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防治評比 臺灣藥物可近性輸日韓

衛福部補助肺癌高風險族羣,每2年1次免費接受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本報資料照片

肺癌成爲新國病,衛福部補助肺癌高風險族羣,每2年1次免費接受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經濟學人智庫最新發布臺日韓肺癌防治評比,臺灣在肺癌防治「政策優先性」、「公衛對策」優於日韓,但在藥物可近性僅拿到中等。胸腔科醫師提醒,肺癌患者會出現口乾、胸悶、胸痛、慢性咳嗽、咳血、體重減輕等症狀,如覺得胸腔有問題且長期未檢查,建議透過X光片確認是否和腫瘤相關。

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楊志新表示,臺大醫院近年爲1萬7298位民衆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揪出956位肺癌確診個案,其中85.1%是第0期、第1期,僅11.8%是晚期,可見藉由政策推動肺癌篩檢制度,有助於翻轉國內肺癌患者罹癌期別。

臺灣早期肺癌篩檢進步,但晚期藥物治療面臨瓶頸,藥物可近性被評爲中等,楊志新表示,我國對肺癌藥物覈准上市速度雖快,但健保給付時程較慢、落後國際治療指引,不但無法滿足臨牀治療上病人需要與醫師期待,也讓臺灣因爲接受標準治療病人難以尋覓,在肺癌藥物跨國臨牀試驗研究出現瓶頸。

以晚期肺腺癌爲例,國際治療指引建議沒有特定腫瘤基因突變的病人,應優先接受免疫藥物合併化療,美國、英國、澳洲、日本與韓國等許多國家皆已全面給付,臺灣則限縮條件。不過,近來第三代EGFR基因突變標靶藥物全給付,也讓國內等藥許久的病友看到希望,期待免疫治療藥物加速給付,實現肺癌死亡率下降的目標。

LDCT主要篩檢對象,包括具肺癌家族史(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爲肺癌)的民衆、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或是年齡介於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等。

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治醫師、事業發展部主任周百謙說,除了公費篩檢外,也有愈來愈多病人會在自費健檢項目中納入。早期肺癌首選治療方式爲開刀,希望藉此切除小腫瘤;中晚期患者在開刀治療前,可能先透過化療縮小腫瘤再開刀,不能開刀就用化療、放療、免疫或標靶治療等,手術主要是降低發展至晚期的風險。

目前科技只能把影像找得到的腫瘤切掉,周百謙說,如果患者有暴露在空氣污染環境裡,或有抽菸等風險因子,可能不只一顆腫瘤,手術只能切除看得到的,但可能有其他小顆的出現在其他部位,提醒患者要儘可能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相關風險。

有些肺癌患者會表現胸悶、胸痛、慢性咳嗽、咳血、體重減輕等症狀,周百謙提醒,如果覺得胸腔有問題,又好幾年沒有進行相關檢查,可透過X光片,確認慢性咳嗽是否和腫瘤相關,不要忽略自己的胸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