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傳來新消息

Sibos2024年會期間,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傳來新消息。

日前,在Sibos2024年會期間舉辦的金融街論壇系列活動“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央行數字貨幣連接全球經濟體”研討會上,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陸磊、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談及了貨幣橋項目現階段進展、目前面臨的各方挑戰以及未來發展計劃等。

周小川:亞洲經濟體互聯互通快速推動貨幣橋項目

2021年2月,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泰國銀行(泰國央行)、阿聯酋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聯合發起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mBridge)項目,旨在探索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2024年6月6日,該項目進入最小可行性產品(MVP)階段。

周小川指出,亞洲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投資和供應鏈合作發展迅速,商務與旅遊在內的人員往來、跨境電商發展推動跨國支付的需求越發增長,也暴露出現行支付系統的一些不足。傳統上,人們多使用美元或其他強勢貨幣進行這些跨境支付,無法充分滿足亞洲內部貿易、旅行與數字經濟發展的需求。

他表示,在支付科技發展的背景下,有可能進一步提高跨境支付效率、降低成本,還需要避免因美元流動性不足、因美國貨幣政策和亞洲經濟體中央銀行貨幣政策不一致所帶來的困擾,以及需要應對維護貨幣主權和貨幣政策獨立性方面的挑戰。

周小川表示,爲滿足上述需求,貨幣橋項目(mBridge)以及其他促進亞洲的跨境支付基礎設施發展迅速。“我們可以看到,亞洲地區之間有着很多合作的空間,特別是東盟國家、中國及海灣國家。”

談及當前國際貨幣體系與跨境支付體系關係時,周小川將現有的貨幣分爲三類:第一類是強勢貨幣,具有自由可兌換、足夠的流動性支撐、有效且深度的外匯市場、幣值穩定等特徵。這類強勢貨幣主要是美元、日元、歐元、英鎊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SDR)籃子貨幣。人民幣也在特別提款權的貨幣籃子裡,但仍有一些差距。

第二類是準強勢貨幣,這類貨幣也可用於跨境支付,但與第一類貨幣相比還有某些弱點,需要新的系統予以支持。他表示,當前貨幣橋發展的成員貨幣,包括人民幣、港元、泰銖和阿聯酋迪拉姆等貨幣可以歸入這一類。

第三類貨幣相對較弱,匯率及外匯市場不夠有效,可能面臨一定的國際收支問題,貨幣可自由兌換程度不足,還需要外匯管制等。

基於此,貨幣橋項目發展需要區分三種不同貨幣類型。周小川指出,第一類貨幣間的跨境支付已經比較便利,儘管還有進一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空間,但提升空間不太大。第二類貨幣間在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還有很大改善空間,以滿足這些經濟體互聯互通的快速發展的需求。

“如果能夠實現第二類貨幣的跨境支付基礎設施提升,那麼可能也會逐步考慮一部分第三類貨幣。儘管可能會有些複雜,但如果有央行間的合作、支持,並非不可行。在貨幣橋上,可以使用強勢貨幣、準強勢貨幣以及某些第三類貨幣,但主要發展方向是加強各國本幣的跨境使用。使用本幣進行跨境支付對於實施獨立貨幣政策、維護貨幣主權非常重要。”周小川稱。

他還指出,推進貨幣橋建設需要亞洲中央銀行的支持。中央銀行需要制定規則、監管,進行外匯管理等。對於許多亞洲經濟體而言,經常賬戶與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程度不同,國家之間的差別也很大。貨幣橋項目應首先推動並便利經常項目,特別是小額經常項目跨境交易的支付結算。

陸磊: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有利於解決跨境支付難點痛點

會上,陸磊闡釋了他對貨幣橋三原則的理解。他指出,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各方一直恪守共同提倡的貨幣橋三原則:無損、合規和互通。

首先,實現無損原則關鍵的就是要充分尊重各國央行貨幣主權,建立權責對等的治理架構和分層參與機制,並應用了分佈式賬本技術(DLT),以解決各自貨幣主權不受減損、以及貨幣當局間互信的問題。

陸磊指出,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保證國際貨幣、金融和貿易體系不受損害,爲國際貨幣和貿易體系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在消除舊的跨境支付難點的同時,不能產生新的難點;在減少舊的跨境支付市場分割的同時,不能產生新的壁壘和隔閡;在降低舊的跨境支付成本的同時,不能增加新的地緣成本和合規成本。

