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觀察】“雙11”大促正式收官 電商平臺從低價“內卷”邁向品質競爭
長達近一個月之久的電商“雙11”大促正式收官。今年“雙11”各大平臺銷售額均實現兩位數增長,電商生態亦迎來最新變局,各大平臺之間不再一味“內卷”低價,而是轉向品質化競爭的良性競爭秩序之中。
今年“雙11”的時間跨度爲史上最長,各平臺開啓大促的時間紛紛前置。相比去年,今年淘寶天貓平臺啓幕“雙11”的時間提前10天,京東提前9天,抖音提前7天,拼多多提前6天。整體看,京東、抖音和拼多多等平臺的大促時長都超過30天。
從成績單來看,兩大傳統頭部平臺阿里和京東今年的“雙11”收官戰報都略顯簡單。儘管各大電商平臺對大促GMV(成交總額)早已閉口不談,不過據復旦消費大數據實驗室發佈的“雙11”總結數據顯示,今年“雙11”各大平臺銷售額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從銷售額份額來看,天貓淘寶佔比爲38%,京東爲20%,抖音爲13%,拼多多爲10%。
今年“雙11”出現了一個最爲顯著的變化,雖然各大平臺對低價商品的投入仍在持續,但普遍都在淡化“全網最低價”的概念,轉而將重點放在提升商品質價比、消費品質以及消費服務體驗。
天貓相關負責人在今年“雙11”啓動大會上表示:“真正的價格力是指在品類的每一個價格帶都有競爭力,不是一味卷低價。”以往平臺所追求的“全網最低價”,往往以犧牲商家的利潤爲代價,而今年“雙11”前夕,淘寶天貓通過鬆綁僅退款、升級運費險、重塑價格帶競爭力,緩解商家側的壓力,帶動電商行業營商環境優化。
京東也不再以低價爲主要競爭策略,京東集團CEO許冉在今年“雙11”發佈會上表明,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行業內依然存在惡性內卷、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京東“雙11”不僅要讓每一位用戶都享受到“又便宜又好”的消費體驗,也要讓每一位品牌商家都能賣得火爆、有增長、掙到錢。
當下的消費者正在重新關注品質。在提高商品質價比與品質方面,一方面平臺持續對優質商品進行優惠補貼,另一方面直播間質量也在提升,高品質直播間都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直播電商平臺當前已是“雙11”競爭的主戰場,截至11月11日24點,淘寶直播成交破億直播間達119個;“雙11”大促期間,交個朋友全渠道GMV突破64億元,同比增長158%,累計訂單量超過714萬單,創歷年大促新高;李佳琦直播間吸引近1700家品牌參與,相比去年增加近兩成。
從提升消費服務體驗的角度來看,各家電商平臺之間逐漸破壁,從“內卷”競爭走向合作共生。9月中旬,淘寶正式接入微信支付;10月16日,京東物流宣佈全面接入淘寶、天貓,平臺商家可以在發貨後臺直接選擇京東物流,此外,京東還將接入菜鳥速遞和菜鳥驛站,作爲包裹代收站點。平臺主動“拆牆”,對於消費者而言無疑是大幅提高購物便利性,激活消費熱情。
如今,“雙11”已從過去的淘寶天貓“打頭陣”,演變成現在阿里、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紅書等電商平臺百花齊放的競爭格局,多強並存推動了電商市場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今年“雙11”大促的表現,既集中體現消費市場回暖的趨勢,也展現了電商平臺從低價“內卷”邁向品質競爭最新變化。無論是在供給端還是需求端,電商交易的核心都正在從對低價的狂熱轉向對品質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