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新研究聚焦80歲如何活到百歲 登上國際期刊

復旦新研究聚焦80歲如何活到百歲上國際期刊。(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21日報導,復旦大學營養研究院院長、公共衛生學院高翔教授團隊運用中國大陸老年人健康長壽調查數據(CLHLS),前瞻性地調查80歲以上人羣中可改變的生活方式、與成爲百歲老人的可能性之間的關係,發現與生活方式最不健康的人相比,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最高的人,成爲百歲人瑞可能性顯著增加。該研究20日線上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子刊《 JAMA Network Open》。

中國大陸人口壽命不斷延長。數據預計,到2030年中國人平均壽命大約能達到80歲。大陸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100歲以上有11萬8866人。但既往研究大多針對45歲以上和60歲以上,較少聚焦於80歲以上羣體。

澎湃新聞報導,高翔說:「在延長壽命方面,80歲已經不是一個難以攻克的問題,而如何在高齡的基礎上向更高齡邁進是一個值得探索的課題。百歲老人代表了極端的長壽羣體,研究他們的生活方式及健康狀況可以提供寶貴的資訊,有助於開發更有效的健康延壽策略,提高高夀人羣的生活品質,對政策制定和社會福利規劃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CLHLS是一項正在進行的大陸全國性調查,隨機抽取大陸22個省的一半縣市,約覆蓋總人口的85%,是針對80歲以上人羣最大的前瞻性調查之一。該調查在1998年、2000年、2002年、2005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18年進行了八次調查,每一輪新的調查都對過去的調查參與者進行隨訪,以及招募新的參與者。

高翔團隊構建了一個健康生活方式評分(HLS),包括五個傳統的健康生活方式組成因素:吸菸、飲酒、鍛鍊、飲食多樣性和身體品質指數(BMI),每個因素都重新編碼爲0、1、2,得分越高表明潛在健康結果越好。研究人員將這些得分彙總,成爲HLS,得分範圍爲0-10。

高翔團隊經過初步分析,發現過去和現在是否飲酒、BMI與活到100歲之間均沒有顯著的統計學關聯,而不吸菸、優質膳食和參加運動與活到100歲之間顯著相關,因此又構建了一個新版健康生活方式評分(HLS-100),在其組成部分中剔除了飲酒和BMI。

這項研究最終納入5222名參與者,包括1454名已確定的百歲老人和3768名對照組參與者,對照組參與者在百歲以前死亡。結果顯示,在五年隨訪期中,HLS-100最低組(得分爲0-2)的1486人中有373人成爲百歲老人,HLS-100得分最高組(得分爲5-6)的851人中有276人成爲百歲老人。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表明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即使在晚年也是如此。制定改善所有老年人生活方式的戰略計劃可能在促進健康老齡化和長壽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高翔指出,過去大多研究是在中老年羣體中探索生活方式因素(吸菸、飲酒、運動、膳食和控制體重等)與衰老相關結局(預期壽命、認知功能等)的關係,較少研究聚焦於80歲以上高齡人羣。在生活方式如何影響一個人成爲百歲老人方面,目前還沒有前瞻性的佇列研究。

他分析,這可能是因爲中老年人羣樣本相對較大,更容易被納入研究,而尋找足夠數量的80歲以上高齡參與者可能更具挑戰性。80歲以上人羣更容易出現認知功能下降、溝通困難等問題,可能增加數據蒐集難度。80歲以上人羣還可能具有更多生物學差異,並且健康狀況更加複雜,增加研究難度和複雜性。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說,這項研究的優勢在於,CLHLS具有大陸全國代表性、樣本容量大,且對生活方式進行了較爲全面的蒐集,使研究團隊能前瞻性地評估他們的議題。該研究也具有侷限性,例如,大多數生活方式的行爲資訊是自我報告的,會產生測量誤差,特別是,運動指有組織的休閒活動,日常生活總能量消耗無法完全捕捉。

澎湃新聞報導,高翔說,他們希望進一步系統深入探索各種社會因素、膳食因素與成爲百歲老人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