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下七大目標,兩大日系巨頭官宣合併
ChatRoads
——用心看,認真講——
日本汽車製造商本田汽車公司和日產汽車公司當地時間12月23日在東京共同宣佈,雙方已就合併事宜簽署諒解備忘錄,將正式開啓合併談判。二者將以共同出資成立一家控股公司、雙方均作爲該控股公司子公司的方式進行合併。
據悉,本田和日產當天基本達成協議,將就經營整合展開磋商。雙方計劃成立新的控股公司,將本田和日產作爲子公司納入旗下。本田將主導新體制,包括擁有過半的董事會席位。
雙方計劃於2025年6月達成最終協議,控股公司的董事會超過半數成員將由本田提名,包括首席執行官。控股公司將由本田持股過半,計劃於2026年8月上市,本田和日產將隨之退市。這一安排顯示了本田在合併後將對新公司的治理保持主導地位。
另外,三菱自動車正在考慮是否加入此次整合,並將在2025年1月底前做出決定,如果決定參與,將簽署新的基本協議,並計劃儘快推進整合進程,儘量遵守上述日程安排。
事實上,本田、日產合併的背後是全球汽車市場競爭加劇,成本不斷升高,以及電動化轉型帶來的挑戰,車企盈利能力受到考驗。財報顯示,今年4月到9月,日產淨利潤爲19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億元),同比下滑94%。第三季度,淨利潤轉盈爲虧,單季虧損93億日元。截至三季度末,日產汽車業務的自由現金流爲負1456億日元。
至於本田日子也並不好過,即便在美國和日本市場都賣得不錯,但受到中國和東南亞市場銷售下滑的影響,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暴跌61%,前10個月的全球產量下滑至去年同期的九成。其中,中國區產量只剩過去的六成,不得不關掉兩家工廠。
因此,本次推進經營整合協商的原因在於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被視爲未來競爭關鍵軟件的開發領域。這些領域的開發需要鉅額投資,兩家公司希望通過整合來分擔開發成本和提高經營效率,從而提升競爭力。
在會上,三方也展示了對於合併後未來的七個協同效應的代表案例,分別是:1、通過標準化兩個公司的車輛平臺來獲取規模優勢;2、通過整合研發功能來提高研發能力和成本協同效應;3、優化製造系統和設施;4、通過整合採購功能來強化供應鏈整體的競爭優勢;5、實現運營效率改進的成本協同效應;6、通過整合銷售金融功能來獲取規模優勢;7、建立智能化和電氣化的人才基礎。
如果此次合併順利進行,新的合資公司將成爲一個年銷售額目標超30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萬億元)/年,營業利潤目標超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98.5億元)/年的超級汽車集團。目前,本田爲日本第二大車企、日產爲日本第三大車企,兩家公司若順利成立一家控股企業,把本田和日產置於旗下,將成爲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再加上,日產合作伙伴三菱汽車也加入,按照去年的銷量計算,這個新集團的年銷量將達800萬輛,僅次於1123萬輛的豐田集團和923萬輛的大衆集團。
雖然按照本田和日產的時間線來看,最多不超過2年便可以看到結果。但這個過程中存在太多不確定性,必然會有一段混亂期。如果能夠順利融合兩者之長、互補其短,那麼這個新超級汽車集團將會直接影響世界的汽車產業格局的發展。但若並不能共存並平等發展,那麼反而是加速使其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