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臺主權爭議釋疑

福隆

國際法庭仲裁爲和平解決釣魚臺主權爭議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各以爲是且據理力爭情況下,能被國際一致認同的理由才最具實效。那麼,既能論述釣魚臺主權屬於中國又能成爲國際共識的理由何在?

其實,最主要的理由很簡單:「日本甲午戰爭後從中國佔取的領土,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全部交還給中國。」

換言之,臺灣是在馬關條約下正式割讓給日本的領土;釣魚臺則爲日本趁勢佔用的列島。從行政管轄權追究,釣魚臺一向隸屬臺灣政府,迄今猶然。從主權歸屬追究,中國就是中華民國,是釣魚臺主權爭議的當事者。中華人民共和國雖然同屬中國,但因未曾直接管轄釣魚臺, 故非釣魚臺主權爭議的直接當事者。

顯然,法理實力必須兼備才能確實維護釣魚臺主權,兩岸聯合保釣是立於不敗之地的保證。

美國雖曾託管琉球地區,但從未擁有釣魚臺主權。因此,當美國把琉球地區交給日本時,交出的是釣魚臺行政權,不是領土主權。

總而言之,日本是戰敗國,過去戰勝所獲的臺灣必須交還給中華民國,趁勢佔用的釣魚臺列島則更不許藉任何理由正名化而予以侵吞。至於美國,其立場定位只是列島的暫時託管者,不是主權爭議的當事者,沒資格爭取釣島的法律權益。

歷史淵源或地理因素在國際仲裁法庭上的爭論力甚爲薄弱,因爲數百年前許多國家並不存在,又若地緣版塊理論可以成爲國家版圖的重要依據,則天下必將大亂。事實上,仍具時效的條約或實質上的管控在國際法庭最有說服力。

此外,當事者對爭議的反應與態度也是仲裁法庭考量的重點之一。若反應平淡,則顯示當事者沒有很強的爭執論述與意願,或者根本不在乎爭議結果。既然如此,仲裁優勢偏向對方。茲舉一例以彰顯此一現象:“若嬰孩手中的棒棒糖被拿走而嚎啕大哭,糖雖然不是他出錢買的,但他認爲是他的,因而激烈抗爭。不由分說,輿情與判決會偏向他。”因此,爭議者必須維持臉紅耳赤的有利形象。

日本在國際政經舞臺上一向支持美國,特別是經濟方面長久且高度的配合讓日本吃盡苦頭,致使美國較能控制金融危機。中國大陸在政經方面也相當配合美國,儘量事先照會協調,使美國不受意外之驚。尤其是價格不斷下降的中國製品,使生產力下滑的美國人民得以維持生活水平與社會安定。亦因此,近年內中美關係會維持良好,避免引起通貨膨脹與金融危機。

今天美國政府窮了,如何利用花錢的方法達到創利的目的是優先的考量。故此,充分利用釣魚臺爭議,在平衡又不失控的情況下無中生有,乃是當前政治操作的一項有利政策。

美國在四十年前將釣魚臺的行政權交給日本。再過十年日本可以利用「時效佔領達五十年」的事實在國際法庭佔據優勢。因此,習近平主席在其十年任期內不會坐以待斃,現在就會有行動,製造「巡弋疆土常態化」以建立法理利基,同時使日方疲於奔命,並使該區域情勢緊張。須知,對日本而言,「沒有航運就沒有經濟」,通往日本的航道若有區域性的緊張,單單航運保險費高升就可能足以吃掉貨物相當的利潤。換言之,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戰略的主軸

保釣議題馬英九總統求取歷史定位的最佳選項,因爲這題目是他最專精熟悉的老本行。數月前馬英九動員國力支持南方澳漁民到釣魚臺宣示主權,中規中矩佈局高明,甚得大陸與國際人士的讚賞。確實,馬英九在其他領域並沒有如此深厚的功力與實力,務必仰賴集體的智慧纔有可能完成大事的機會。

甲午戰爭潰敗後,清朝對釣魚臺被佔不以爲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政府因內戰牽拖而不願接管琉球羣島;今天馬英九政府政績不佳,臺灣人民因此不甚關注保釣議題。

沉痛地說,釣魚臺的宿命確實值得大家更爲密切的關注。

●作者丘福隆,美國洛杉磯生物科技業。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