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一、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到壟斷
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19世紀70年代以前,資本主義處於自由競爭階段;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逐步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19世紀末20世紀初,壟斷代替自由競爭並佔據統治地位,壟斷資本主義得以形成。這一時期壟斷資本主義主要以私人壟斷資本爲基礎,所以又叫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私人壟斷資本主義是在生產集中和資本集中的基礎上形成的。
(一)生產集中與壟斷的形成
自由競爭引起生產集中和資本集中,生產集中和資本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引起壟斷,這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客觀規律。
在資本主義生產發展和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中,伴隨着生產和資本的不斷集中。生產集中是指生產資料、勞動力和商品的生產日益集中於少數大企業的過程,其結果是大企業所佔的比重不斷增加。資本集中是指大資本吞併小資本,或由許多小資本合併而成大資本的過程,其結果是越來越多的資本爲少數大資本家所支配。生產集中和資本集中是資本家追求剩餘價值的結果。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確立的初期,處於以自由競爭爲特徵的商品經濟發展階段。資本家爲了追求更多的剩餘價值,展開你死我活的競爭,爲了在競爭中獲勝,除了加強對僱傭勞動者的剝削外,還必須不斷積累資本,擴大生產規模。馬克思指出:“競爭鬥爭是通過使商品便宜來進行的。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商品的便宜取決於勞動生產率,而勞動生產率又取決於生產規模。”一般說來,在競爭中總是大企業戰勝中小企業,使生產和資本進一步集中。在這個過程中,銀行信用的發展,加速了生產和資本的集中。“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可以說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壟斷。”
所謂壟斷,是指少數資本主義大企業,爲了獲得高額利潤,通過相互協議或聯合,對一個或幾個部門商品的生產、銷售和價格,進行操縱和控制。
壟斷的產生有以下原因:第一,當生產集中發展到相當高的程度,極少數企業就會聯合起來,操縱和控制本部門的生產和銷售,實行壟斷,以獲得高額利潤。第二,企業規模巨大,形成對競爭的限制,也會產生壟斷。第三,激烈的競爭給競爭各方帶來的損失越來越嚴重,爲了避免兩敗俱傷,企業之間會達成妥協,聯合起來,實行壟斷。
壟斷是通過一定的壟斷組織形式實現的。壟斷組織是指在一個經濟部門或幾個經濟部門中,佔據壟斷地位的大企業聯合。壟斷組織的形式多種多樣,而且在各個國家、各個時期也不相同。最簡單的、初級的壟斷組織形式是短期價格協定,即幾個企業在短期內訂立一種或幾種產品的售價協定,所有參加方必須遵守協定所規定的商品銷售價格。這種壟斷組織的穩定性是比較差的,一旦市場情況發生變化,便會自行解體。常見的壟斷組織有卡特爾、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儘管壟斷組織的形式多種多樣,且不斷髮展變化,但是它們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即通過聯合達到獨佔和瓜分商品生產和銷售市場,操縱壟斷價格,以攫取高額壟斷利潤。
(二)壟斷條件下競爭的特點
壟斷是從自由競爭中形成的,是作爲自由競爭的對立面產生的,但是,壟斷並不能消除競爭,反而使競爭變得更加複雜和劇烈。這是因爲:
第一,壟斷沒有消除產生競爭的經濟條件。競爭是商品經濟的一般規律。壟斷產生以後,不但沒有改變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而且又促進商品經濟繼續發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競爭。第二,壟斷必須通過競爭來維持。各個壟斷組織通過競爭發展壯大起來。在取得了一定的壟斷地位後,由於存在攫取高額壟斷利潤的內在動力和麪臨更加強大的競爭對手的外在壓力,壟斷組織必須不斷增強自己的競爭實力,鞏固自己的壟斷地位。第三,社會生產是複雜多樣的,任何壟斷組織都不可能把包羅萬象的社會生產都包下來。實際上,在壟斷組織之外,還存在着爲數衆多的中小企業。這些非壟斷的企業之間也存在着競爭。即使是壟斷程度極高的部門,也不可能只存在一個壟斷組織。各壟斷組織爲了鞏固自己的壟斷地位,獲取更多的壟斷利潤,它們之間也必然展開激烈的競爭。總之,在壟斷條件下,在壟斷組織內部、壟斷組織之間以及壟斷資本家集團之間,壟斷組織同非壟斷組織之間以及中小企業之間存在着廣泛而激烈的競爭。
壟斷條件下的競爭同自由競爭相比,具有一些新特點。在競爭目的上,自由競爭主要是獲得更多的利潤或超額利潤,不斷擴大資本的積累,而壟斷競爭則是獲取高額壟斷利潤,並不斷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壟斷地位和統治權力;在競爭的手段上,自由競爭主要運用經濟手段,如通過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產品成本等,以戰勝對手,而壟斷組織的競爭,除了採取各種形式的經濟手段外,還採取非經濟的手段,使競爭變得更加複雜、更加激烈;在競爭範圍上,自由競爭時期,競爭主要是在經濟領域,而且主要是在國內市場上進行的,而在壟斷時期,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不僅經濟領域的競爭多種多樣,而且還擴大到經濟領域以外進行競爭。總之,壟斷條件下的競爭,不僅規模大、時間長、手段殘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壞性。
金融資本是由工業壟斷資本和銀行壟斷資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種壟斷資本。隨着生產集中和壟斷的發展,銀行資本由集中走向壟斷,工業壟斷資本對銀行的依賴增強,大銀行同大企業的金融聯繫更加密切,形成了固定的關係。銀行壟斷資本和工業壟斷資本,通過金融聯繫、資本參與和人事參與,密切地融合在一起,產生了一種新型的壟斷資本,即金融資本。
在金融資本形成的基礎上產生了金融寡頭。金融寡頭是指操縱國民經濟命脈,並在實際上控制國家政權的少數壟斷資本家或壟斷資本家集團。他們支配了大量的社會財富,控制了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和上層建築,是壟斷資本主義國家事實上的統治者。金融寡頭在經濟領域中的統治主要是通過“參與制”實現的。所謂參與制,即金融寡頭通過掌握一定數量的股票來層層控制企業的制度。金融寡頭在掌握了經濟上的控制權後,又在政治上進一步控制上層建築,利用政權的力量來加強其統治地位。金融寡頭對國家機器的控制,主要是通過同政府的“個人聯合”來實現的。這種聯合有多種途徑,如金融寡頭直接出馬或者把自己的代理人送進政府和議會,通過掌握政權,利用政治力量爲其壟斷統治服務;或者是收買政府高官和國會議員,讓他們在其政治活動中爲金融寡頭的利益服務;或者聘請曾在政府任職的高官到公司擔任高級職務等。金融寡頭還通過建立政策諮詢機構等方式來對政府的政策施加影響,並通過掌握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科學教育、文化體育等上層建築的各個領域,以左右國家的內政外交及社會生活。
(四)壟斷利潤和壟斷價格
壟斷資本的實質在於獲取壟斷利潤,壟斷利潤是壟斷資本家憑藉其在社會生產和流通中的壟斷地位而獲得的超過平均利潤的高額利潤。壟斷利潤的形成,關鍵在於壟斷組織在經濟生活中起了決定作用,從而阻礙了資本在各部門之間的自由轉移,限制了利潤平均化的趨勢,這樣一來,壟斷資本家有可能長期地獲得大大超過平均利潤的壟斷利潤。
壟斷資本所獲得的高額利潤,歸根到底來自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所創造的剩餘價值。具體來說,壟斷利潤的來源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來自對本國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剝削的加強;第二,由於壟斷資本可以通過壟斷高價和壟斷低價來控制市場,使得它能獲得一些其他企業特別是非壟斷企業的利潤;第三,通過加強對其他國家勞動人民的剝削和掠奪獲取的國外利潤;第四,通過資本主義國家政權進行有利於壟斷資本的再分配,從而將勞動人民創造的國民收入的一部分變成壟斷資本的收入。
