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變了!各國專家及媒體紛紛承認,中國已無需再向世界證明實力
一夜之間,風向變了!包括美國、德國、法國、西班牙、日本、韓國、巴西、印度在內的多國專家及媒體,近日來紛紛把目光投向了中國,他們不得不承認,如今的中國已經不需要再向世界證明實力,因爲最近一段時間,我國在各個領域的好消息接二連三的傳來!
第一個好消息,北京時間2024年11月4日01時24分,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着陸場成功着陸,現場醫監醫保人員確認3名航天員身體狀態良好,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於2024年4月25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隨後與天和核心艙對接形成組合體。3名航天員在軌駐留192天,期間進行了2次出艙活動,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次出艙活動時間紀錄。
期間,航天員們先後開展了艙內外設備安裝、調試、維護維修等工作,爲空間站長期穩定在軌運行積累了寶貴的數據經驗,同時在地面科研人員密切配合下,還完成了涉及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生命科學、航天醫學、航天技術等領域的大量空間科學實(試)驗。
第二個好消息,財聯社11月7日電,北京理工大學張軍院士團隊首創片上光譜複用感知架構,自主研製了國際首款百通道百萬像素高光譜實時成像器件,光能利用率創造世界最高記錄,11月7日團隊相關成果發表在《Nature》期刊。
該工作開闢了片上光學研究新領域,爲下一代智能傳感器發展提供了新方法,推動集成電路、電子信息、計算機、物理、材料等多學科的交叉融合發展,助力我國智能裝備變軌超越和自立自強。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邊麗蘅說,大到遙感衛星探測裝備,小到手機攝像頭,都能基於這個原理開發新應用,該研究開闢了片上光學研究新領域,爲未來智能光電子器件發展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成果有望推動衛星遙感、深空探測、環境監測、智慧醫療、社會治理等領域的創新發展。
除了航空航天及科研領域捷報頻傳以外,近年來我國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高鐵基建、光伏能源、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等行業也都有了有了關鍵性突破。就拿新能源汽車來說,今年下半年國內市場零售滲透率已經連續3個月突破50%,屢創歷史新高。
不過在銷量極速增長的同時,有些問題也無法迴避,根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十一期間,國內自駕出行比例佔80%,其中新能源汽車流量持續高速增長,多地高速公路服務區和景區充電站呈現出繁忙景象,自駕出行體驗有待進一步完善。
目前大多數電動汽車的補能方式都是以充電爲主,而三大新勢力之一的蔚來則主打換電,報告顯示,目前換電已經成爲了蔚來用戶在高速出行時的首選補能方式,十一期間,蔚來用戶在高速上補充的電量有82%都來源於換電,這說明蔚來用戶長途出行高度依賴於換電補能。
與充電相比,換電的優勢在於方便快捷,只要三分鐘就可完成換電,效率和加油差不多,車主也不用下車,避免了風吹雨淋的麻煩。最關鍵的是,蔚來的每次換電都相當於對電池做了一次體檢,保證了電池的健康、安全,車主用着也放心。
目前蔚來已在全國累計佈局換電站2563座,包括高速公路換電站860座,並建成了7縱7橫12大城市羣高速換電網絡,無論車主用戶從全國哪裡出發,皆可在高速上一路換電直達目的地,實現了長途出行和加油一樣方便,由此也能看出我國新能源基礎建設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