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標靶與化療 抗癌增「生」機
一位45歲的陳女士是名符其實的業界女強人,不煙不酒、工作上雖然緊張忙碌,但生活規律,工作表現卓越,更獲得許多獎項,但從五年前獲知罹患肺癌晚期的那刻起,她的人生急轉彎,突來的打擊重挫她的自信,接受事實後積極接受治療並改變心境,卻也開啓她人生另一扇門,勇敢抗癌迄今…。
臺灣肺癌男女發生比例約爲2比1,分爲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其中又以非小細胞肺癌的肺腺癌佔近60%居多。肺癌發生與抽菸、石棉、氡氣、砷、鎳等曝露有關;但在臺灣,有許多不抽菸的肺腺癌患者,則是原因不明,各式各樣研究指出也許與肺癌家族史、慢性感染、環境污染等有關。
早期肺癌因症狀不明顯,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造成患者察覺不易,因此發現通常大約有一半以上病人已爲肺癌晚期,預後也不佳。臺中榮總整合性癌症中心主任張基晟表示,可透過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掃描(LDCT),來篩選是否爲早期肺癌,並進而確認爲肺癌,同時給予治療。目前國外有臨牀試驗顯示,在抽菸的高危險羣中透過LDCT來及早發現,可有效降低肺癌造成的死亡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此研究有相當高僞陽性,即是健康肺部仍可能出現非鈣化性結節,但不是肺癌。此研究是在美國大型醫學中心進行,顯示LDCT早期肺癌篩選,需要一專門團隊、按照一定標準來作診斷與治療。在臺灣,針對抽菸的高危險羣可考慮藉由LDCT早期篩檢肺癌,但最好透過一個有組織的計劃案來試行,避免僞陽性及後續追蹤問題引起困擾;同時間研究如何篩選不抽菸的肺癌患者,困難度又更高,需要醫界與學界共同商討對策。
晚期肺癌治療屬於全身性治療,主要以標靶治療與化學治療爲主。而標靶治療也有不同型式,各種標靶藥物所針對的腫瘤基因不同,因此並不是所有病患皆適用,必須透過臨牀狀況,或是腫瘤基因檢測來分辨是否合適。像是上皮生長因子接受體酪胺酸酶抑制劑適用與否,取決於患者腫瘤上皮生長因子接受體是否突變而定,患者服用後,易產生皮膚乾燥、起紅疹或青春痘、腹瀉等副作用;另一類標靶治療爲血管新生抑制劑,若是使用單株抗體類血管新生抑制劑,則需與化療藥物合併治療。張基晟說明,隨醫學進步,基因檢測項目越來越多,但其實標靶治療也不是一勞永逸,即使帶有基因突變的患者,也只約70%患者可能出現效果,而有效者大約有一半患者在維持9至11個月治療後就會產生抗藥性逐漸失效。
標靶治療失去效果後,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採取化學治療,一般人通常擔心副作用產生,例如掉髮、噁心、嘔吐,或是白血球下降導致的感染風險,大都可藉由支持性藥物獲得緩解。張基晟表示,目前新一代化療藥物都已大大降低副作用,不再如傳統藥物令人害怕,不僅作用機轉專一性相對提高、毒性也降低許多,有許多患者治療後副作用相當低,甚至可以正常工作與活動。尤其是像前述陳女士,先使用口服標靶藥物而後失效,再採取鉑金類藥物與新一代化療藥的合併式化療,在病情控制良好下,採取新一代化療藥物的單一維持療法,延長存活期近5年至今。
肺癌症狀的特徵爲持續、漸進,例如長期持續咳嗽,且程度漸進加重,民衆若出現喘、胸痛、聲音嘶啞等症狀,就可能存在肺癌風險,應立即就醫檢查診治。醫師特別提醒,所有肺癌患者,態度是最重要的事,只要勇敢接受治療,不論是標靶治療或化學治療,都是爲自己增加機會的方式。若民衆想了解更多關於肺癌資訊,也可查詢肺癌衛教網http://www.lungcancerhope.com.tw/。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