚者,統計之力有限,實情也非數字所能述盡說竭,真相者,但憑愛民之心而已,盼賴總統能以臨深履薄的心情來正視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