壟斷利潤主要是通過壟斷組織制定的壟斷價格來實現的。壟斷價格是壟斷組織在銷售或購買商品時,憑藉其壟斷地位規定的、旨在保證獲取最大限度利潤的市場價格。
壟斷價格=成本價格+壟斷利潤
壟斷價格包括壟斷高價和壟斷低價兩種形式。壟斷高價是指壟斷組織出售商品時規定的高於生產價格的價格;壟斷低價是指壟斷組織在購買非壟斷企業所生產的原材料等生產資料時規定的低於生產價格的價格。壟斷組織操縱價格帶來的結果是抑制了市場上價格的自由波動,壟斷價格長期背離生產價格和價值。但是,從全社會看,整個社會商品的價值,仍然是由生產它們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創造的,壟斷價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減少整個社會所生產的價值總量,它只是對商品價值和剩餘價值作了有利於壟斷資本的再分配。從全社會看,商品的價格總額仍然等於商品的價值總額。所以,壟斷價格的產生沒有否定價值規律,它是價值規律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作用的具體體現。
二、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
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進入壟斷階段後,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社會化程度的進一步提高,私人壟斷資本與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以致嚴重阻礙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這在客觀上必然要求生產資料在全社會範圍內集中。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應運而生。
(一)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及作用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國家政權和私人壟斷資本融合在一起的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是壟斷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自身範圍內的部分質變,標誌着資本主義發展進入新的階段。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所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無論在廣度上和深度上,都有了更迅速、更普遍的發展,國家干預深入到資本主義的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的各個環節,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作爲一種新的壟斷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體系最終得以形成。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和發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進步和生產社會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的產物,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進一步尖銳化的必然結果。首先,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資本主義生產資料在更大範圍內被支配,從而促進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計算機技術突破爲標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會分工迅速擴大和生產社會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壟斷資本主義的私有制已經無法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成爲生產力發展的障礙,爲了維護和鞏固壟斷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必然要作局部的調整和變革,客觀上要求通過國家的力量來建設基礎設施,爲私人壟斷資本提供服務。其次,經濟波動和經濟危機的深化,要求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在科技革命的推動下,新興產業不斷涌現,社會生產力迅速提高,物質財富生產的規模不斷擴大,導致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不斷激化,並使資本主義社會經常爲經濟的劇烈波動乃至經濟危機所困擾。危機的發展和加深,靠私人資本的力量已經根本難以應付,這就要求借助國家的力量,藉助政府的各種反危機措施,來對付危機,消除危機帶來的影響。最後,緩和社會矛盾,協調利益關係,要求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隨着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壟斷資本通過制定壟斷價格獲得壟斷高額利潤,收入分配和財產的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階級矛盾不斷尖銳化,而這勢必引起社會的不安定,進而危及資本主義國家政權的穩固。爲了加強壟斷資本的統治,爲了緩和社會各階級、階層之間的矛盾,也要求資本主義國家介入國民收入的再分配領域,進行私人壟斷資本所不可能承擔的調節利益再分配的活動。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主要形式有四種:第一種是國家所有並直接經營的企業,包括:滿足國家機構自身需要的國有企業,提供公共產品的國有企業,高科技、高風險新興工業部門中的國有企業和一般工業部門中的國有企業。第二種是國家與私人共有、合營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將一部分股份出售給私人,國家和私人共同投資開辦合營企業,國有企業和私人企業合併,國有企業對私人企業進行參股和國有企業轉由私人租賃或承包經營。第三種是國家通過多種形式參與私人壟斷資本的再生產過程,包括:國家作爲商品和勞務的採購者,向私人壟斷企業大量訂貨,爲私人壟斷企業提供了有保證的國家市場;國家通過各種形式的津貼和補助,直接、間接地資助私人壟斷企業;國家通過社會福利開支,提高社會購買力,擴大消費需求,爲私人壟斷企業創造市場條件。第四種是宏觀調節和微觀規制。宏觀調節主要是國家運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經濟手段,對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進行調節,以實現經濟快速增長、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標。微觀規制則主要是國家運用法律手段規範市場秩序,限制壟斷,保護競爭,維護社會公衆的合法權益。微觀規制主要有三種類型:其一,反托拉斯法。即政府通過立法的方式確立一整套規範性的法令,以禁止競爭性行業的壟斷,反對不正當競爭行爲,保護和促進市場競爭。其二,公共事業規制。這類規制主要針對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產業,包括電力、電信、交通、天然氣、自來水等一些公用事業。爲了防止自然壟斷行業的經濟組織憑藉壟斷地位獲取壟斷利潤,損害公衆利益,資本主義國家運用立法手段對該行業進行規制,主要的規制內容有服務收費、收益率、價格等。其三,社會經濟規制。這類規制涉及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如競爭秩序和行爲、消費者權益、知識產權、勞工權益、生態環境、食品安全、安全生產等。這些規制旨在克服壟斷資本主義自身發展所固有的矛盾和消極後果,促進經濟和社會穩定、健康和持續發展。