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人民幣楊柳理論

2015年8月11日,江蘇連雲港贛榆區一家銀行工作人員清點人民幣。(新華社

新年第一週,中國股匯兩市的震盪就爲全球金融市場帶來震撼,人民幣貶值影響更是深遠。

上週人民幣快速貶破6.5元兌1美元,官方中間價也出現單日降0.5%,是去年「八一一」之後最大的單日降幅;同一周公布的去年12月外匯存底,也較11月底時減少1079億美元,是歷年單月最大減額。這些現象都顯示人民幣貶值壓力仍大、資金外逃持續匯率在守與不守之間該如何抉擇?

最糟糕的作法是瞻前顧後、猶疑不決、甚至政策前後不一,金融市場最忌這種不確定性與沒有章法變動。要嘛就展現實力、堅守匯價;要嘛就放手不管,讓匯率跌到不能再跌。不管哪種方式,都可消除預期心理,讓市場迴歸正常。

不過,如果評估美國啓動升息,且今年仍會持續升息,國際美元走強,勢難避免,而中國經濟則是成長放緩,人行必須走降息之路,人民幣匯率顯然趨貶,此情況下要守匯價也難。從過去亞洲金融風暴到近2年的瑞士俄羅斯阿根廷例子來看,在客觀情勢下匯率已高估,市場又一面倒看貶情況下,幾乎沒有任何一個政府守得住匯率。

央行總裁淮南對匯率有一個「楊柳理論」,意思是楊柳隨風擺盪反而不會折斷,意指匯率有彈性、隨市場升降,不「硬性」守一個價位,反而不會出大問題實務操作上,當市場全面看貶臺幣時,央行幾乎從不與市場對作硬碰硬,有時反而會「助貶」再拉回,既消除預期心理又修理投機客。

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後,按理人民幣需求會提高,有助匯率提升;但客觀情勢造成的市場全面看貶,買盤反而先縮手。如果人民幣能一次貶足,既能消除預期心理,也能讓買盤進場。彭淮南的楊柳理論與實務操作,倒值得對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