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口「給臺灣一個機會」 柯文哲急喊:突破意識型態

臺北市長選人柯文哲東三水市場掃街。(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2018九合一選舉進入短兵交鋒階段,尋求連任的臺北市長柯文哲近來飽受團隊脫累影響,導致對手丁守中民調一口氣拉近,甚至還被批評開始操作白綠棄保,大好聲勢投票前10天轉變成危機四伏的窘境

爲此,柯文哲除了既定的市場掃街行程外,在有感單靠宣傳市政已不足以凝聚支持者情形下,對外也開始提起「打破藍綠」、「突破意識型態」等,盼以此對比市政作爲,告訴市民藍綠非絕對,有一種價值叫做「做好事情」。

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聲勢大漲,外溢效應滿布全臺,臺北市內處處可見議員候選人的看板宣傳車與韓掛在一起;藍營選民眼見有一位如此有話題性的候選人出現,原本表態或是立場還在搖擺的藍營民衆開始迴歸,其中,小野力挺綠營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也讓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抓到明確的攻擊點,而藍營藉由痛批小野榨出藍營支持者的同時,也讓柯文哲開始緊張起來。

丁守中的追打戰術是否成功?從柯文哲近來的發言也可以看出端倪,柯文哲在請假打選戰後,除了深入基層與支持者互動外,選舉語言也悄悄在改變;過去他強調市政優先,現在則逐漸走回意識形態對決的老路,訴求「打破藍綠」,把2018選舉層級拉高到全國位階來討論,「給臺灣一個機會,就是說能夠真正掙脫這種藍綠意識形態的束縛」的言論不斷出現,目的就是要繼續凸顯臺灣還有藍綠以外的第三種選擇。

儘管柯文哲近來飽受民調被丁守中追近所苦,但有幕僚表示,目前民調看重的是趨勢,選舉策略不會因爲單一的民調結果就做大幅度調整,目前柯文哲的民調整體而言仍是小幅度領先,拉大區間來看是趨向穩定,丁守中是呈現上揚。

▲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爲近年藍營少見活力的選人,間接放大外溢效應。(圖/記者宋德威攝)

柯辦發言人林昆鋒坦言,2018選舉柯市長的得票率必然會下降,這是「三角督」下無可奈何的現實,因此要如何催出投票率就成關鍵,柯文哲提出的板塊論並非「加減」而是「移動」,臺北市整體藍綠白選民板塊已固定,但會隨着輿論議題的不同而傾向不同的地方,柯文哲代表的白色力量,板塊大小約與藍營相當,支持度約在3成上下浮動,幾可打平。

至於丁守中近期支持度進逼,林昆鋒表示,確實是有受到藍營士氣高漲的大環境因素影響,但丁守中支持度上升的選票,應是隱性、不表態的深藍選民選擇站出來,而這些選民本就不會投給柯文哲。

在針對各年齡區間的選民需求都不同的狀況下,柯文哲陣營除了專爲年輕族羣設計的活動一直在走,在選舉最後關頭也走進市場、商圈掃街,鎖定年齡層較高的選民進行催票,儘管偶有零星抗議狀況,但現階段繼續走訪市場、商圈仍可獲得正面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