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新發展,它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首先,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運用掌握的鉅額資本投入社會再生產過程,興辦那些私人資本無力興辦的、適應新科技發展要求的巨大新興工業企業,從而部分地克服了社會化大生產與私人壟斷資本之間的矛盾。其次,資產階級國家凌駕於私人壟斷資本之上,代表整個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調節經濟過程和經濟活動,這在一定範圍內突破了私人壟斷資本的狹隘界限。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有利於緩解資本主義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促進社會經濟較爲協調地發展。再次,通過國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勞動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後,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參與和干預下,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農業、工業、商業、通訊及交通運輸業的現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的面貌改觀,加快了這些國家國民經濟的現代化進程。
但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出現並沒有根本改變壟斷資本主義的性質。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本質上是資產階級國家力量同壟斷組織力量結合在一起的壟斷資本主義。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也加強了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和掠奪,更好地保證壟斷資產階級獲得高額壟斷利潤,更有利於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出現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內的經濟關係調整,並沒有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有各種不同的具體形式,其實質都是私人壟斷資本利用國家機器來爲其發展服務的手段,是私人壟斷資本爲了維護壟斷統治和獲取高額壟斷利潤,而和國家政權相結合的一種壟斷資本主義形式,是資產階級國家在直接參與社會資本的再生產過程中,代表資產階級總利益並凌駕於個別壟斷資本之上,對社會經濟進行調節的一種形式。
(二)壟斷資本在世界範圍的擴展
壟斷資本在國內建立了壟斷統治後,必然要把其統治勢力擴展到國外,建立國際壟斷統治。壟斷資本在世界範圍的擴展,反映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邏輯,也反映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本質。壟斷資本向世界範圍擴展的主要經濟動因是:首先,將國內過剩的資本輸出,以便在國外謀求高額利潤。其次,將部分非要害的技術轉移到國外,以取得在別國的壟斷優勢,攫取高額壟斷利潤。再次,爭奪商品銷售市場。最後,確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來源。這些經濟上的動因與壟斷資本主義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緊密聯繫在一起,交織發揮作用,共同促進了壟斷資本主義向世界範圍的擴展。
壟斷資本向世界範圍擴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種:第一種是借貸資本輸出,即由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銀行、企業把資本貸給其他國家的政府、銀行或企業。第二種是生產資本輸出,即在國外直接投資,獨立創辦企業,與外國資本合營,或者收購外國已有的企業等。第三種是商品資本的輸出。從輸出資本的來源看,主要是兩類:一類是私人資本輸出,另一類是國家資本輸出。私人資本輸出主要包括:私人對外直接投資;各種對外證券投資;私人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對外貸款;私人在國外的房地產投資和存款;私人對外開展商晶和服務貿易等。國家資本輸出主要包括:政府及其所屬的金融機構的對外貸款;政府的對外援助,包括經濟援助和軍事援助;向國際機構的投資,如對世界銀行、歐洲開發基金、國際開發協會、亞洲開發銀行等投資;政府在國外的資產等。私人資本輸出是爲了獲得高額壟斷利潤或利息,同時也是加強剝削和控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的手段。國家資本輸出則一方面爲私人壟斷資本服務,另一方面爲維護世界資本主義制度服務。在資本輸出的三種形式中,商品資本的輸出在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階段占主導地位,借貸資本和生產資本的輸出則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占主導地位。
壟斷資本向世界範圍的擴展,產生了一系列的社會經濟後果。
對於資本輸出國來講,資本輸出爲其帶來了鉅額利潤,加速了資本積累,增強了壟斷資本的實力;資本輸出帶動和擴大了商品輸出,鞏固和擴大了壟斷資本的銷售市場和投資場所;大大改善了國際收支狀況;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命脈形成控制,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壟斷優勢地位。當然,在資本輸出過程中,某些國家也可能出現產業的“空洞化”、與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矛盾加深等現象,但是這些都不能改變壟斷資本通過資本輸出攫取了巨大利益和擴大了壟斷實力的實質。
對於資本輸入國主要是發展中國家來講,資本的輸入對其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吸收了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資金,爲經濟發展提供了條件;引進了比較先進的機器設備和工藝技術,同時培訓了一批適應現代化生產需要的技術人員、熟練工人和企業管理幹部;利用外資和技術,建立一批現代工業,改造老企業和舊設備,優化了產業結構;利用外資擴大生產,增加產品產量,提高了產品質量,擴大出口,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發展;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增加了就業機會,提高了收入水平。但資本輸入也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一定的不利影響,主要是:付出了較大的經濟代價以及環境污染、能源和資源消耗的代價;產業調整和佈局有可能受制於外資的投資戰略;外來資本和跨國公司投資增加,衝擊本國的民族工業,並影響到國民經濟的控制權;債務負擔加重,影響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對國際資本的依賴性增強,容易受到國際經濟波動的影響等。
隨着資本輸出的不斷增加和壟斷資本勢力範圍的迅速擴大,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繫日益密切,國際經濟聯繫也更爲複雜,同時,彼此間的競爭更爲激烈,矛盾和衝突也更爲突出。在這個背景下,各資本主義國家的壟斷組織,通過訂立協議建立起國際壟斷資本的聯盟,即國際壟斷同盟,以便在世界範圍形成壟斷,並在經濟上瓜分世界。國際壟斷同盟在經濟上瓜分世界是通過壟斷組織間的協議實現的,而協議的訂立、瓜分的結果又以經濟實力爲後盾和基礎。由於各國經濟發展總是不平衡的,這種從經濟上瓜分世界的趨勢還將不斷持續下去。早期的國際壟斷同盟主要是國際卡特爾,即若干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或經營某種產品的壟斷組織,通過訂立國際卡特爾協議,壟斷和瓜分這種產品的世界市場,規定壟斷價格,謀求壟斷利潤。當代國際壟斷同盟的形式以跨國公司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聯盟爲主。