從業務種類上看,前期被商業銀行相對忽略的跨境支付業務,尤其是跨境電商和僑匯業務,需要得到關注。在陸磊看來,這些業務由於偏小額零售,參與主體複雜衆多,業務鏈條長,身份覈驗成本高,利潤低,跨國商業銀行一般不願意做,收費和風險管理成本也相應提高。貨幣橋應該多考慮下這些更加貼近民生的業務,解決市場最急需的痛點,爲國際貨幣和貿易體系補臺。

對於合規原則,陸磊表示,合規不僅要遵守本國的法律和監管規定,還要遵守交易對手國家的法律和監管規定,更要遵守國際的反洗錢監管要求。要實現這個原則,既要依託貨幣橋創新的治理和監管架構,也要依託創新的技術設計。貨幣橋是通過貨幣當局直接合作建設和運作起來的多邊平臺,可以有效提升監管效率。另外,前期照顧到各方的法律和規則不可能都一樣,所以引入了模塊化設計,進一步提升監管和政策體系的靈活度和適應能力。這個理念實現起來很有難度,但是比較理想且很有意義的嘗試。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與無損原則相一致,貨幣橋對於合規成本的降低,不是放鬆監管,而是在加強“三反”和遵守公認的國際規則的前提下,利用合規科技和監管科技,規避地緣政治風險,幫助新興市場經濟體進行合規科技創新。

互通原則方面,陸磊指出,要實現國際貨幣體系的良性演進,解決貨幣替代的風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實現各個跨境支付系統的互聯互通。

互聯互通不僅是央行數字貨幣系統之間的互通,也包括央行數字貨幣系統和傳統支付系統間的互聯互通,貨幣橋就既能支持央行數字貨幣系統的互聯,也支持與傳統央行支付系統的對接。同時,貨幣橋在貨幣層面也實現了互通,通過央行貨幣實現了便捷的同步交收(PvP)結算,這對於交易後處理來說至關重要,既落實了前面第一條“無損”原則,又能防範赫斯塔特風險。

陸磊稱,同步交收結算是BIS在全球着力推進的一項努力,貨幣橋提供了很好的範例。這個領域需要研究探討的還有很多,比如,橋上開展外匯交易,對於有外匯管理的經濟體貨幣當局會關心貨幣橋是在岸還是離岸。如果是離岸的,相關的外匯交易規則、匯率如何確定,各方如何進行監管合作,同時是否可以通過貨幣橋這個創新的平臺和治理架構研究提升現有外匯交易效率的路徑;再比如,如何形成各幣種的貨幣市場,如何進行流動性供給等。這些互通所帶來的新機會,爲國際貨幣體系的發展開拓了空間。

穆長春:將從三方面提升貨幣橋系統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貨幣橋項目進入最小可行性產品(MVP)階段,但仍面臨一定挑戰。

比如說,由於貨幣橋的中央銀行節點部署在各自司法管轄區的數據中心,跨境網絡可能出現抖動,因此對網絡不穩定條件下的穩定共識機制提出了較高要求。爲了應對這一挑戰,穆長春表示貨幣橋今年升級了共識算法,通過使用弱證書和安全設計提升不穩定網絡環境下的區塊鏈性能。

測試結果顯示,新共識算法能夠提高貨幣橋系統性能,例如,在一次4節點測試中,其效率提升超過30%。

穆長春表示,將從三方面提升貨幣橋系統性能:一是隱私保護機制。隱私保護在保護敏感交易細節和確保跨境交易合規性方面起着關鍵作用。目前,平臺採用假名系統,使用隨機生成的密鑰對和非對稱加密技術來保護交易雙方的隱私。

“未來,我們將研發基於零知識證明(ZKP)的隱私保護技術,並計劃於2025年上線。”據介紹,零知識證明的設計可以在不披露賬戶餘額、交易時間戳等細節的前提下,證明交易雙方的合規性和資金的充足性。這種技術將有效解決隱私和安全的雙重需求,同時保證整個系統的運行效率。

二是系統的開發運維體系。貨幣橋系統以去中心化的方式進行部署,各方獨立運維。但由於貨幣橋系統是一個常態化運行的跨境金融市場基礎設施(FMI),需要有一套高效的開發運維機制來保障系統的業務連續性。

三是貨幣橋平臺的開放和透明度。爲了加強參與者之間的信任,目前貨幣橋的源代碼對所有參與中央銀行完全透明。

值班編輯: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