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我中心与玩具分享:从认知发展角度考虑的5步方法

家长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西柚妈妈,同时也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孩子不愿分享玩具是自私吗?

区别真假“自私”,不要矫枉过正

我小时候有一个非常不愉快的经历,在我十岁左右的时候,我终于结束了“留守儿童”的生涯,回到父母身边,有一次妈妈买了一件非常漂亮的连衣裙。

我以为这件裙子是妈妈送给我的,妈妈甚至让我试穿了那件裙子,我太喜欢那件裙子了,穿着裙子转了很多圈。结果第二天,妈妈把那件裙子送给了她非常要好的闺蜜,她的闺蜜有一个和我一样大的女儿。

我当时又嫉妒又气愤又委屈,当着那位阿姨的面哭唧唧的。妈妈觉得十分难堪,怎么哄都哄不好,最后给我贴了一个“自私”的标签。

我小时候一想起这件事只觉得有满肚的委屈,直到我变成了三个孩子的家长,才感受到了母亲的无奈和难堪。

我一度也因为“自私”这个标签而内疚过,直到我能分得清什么是“以自我为中心”和“自私”。

家长们时常会发现,孩子到了某个年龄段,会开始特别在意自己的东西,尤其是自己的玩具,哪怕可能他已经不玩了,甚至很长时间都已经不喜欢了,只要有其他的小朋友来拿,他就会极力维护,大哭大闹的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家长们会因此感到很困惑,这是不是孩子太自私了,他从小就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长大以后会不会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

实际上是不是孩子自私,我们要结合孩子的发展阶段,正确的看待这个事情。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真正的自私行为应该是一种长期、稳定的行为模式,而不仅仅是在小孩子阶段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

真正的自私行为通常表现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甚至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害他人。

而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则是在特定情况下表现出来的,通常是小孩子的思维方式,他们还没有完全发展出换位思考和同情他人的能力,因此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不是长期、稳定的行为模式,而是受到特定情境和经验的影响。

因此,辨别真正的自私行为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的关键是观察行为是否长期稳定,并考虑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

如果孩子的行为只是短暂的表现,通常可以认为是孩子还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而如果孩子的行为长期稳定,且表现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的需求和感受,那么就可以认为是真正的自私行为。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帮助孩子克服自私行为,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比如,有的孩子吃东西的时候,会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挑选,不顾及别人,也很少见到他和别人分享。

也有的孩子对于自己不喜欢的,甚至已经送人的玩具,可能又会很想要再要回来。

类似的情况多见于3到4岁学龄前的孩子。在7到12岁儿童期的孩子也有,其实这些行为都是孩子在特殊的年龄段表现出的一种心理特征。

心理学上把它叫做自我中心现象。

自我中心常常表现为孩子以自己为主要出发点来与周围的人互动。

言语和出发点大都是我,比如这是我的玩具,这是我妈妈,我也有这个等等。

这是一种品德问题吗?不是!

自我中心,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它指的是儿童不能区别自己和别人的观点,不能区别自己的活动和对象的变化,把一切都看作与自己有关,是自己的一部分。

儿童自我中心的直观表现是,他以自己的感知、动作、情绪、情感、主观意愿为中心。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来看待周围世界的一切。

学会正确地区分“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才不会盲目地给孩子贴标签,矫枉过正。

如何引导孩子”去中心化“,远离”自私“

60后的公公婆婆对于传统的教育理念非常推崇,特别是执着于对“外人大方”这件事。在公公婆婆眼里,把孩子的玩具大方地分享给客人是一件十分值得肯定的事情。

如果孩子哭闹,那就是“不懂事”和“自私”。

作为80后的父母,我们当然十分难以接受这样的观念,我觉得在孩子我意识还不成熟,不懂得分享,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保护自己的物品的欲望。

当然,老人家的观点也并非错误,而是需要一个引导的过程,不能完全纵然孩子一直持续的“以自我为中心”,罔顾老人的劝告,最后真可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自私自利的白眼狼”。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孩子自私的行为可能源于多个因素。其中,竞争意识过强、自尊心过强、情绪控制能力差等心理因素都可能让孩子表现出自私的行为。此外,家庭环境、社会因素等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例如缺乏爱心、缺乏交流、缺乏教育以及社会价值观偏差、同伴影响、媒体影响等,都可能让孩子表现出自私的行为。

从儿童的“以自我为中心”心理阶段,经过“去中心化”的成长,需要父母耐心而有智慧地引导。

儿童的自我中心是儿童发展变化的一种正常心理状态。那么,随着孩子的生理成长和心理成熟,自我中心会被逐渐的转化,表现为儿童的去中心化。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帮助孩子顺利过渡,走出自我中心。

第一,正确理解儿童的自我中心。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认识到,在孩子发展的过程中,心理学上的自我中心并非品德上的自私自利。

我们要正确的去理解“自我中心”指的是什么。

针对孩子出现的单纯从自己主观意愿出发的言行,家长一定要仔细的分析和判断,避免无缘由的批评和指责孩子。

这会让孩子感到沮丧和不知所措,觉得自己的行为是不被爸爸妈妈甚至自己也是不被爸爸妈妈喜欢的。

家长们要尝试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知识性环境,给孩子未来进行人际交往,建立规则意识打下基础,这样会更有利于孩子逐渐的从自我中心走向成熟。

第二,我们可以尝试为孩子营造丰富的认知环境。

孩子的认知水平是在和周围世界的互动中逐渐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世界中的一草一木,感受丰富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孩子区分主观和客观认识到外部世界的客观性存在。

为孩子提供与人交流的机会,接触多元的人际环境,使孩子理解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以帮助孩子形成感性经验。

第三,我们可以有效的利用孩子的同伴关系。

孩子的许多行为都会从父母、老师以及同伴这里学习得来。

孩子的认知水平会通过同伴交往取得较为快速的发展。

在与同龄人玩耍的过程中,他会逐渐体会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并在和同伴的比较中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理解别人的感受和需要,从而克服自我中心,养成与人平等相处、谦让、合作等品质与能力。

第四,我们可以尝试增加亲子互动时间。

亲子互动的时间是观察和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状况的最佳的时机。

父母可以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及时的观察和了解到孩子的身心发展状态,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教育措施,能帮助孩子较平稳的过渡,并且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分享。

父母立再以榜样示范的作用来帮助孩子学习。

第五,采用角色扮演的互动方式,来帮助孩子深入体会。

我们可以尝试在互动中让孩子假扮动画片或者绘本中的人物或角色,尝试让孩子体验不同的角色,以及行为发出后的感受和想法。

也可以让孩子自己设计故事情节,父母注意不要评判孩子的创造和设计,主要是让孩子去体验角色的迁移以及角色的感受,帮助孩子摆脱自我体验与想象,站在他人立场上的感受,以及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结语:认识“自私”是让孩子不自私地第一步

我们首先要知晓自我中心这个概念,以及孩子的发展阶段正确的认识自我中心并不等同于自私自利。

帮助孩子在丰富认知,在去中心化的同时,学会体验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学习、合作、交流与分享。

各位家长们学会了吗?最后请各位家长想一想:你曾经有过不愿意和他人共享某物的时候吗?你是怎么做的?你家孩子出现类似情况时,你是如何回应的呢?也欢迎给我们留言和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