跨國公司是國際壟斷同盟的重要形式之一。跨國公司也叫多國公司、國際公司,最初它是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建立的大型企業。這些企業的特點是對外進行直接投資,在國外設立子公司或分支機構,進行跨國的或者說國際間的生產、銷售或金融等各種經營活動,以獲取高額壟斷利潤。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聯盟,是國際壟斷同盟的高級形式。它主要是由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出面締結協定所組成的國際經濟集團。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聯盟使各國經濟的一體化程度大大增強,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生產和資本的集中,刺激了生產的發展,使各國間有可能保持和平與穩定的關係。
除了通過跨國公司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聯盟增強壟斷資本的國際競爭力,謀求高額壟斷利潤以外,爲了加強對各國壟斷資本的協調和制約,防止彼此之間的激烈競爭可能引起的劇烈經濟動盪,特別是防止發生全球性經濟危機,在協商和合作的基礎上,國際壟斷資本還建立起國際經濟調節機制,以加強國際協調。國際經濟協調的具體形式包括各種國際經濟組織、國際經濟協議以及地區性的經濟組織和集團等。各國的壟斷資本通過這些組織的活動參與競爭,往往能夠大大增強壟斷資本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增強一體化經濟組織和區域集團內各國的競爭力。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從事國際經濟協調,維護國際經濟秩序的國際性協調組織主要有三個,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世界貿易組織。此外,西方八國集團首腦會議也是重要的國際經濟協調組織。
毫無疑問,壟斷資本國際化條件下各種形式的國際壟斷組織、國際壟斷同盟和國際經濟協調機構的發展,加快了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在國際間的流動,推動了商晶和服務貿易額的迅速增大,加強了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繫,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國際經濟領域的矛盾和危機。但是,國際壟斷組織和國際壟斷同盟以及國際協調機構進行的國際經濟調節,從根本上說是爲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爲他們攫取高額壟斷利潤服務的。國際壟斷組織和國際壟斷同盟及其協調機構不僅維護本國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而且對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關係進行協調和調整,從而維護了整個資本主義制度和各國壟斷資產階級的共同利益。
(三)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
列寧根據他所處時代的實踐曾指出,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進而發展到帝國主義,便具有五個基本特徵:①壟斷組織在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②在金融資本的基礎上形成金融寡頭的統治;③資本輸出有了特別重要的意義;④瓜分世界的資本家國際壟斷同盟已經形成;⑤最大資本主義列強已把世界上的領土分割完畢。
這些特徵集中體現了帝國主義的實質,即壟斷資本憑藉壟斷地位,獲取高額壟斷利潤。爲了獲取高額壟斷利潤,壟斷資本對內通過“參與制”和“個人聯合”謀求從經濟到政治對整個國家的統治;對外運用經濟的、政治的甚至戰爭的手段進行擴張,謀求對整個世界經濟和政治的控制。
三、經濟全球化及其後果
所謂經濟全球化是指在生產不斷髮展、科技加速進步、社會分工和國際分工不斷深化、生產的社會化和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活動越來越超出一國和地區的範圍而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的一體化過程。在自由資本主義階段,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經營活動實際上就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組織,這意味着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已經萌芽。
(一)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是多樣性的:一是生產的全球化。二是貿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基於生產和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進程也在大大加快。首先,國際債券市場融資規模迅速擴大。1973年,包括銀行貸款、票據融資和債券發行在內的國際融資額爲622億美元,1979年則爲1 450億美元,增長了1.33倍,年均增長率爲15%。進入20世紀八九十年代,這一勢頭仍然持續。1990年國際股票的發行爲72億美元,到1996年已達到577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爲41.5%。其次,與國際股票市場的發展相聯繫,基金市場迅速成長。自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國際基金市場一直呈現擴大態勢,到90年代中期,上市交易的基金數量在紐約與倫敦已分別達到5 300個和1 935個,其所管理的基金資產額,美國與英國已分別達到2.1萬億美元與1 450億英鎊。從國際基金市場金融資產的增長情況看,1990年各類機構投資者的總金融資產爲13.95萬億美元,到1995年上升爲23.6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爲11.3%。最後,金融市場高度一體化。隨着各國金融市場的不斷開放,全球各類金融市場正在向連成一片的方向發展。目前美國、歐洲與亞洲三大區域的外匯市場已連爲一體,其運作方式、交易品種與手段基本保持一致,投資者可以在一天24小時內的任何時間進行交易。四是企業經營的全球化。企業經營全球化的重要標誌是跨國公司成爲世界經濟的主體。
(二)經濟全球化的動因
導致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因素主要有:首先,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其次,跨國公司的發展。最後,各國經濟體制的變革。
(三)經濟全球化的後果
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是生產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的過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社會分工得以在更大的範圍內進行,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可以在國際社會流動和優化配置,由此可以帶來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動世界生產力的發展。由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佔據優勢地位,在制定貿易和競爭規則方面具有更大的發言權,控制一些國際組織,所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也具有積極的影響:經濟全球化使資源在全球範圍加速流動,發展中國家可以利用這一機會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以實現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增強經濟的競爭力,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發展中國家可以通過吸引外資,擴大就業,使勞動力資源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發展中國家也可以利用不斷擴大的國際市場解決產品銷售問題,以對外貿易帶動本國經濟的發展;發展中國家還可以藉助投資自由化和比較優勢組建大型跨國公司,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以便從經濟全球化中獲取更大的利益。
