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會時間|畢馬威中國黃艾舟: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需注意數據安全
中新經緯9月14日電 (周奕航 李自曼)“在金融科技的應用上,銀行業、證券資管業、保險業均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仍有改進空間。”在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服貿會)期間,畢馬威中國金融科技主管合夥人黃艾舟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說。
銀行業在金融科技應用方面持續領先
黃艾舟表示,近年來,金融行業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向縱深發展,前沿技術的迅速發展爲金融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注入了新動力。部分科技實力較強的金融機構使用大模型等技術賦能客服、營銷、風控等應用場景,提升金融服務的智能化水平,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加速發展。
本次服貿會成果展上,畢馬威中國發布了《2024中國金融科技企業首席洞察報告》。該報告顯示,銀行業在金融科技應用方面持續領先,2024年數字化轉型進度評估得分達到3.9分(滿分5分),連續三年穩居第一。證券資管業和保險業的數字化轉型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分別從2.9、2.8分提升至3.4、3.3分。
黃艾舟認爲,未來金融科技在提升業務管理、改進服務質量、降低服務成本、提高金融服務便利性和競爭力等方面仍有巨大潛力。特別是針對新技術應用帶來的風險,銀行保險業需加強數據安全、網絡安全和科技外包等風險管理,確保數字化轉型的穩健推進。
黃艾舟強調,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始終是金融科技領域不可忽視的問題。畢馬威中國調研顯示,2024年有80%的受訪企業將“對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風險的擔憂”列爲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首要挑戰,較去年上升了3個百分點,其中,61%的受訪企業將其作爲第一選項。
他認爲,要克服這一挑戰,需要監管機構和金融機構共同努力。監管機構應加強對銀行保險機構數據安全的監管,發佈相關法規和政策,要求銀行保險機構開展全面自查,將數字生態合作納入外包風險管理範圍。同時,金融機構也應積極引入隱私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先進數據管理工具和技術,提升數據治理能力,確保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
東南亞成金融科技企業出海首選目的地
2023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提出的“五篇大文章”將“科技金融”放在首位。
黃艾舟表示:“要更有效地促進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需要培育支持科技創新的金融市場生態,全面提升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科技金融服務能力。”
他進一步指出,技術創新是推動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動力。金融業作爲技術密集型、數據密集型行業,是先進技術應用的前沿陣地。
《2024中國金融科技企業首席洞察報告》中指出,在納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的280餘個公示項目中,46.4%的項目應用了3種及以上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應用較爲廣泛,項目佔比分別達72.9%、69.3%,區塊鏈、隱私計算、物聯網、衛星遙感等技術也有所應用。
在推動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黃艾舟認爲金融機構應該以客戶爲中心,通過數字化手段提供更加個性化、差異化、定製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構建覆蓋全生命週期的數據資產管理體系,優化數據架構,加強數據資產積累,推動數據資產化進程;密切關注大模型等前沿技術在金融領域的發展和應用情況,開展前沿技術研究,提升新技術應用能力。在數字化轉型中要注意加強創新業務的合規性管理,防範模型和算法風險,加強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金融科技企業不再侷限於國內市場,金融科技企業加速出海步伐。
畢馬威中國今年8月發佈的《金融科技動向2024年上半年》報告指出,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把目光投向新興金融科技市場。
黃艾舟表示:“根據畢馬威中國調研,2024年有60%的受訪企業已經或計劃‘走出去’,較上年增加了8個百分點。其中,40%的受訪企業通過在境外設立機構、與境外機構合作或投資境外機構等方式開展境外業務,21%的受訪企業計劃開展境外業務。從區域選擇來看,東南亞(79%)、中國港澳臺地區(60%)、北美(24%)爲金融科技企業‘走出去’熱門目的地,其中,東南亞地區成爲金融科技企業出海的首選目的地,佔比近八成。近年來,東南亞金融科技發展迅速,成爲金融科技企業投資的新熱土。”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繫本文作者周奕航:zhouyihang@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魏薇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