但是,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充滿矛盾的進程,它在產生積極效應的同時,也會產生消極的後果。主要表現是:其一,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差距擴大。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達國家憑藉其優勢獲得較大利益,發展中國家獲益很少,有的甚至有被邊緣化的危險,發展資金匱乏、債務負擔沉重、貿易條件惡化、金融風險增加以及技術水平的落後,使發展中國家總體上處於更爲不利的地位。其二,在經濟增長中忽視社會進步,環境惡化與經濟全球化有可能同時發生。其三,各國特別是相對落後國家原有的體制、政府領導能力、社會設施、政策體系、價值觀念和文化都面臨着全球化的衝擊,國家內部和國際社會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機。其四,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的產業結構調整變成一種全球行爲,它既爲一國經濟競爭力的提高提供了條件,同時也存在着對別國形成依賴的危險。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消極後果,會制約甚至破壞全球生產力的發展,對全球經濟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帶來嚴重影響。因此,如何使經濟全球化成爲世界各國“共贏”的經濟全球化、世界各國平等的經濟全球化、世界各國公平的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各國共存的經濟全球化,是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
第二節
一、當代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的新變化
當代資本主義主要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資本主義相比,當代資本主義在許多方面已經並正在發生着變化。揭示這些新變化的表現和特點,對於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刻認識資本主義的本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變化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是不斷演進和變化的。
在資本主義發展的初期,個體資本所有制是占主導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在這種所有制形式中,生產資料的經濟上的所有權與法律上的所有權是一致的,所有權與控制權統一於資本家自身,僱傭勞動者在資本家的直接支配和監督下,使用資本家佔有的生產資料爲資本家無償地生產剩餘價值。這種佔有關係反映了個體資本家同僱傭勞動者的剝削和對立關係。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着股份公司成爲主要的企業組織形式,私人股份資本所有制取代個體資本所有制成爲占主導地位的所有制形式。私人股份資本所有制是一種私人資本家聯合佔有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其特點是資本佔有主體多元化,而資本的使用具有整體性,作爲資本所有者的股東,僅憑藉所有權憑證即股票,以股息的形式得到一部分剩餘價值,整個股份資本由職業經理人直接管理和控制,生產資料的經濟上的所有權與法律上的所有權發生分離,所有權與控制權不再統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所有制發生了新的變化,這就是國家資本所有制形成併發揮重要作用;法人資本所有制崛起併成爲居主導地位的資本所有制形式。國家資本所有制指生產資料由國家佔有並服務於壟斷資本的所有制形式。國家所有制的主要特點是,國家作爲出資人,擁有國有企業的所有權和控制權,國有企業的重要職能是推行政府的社會政策和經濟政策,爲私人壟斷資本的發展提供服務和保障。國有制在整個資本主義經濟中所佔的比重並不大,但是由於其主要存在於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部門,所以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有着重要的影響。國家資本所有制就其性質而言,仍然是資本主義形式,體現着總資本家剝削僱傭勞動者的關係。
法人資本所有制是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發展的新形式。法人資本所有制是法人股東化的產物。法人資本所有制的基本特點是:各類法人(企業法人和機構法人)取代個人或家族股東成爲企業的主要出資人,企業的股票高度集中於少數法人股東之手,法人股東憑藉手中集中化的控股權干預甚至直接參與公司治理,監督和制約管理階層的經營行爲,使公司資本的所有權與控制權重新趨於合一。法人資本所有制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企業法人資本所有制,另一種是機構法人資本所有制。法人資本所有制主要存在於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的巨型公司中。法人資本所有制在性質上是一種基於資本僱傭勞動的壟斷資本集體所有制,它體現了資本剝削僱傭勞動的關係。資本主義所有制經過這些形式的演變,資本佔有的社會化程度大大提高。
(二)勞資關係和分配關係的變化
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從進入生產過程開始,就已經隸屬於資本,在表面平等的交換關係的背後,是資本對勞動的實際支配和控制。在資本主義發展的初期,資本家指揮下的勞動只是形式上隸屬於資本,隨着機器大工業生產體系的建立,生產工具使用的社會化程度提高,勞動者個人的技能不再對生產過程和結果具有決定意義了,勞動對資本的隸屬就成爲實質上的隸屬。在這樣的條件下,資本家對工人的控制更加嚴格,剝削方式也更加巧妙和殘酷。在這方面,作爲血汗工資制的“泰羅制”和“福特製”是非常典型的。
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工人階級反抗力量的不斷壯大,資本家及其代理人開始採取一些緩和勞資關係的激勵制度,促使工人自覺地服從資本家的意志。這些制度主要有:其一,職工參與決策。這一制度旨在協調勞資關係,緩和階級矛盾。按照這種制度,有的國家在企業的監事會中,勞資雙方各佔一半席位,對企業重大問題共同進行決策。其二,終身僱傭。這是一種用工制度。按照該制度,工人一旦進入公司工作,只要不違反公司紀律,就會終身被僱傭。實行這個制度的目的是爲了增強工人對企業的歸屬意識,從而更加自覺地服從資本家的統治。其三,職工持股。該制度旨在通過使職工持有一部分本公司的股份來調動工人的生產積極性,使工人產生歸屬感,在生產中努力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剩餘價值生產。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着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特別是一批社會主義國家的出現,資本主義國家內部工人階級同資產階級的鬥爭的發展,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爲了緩和矛盾,避免社會劇烈衝突和動亂,保持社會的穩定,建立並實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會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勞動者的安全和保障需求,保證勞動者維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勞動者的社會狀況。工人工資水平也都有所提高。當代西方國家在分配領域的這些變化,是資本主義發展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對於其分配關係的新調整,資本主義國家工人階級的生活狀況由此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三)社會階層、階級結構的變化
在當代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中,階層、階級結構發生了新的變化:
一是資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經發生很大變化。隨着科技的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大公司內部資本所有權與控制權發生分離,擁有所有權的資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經營和管理企業,而是靠手中擁有和掌握的企業股票等有價證券的利息收入爲生,最終成爲以剪息票爲生的食利者。
二是高級職業經理成爲大公司經營活動的實際控制者。大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一般都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很強的管理能力,享有優厚的薪金和職務津貼、企業董事所得利潤等,與企業的資本所有者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他們在企業中控制企業決策,組織和指揮生產,控制人事調動,處理勞資糾紛,因而具有控制企業的實際權力。
三是知識型和服務型勞動者的數量不斷增加,勞動方式發生了新變化。隨着科學技術革命的不斷深入,工人階級的受教育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質顯著提高。在工業和農業等物質生產部門就業的人數相對減少,在爲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運輸、郵電、貿易、金融、教育、保健等各類服務業的就業人數大幅度上升。隨着工業中現代化和自動化服務和新工藝的廣泛採用、新的生產管理方法和生產組織形式的廣泛實行,從事體力勞動的藍領工人越來越少,而從事腦力勞動的自領工人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從事監督者、調節者和操作者的工作,實現了從傳統勞動方式向現代勞動方式的轉變。
(四)經濟調節機制和經濟危機形態的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隨着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和發展,雖然市場機制依然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發揮着基礎性調節作用,但它已不是唯一的經濟調節機制了,資產階級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不斷加強。國家已經承擔起了提供財產保護、增強國家競爭力、實現經濟增長和充分就業、保持經濟穩定、提高社會福利水平以及維護競爭秩序等重要職能。它與市場機制相輔相成,共同推動着資本主義經濟的運行和發展。在經濟調節機制變化的同時,經濟危機形態也發生了變化,表現在:危機對社會經濟運行的干擾減輕,破壞性減弱,生產下降的幅度減小,失業率有所降低,企業破產的數量減少;危機週期的長度縮短;經濟危機的四個階段(即危機階段、蕭條階段、復甦階段和高漲階段)之間的差別有所減弱,各階段的交替過程已不如過去那樣明顯;金融危機對整個經濟危機的影響加強。
(五)政治制度的變化
首先,國家行政機構的權限不斷加強。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使得資產階級的政府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加強,國家權力日益集中於政府首腦。其次,政治制度出現多元化的趨勢,公民權利有所擴大。公民在法制範圍內較廣泛地通過個人的政治、法律行爲,或以團體、組織、政黨爲單位,通過集體的政治、法律行爲影響國家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以謀求自身利益。再次,重視並加強法制建設。戰後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加強了法制建設,以便維護社會各階級、階層之間利益的協調,緩和矛盾和衝突,更好地發揮對經濟生活的干預作用。在法制建設中,資本主義國家通過憲法和法律,使國家權力的行使、政權結構的佈局以及國家權力結構中的各種權力主體的活動均納入法制範圍。最後,改良主義政黨在政治舞臺上的影響日益擴大;成爲戰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現象。
二、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原因和實質
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是很深刻的,正確認識新變化的原因、態勢和實質,對於科學把握當代資本主義的發展規律,批判和揚棄其消極和落後的因素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原因
當代資本主義發生新變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
首先,科學技術革命和生產力的發展,是資本主義變化的根本推動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發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勞動生產率提高,產業結構改善,經濟快速發展。
其次,工人階級爭取自身權力和利益鬥爭的作用,是推動資本主義變化的重要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資本主義社會中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和鬥爭是十分激烈和尖銳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工人爲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繼續同資產階級展開鬥爭。
再次,社會主義制度初步顯示的優越性對資本主義產生了一定影響。十月革命在資本主義世界最薄弱的環節成功地打開了一個缺口,社會主義制度由無產階級革命運動追求的目標和理想變成現實。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社會主義陣營進一步擴大,工人階級在更多的國家取得了勝利,社會主義制度在更多的國家得以建立,社會主義的力量空前壯大。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社會主義的發展對資本主義制度構成了挑戰,促使資產階級在吸取和總結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的基礎上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改良。例如,重視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實行計劃化管理;重視職工參與管理,實行經濟民主等。
最後,主張改良主義的政黨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改革,也對資本主義的變化發揮了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些改良主義政黨在英、法、西德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繼獲得執政地位。在這些政黨執政時期,他們憑藉國家政權,在不觸動資本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前提下,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個別環節進行了自覺的改良,如在維護私有制的同時推行國有化;在堅持市場調節的同時實施經濟的計劃調控;在不剝奪私人資本的權力的同時對其權力的運用進行一定的限制;在不犧牲效率的前提下倡導社會公平等。這些改良措施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進行了調整,修補了傳統資本主義經濟運行機制的缺陷,使資本主義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
(二)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實質
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是客觀事實,正視這些新變化,深刻分析這些變化的實質,對於我們正確認識資本主義的本質,把握資本主義發展的趨勢,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當代資本主義發生的變化從根本上說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和資本主義經濟規律作用的結果。在當代資本主義條件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生產社會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必然要求調整和變革那些不適應科學技術進步和生產社會化要求的舊的生產關係,新的適應生產社會化要求的生產關係必然將不斷出現和發展。這種在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和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推動下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變化和發展,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爲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而作出的自我調節的結果。
其次,當代資本主義發生的變化是在資本主義制度基本框架內的變化,並不意味着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根本性質發生了變化。資本主義制度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和僱傭勞動基礎上的剝削制度,無止境地追求最大限度的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規律。只要生產資料私有制和僱傭勞動還存在,只要生產剩餘價值的規律還發生作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根本性質就不會發生變化。
這一切表明,雖然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是深刻的,其意義也是深遠的,但是,這些變化並沒有觸動資本主義統治的根基,並沒有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性質,也沒有改變馬克思主義關於資本主義的基本原理的科學性。那種把資本主義的部分變化誇大爲資本主義的質的根本變化的認識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學的。同樣,那種完全否定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意義,否認當代資本主義已經在許多方面不同於傳統的資本主義的觀點也是不可取的。正確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有助於我們在深刻認識資本主義本質的同時,實事求是地分析和借鑑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符合社會化大生產要求的積極因素,爲我所用,以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
第三節
一、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
與封建社會相比,資本主義顯示了巨大的歷史進步性:
首先,資本主義將科學技術轉變爲強大的生產力。在資本主義之前,生產的主要形式是以手工勞動爲基礎的小生產,而資本主義是以社會化大生產爲基礎的。社會化大生產客觀上爲先進的科學技術的產生和利用提供了基礎和空間。科學技術不斷應用於生產實踐,生產實踐又反過來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社會從第一次技術革命到現在,又發生過多次科學技術的巨大變革,而每一次科學技術的巨大變革都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其次,資本追求剩餘價值的內在動力和競爭的外在壓力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資本主義以前的社會形態,如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都是以使用價值的獲取和物質生活需要的滿足爲主要目標的,受到剝削者自身的物質生活需求和被剝削者自身的生理條件的限制,社會生產的規模非常小,都以家庭爲基本單位進行生產活動,生產手段都非常簡單,技術水平十分低下。資本主義是以價值作爲追求目標的,對價值和剩餘價值的追求不受財富的使用價值形態的限制,價值形式的財富積累可以無限制地擴大。這樣,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作爲資本人格化的資本家生存的意義,就是無止境地追求剩餘價值,因而必然想盡一切辦法來增大剩餘價值的生產。除去資本主義追求剩餘價值的內在動力外,還由於競爭的外部壓力,迫使資本家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正是資本無限追求剩餘價值的內在動力和資本家間激烈競爭的外部壓力,推動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
最後,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作爲上層建築在戰勝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小生產的生產方式,保護、促進和完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從而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促進了社會進步。
二、資本主義爲社會主義所代替的歷史必然性
儘管在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資本主義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發展,但從歷史的長河看,資本主義終究要被社會主義所取代,這是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
(一)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決定了資本主義必然被社會主義所代替
首先,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包含着現代的一切衝突的萌芽”。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越是佔統治地位,越是發展,“社會的生產和資本主義佔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鮮明地表現出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表現在階級關係上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表現在生產上,是個別企業中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對立。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正是這個基本矛盾發展的結果。馬克思恩格斯認爲,經濟危機至少證明了這兩點:“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暴露出自己無能繼續駕馭這種生產力。另一方面,這種生產力本身以日益增長的威力要求消除這種矛盾,要求擺脫它作爲資本的那種屬性,要求在事實上承認它作爲社會生產力的那種性質。”也就是說,只有用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取而代之,才能根本解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
其次,資本積累推動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不斷激化並最終否定資本主義自身。從資本主義積累過程來看,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資本積累過程中不斷髮展。如果說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得以形成,那麼,資本的不斷積累則爲否定資本主義制度自身準備了物質條件。例如,資本的不斷積累使社會生產的規模不斷擴大,而大規模的生產本身必然會衝破私人對生產過程的控制;資本的不斷積累必然提高生產的社會化程度,這在客觀上勢必導致生產的集中和資本的集中,使資本的社會化佔有成爲可能;資本的不斷積累使對生產過程的管理社會化了,相應地派生出管理社會化大生產的管理人員和專業的管理機構,而這些都弱化甚至排斥私人資本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總之,當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及其派生的各種矛盾在資本積累中不斷髮展、激化到資本主義制度自身無法使之釋放時,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就將成爲不可避免的結果。這是資本主義積累過程所具有的客觀歷史趨勢。
再次,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資本社會化的更高形式,將成爲社會主義的前奏。資本的社會化是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中發展的。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的資本所有制形式是資本家的個人所有制,隨着生產力的發展,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單個資本沒有力量創建和經營愈益社會化的大企業,便產生了由許多單個資本聯合投資的股份資本。股份資本所有制是資本社會化的一種形式。此後又出現了法人資本所有制和國家資本所有制,這是資本社會化形式的進一步發展。馬克思研究了股份公司和合作工廠發展的新現象,指出:“資本主義的股份企業,也和合作工廠一樣,應當被看作是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轉化爲聯合的生產方式的過渡形式”,包含着“在資本主義體系本身的基礎上對資本主義的私人產業的揚棄”。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資本國有化將爲社會主義革命提供直接的物質前提,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人口處。到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生產社會化、資本社會化和管理社會化都到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更高程度,從而爲全社會共同佔有生產資料和共同組織社會化生產準備了充分的物質條件和經濟條件。“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社會主義的最充分的物質準備,是社會主義的前階,是歷史階梯上的一級,在這一級和叫作社會主義的那一級之間,沒有任何中間級。”
最後,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着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階級。隨着資本主義經濟的巨大發展,資產階級由生產力的解放者變成阻礙者,資本主義在造就了社會化大生產的同時,也產生了推動和運用這一先進生產力的無產階級。無產階級在經濟上所處的被剝削的地位使無產階級具有徹底的革命性和鬥爭精神;社會化大生產使無產階級成爲最有組織性的革命力量。無產階級政黨是無產階級利益的代表,無產階級在自己的政黨領導下,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廢除資本主義私有制。無產階級是現代大工業的產物,是真正革命的階級,隨着生產社會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無產階級隊伍的不斷壯大,無產階級必將徹底推翻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統治,逐步建立消滅一切階級,確保人人得以自由發展的聯合體。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二)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
資本主義必然爲社會主義所代替,並不意味着資本主義社會將在短期內自行消亡。資本主義制度目前還能爲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空間。它向社會主義的轉變會觸及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必然會遭到阻撓和反抗,因而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必然是一個複雜的、長期的歷史過程。
首先,任何社會形態的存在都有相對穩定性,從產生到衰亡都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跨度。從歷史上看,奴隸制取代原始公社制,封建制度取代奴隸制度,資本主義制度取代封建主義制度,都經歷了很長的時期,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對剝削制度的廢除,不能期望在短時期內完成,而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其次,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性決定了過渡的長期性。資本主義各國間經濟政治的發展是不平衡的,特別是到了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這種壟斷資本主義國家間發展的不平衡更爲明顯,社會主義革命有可能在資本主義鏈條中的某些薄弱環節,在一國或數國首先發生,而另外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則可能繼續存在和發展。不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若沒有特殊的矛盾和革命形勢,則要經過資本主義發展的較長曆程,才能逐步爲社會主義準備物質基礎。因此,從世界範圍來看,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必將是一個從個別國家逐步向更多國家擴展的相當長的歷史過程。
最後,當代資本主義的發展,還顯示出生產關係對生產力容納的空間,說明資本主義爲社會主義所代替尚需長期的過程。目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還處於科技發達、經濟相對繁榮的時期,它們在科技、經濟、軍事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各主要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和政治合作有所加強,以跨國公司和壟斷資本的國際聯盟爲代表的國際壟斷資本勢力不斷擴大。與之相比,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比較低,社會主義自身的發展還需要走比較長的路,這意味着社會主義最終取代資本主義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
但必須明確,儘管資本主義在全世界被社會主義所取代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過程,儘管這個過程可能出現這樣那樣的曲折,但資本主義爲社會主義所取代的總趨勢,則是必然的歷史走向。馬克思在論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時指出:“發展社會勞動的生產力,是資本的歷史任務和存在理由。資本正是以此不自覺地創造着一種更高級的生產形式的物質條件。”這是對資本主義歷史過渡性最精闢而辯證的論述。
重 點 總 結
1.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及特
2.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特點和實質;
3.資本輸出與壟斷資本的國際擴張;
4.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及其後果;
5.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及其實質;
6.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及其爲社會主義所代替的歷史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