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又行了
在經歷了長達563天的下架整改和暫停註冊後,滴滴回來了。
1月16日,滴滴出行發佈微博稱,經過一年多的全面整改後,經報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同意,即日起恢復“滴滴出行”新用戶註冊。
滴滴在聲明中稱,一年多來,我公司認真配合國家網絡安全審查,嚴肅對待審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進行了全面整改。經報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同意,即日起恢復“滴滴出行”的新用戶註冊。後續,公司將採取有效措施,切實保障平臺設施安全和大數據安全,維護國家網絡安全。
另一方面,截至發稿時,在蘋果App Store應用商店等下載渠道,滴滴出行APP尚未恢復上架。
滴滴迴歸的消息此前已經在流傳。上週五,外媒爆料稱,滴滴將在春節後重新上架應用商店,同時解除新用戶註冊限令。彼時,滴滴並未迴應這一傳聞。
到了今天,其中一隻靴子正式落地,另一隻預計也將很快見分曉。
滴滴已於2022年6月初從美股主板退市,股價最終定格在2.29美元,相比14美元的發行價萎縮84%。粉單市場中,滴滴去年10月底一度跌至1.25美元;隨着迴歸跡象越來越明顯,股價一路回升,如今逼近5美元。
恢復用戶註冊,標誌着滴滴在經歷一年多的寒冬後,開始走出谷底。
過去一年半間,由於APP無法下載註冊,滴滴的核心經營指標不斷下滑。2021年第二季度,滴滴國內出行板塊交易量爲25.7億單,7月初遭遇下架後,第三季度跌至23.56億單,減少2.14億單;第四季度降至23.07億單,再度損失近5000萬單。
如今,隨着滴滴出行等APP紛紛迴歸,滴滴有機會止住頹勢,並向高德、T3出行、曹操出行等各路諸侯發起反攻,奪回市場份額;同時,也將能夠更好地應對抖音、微信、華爲等新“野蠻人”的挑戰。
另一方面,滴滴的赴港上市計劃將得以加速推動。對於手握期權卻被萎靡股價套牢的滴滴員工,變現渠道有望再度開啓。而軟銀、Uber、騰訊等投下重注的大股東,也有機會挽回賬面虧損。
對於中國互聯網而言,滴滴整改後恢復註冊的事例表明,無論環境如何變化,只要合法合規經營,互聯網公司就能獲得充裕的政策支持、市場空間和融資通道。這套明晰的規則爲互聯網公司的成長賦予確定性,將極大提振整個中國互聯網的信心。
A
在恢復上架後,儘快重振網約車業務,是滴滴的當務之急。
網約車是一塊競爭激烈的成熟市場,用戶、使用頻次和客單價的增量空間都較爲有限。再加上補貼大戰的打法被禁止,早在下架之前,滴滴這塊業務的估值事實上已經觸及天花板。
過去一年裡,由於許多人換手機後難以下載APP,滴滴一直面臨着用戶“自然蒸發”,訂單量和交易額持續下滑。
根據財報,從2021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滴滴日訂單量累計流失約2.64億單,下滑逾10%。另據《晚點財經》報道,2022年1月滴滴日訂單量約爲2000萬單,相比上市時的2500萬單萎縮1/5,網約車市場份額從接近九成跌至七成。
2022年,由於上海、北京等地出現疫情反覆,公共交通受到影響,網約車在部分區域被暫停運營,滴滴的訂單量難言樂觀。
滴滴員工葉子(化名)透露,APP下架後的半年裡,滴滴的訂單量並未大幅下跌;但2022年的疫情反而產生了很大影響。
不斷下滑的經營業績,已經對滴滴的財務指標形成拖累。中國網約車業務一直是滴滴最重要的收入來源,這部分收入從2021年第二季度的448億元,下滑至第三季度的390億元, 再到第四季度的375億元。
滴滴的盈利狀況也不容樂觀。2021年全年,滴滴運營虧損爲484億元,同比擴大251%;歸屬普通股東的淨虧損500億元,同比擴大369%。
與此同時,競爭對手紛紛抓住滴滴缺位的良機,在網約車市場攻城略地。
2021年7月,滴滴下架後不久,美團捲土重來,在北上廣深等100多個城市重新上線打車業務;高德則宣佈在7~9月開啓免佣金活動,覆蓋平臺內的100多家網約車平臺,以吸引更多司機和車輛加入。
中小體量的網約車平臺同樣躍躍欲試。2021年9月,曹操出行宣佈融資38億元;一個月後,背靠一汽、騰訊、阿里、蘇寧等巨頭的T3出行完成77億元A輪融資,刷新近兩年網約車行業最大融資額。
更大的挑戰來自互聯網巨頭。去年12月,抖音交通出行類目小程序開放申請受到關注,T3出行等先後入駐;更早時候,微信服務頁九宮格新增“出行”服務,主打聚合打車;華爲也在測試Petal出行,試圖從手機用戶切入網約車市場。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老對手,彼時的滴滴囿於內患,應對乏力。
由於網約車持續下滑、失血嚴重,滴滴爲了守住大本營,只能對那些暫時看不到希望的新業務開刀,以減緩現金流出的速度。
首當其衝的是社區團購業務橙心優選。這塊業務曾被滴滴寄予厚望,宣稱“投入不設上限”;但從2021年第三季度起,橙心優選的運營區域大幅收縮,直至當年12月徹底消失。
此外,2022年1月以來,滴滴開始波及全公司的裁員,坊間傳言裁員比例爲20%,貨運等部門則高達50%。即便是受影響較小的出海業務,也開始從南非、日本等市場收縮退出。從社交網絡的傳言來看,滴滴大大小小的裁員動作似乎從未間斷,今年年終獎也大幅縮水。
如今,隨着恢復用戶註冊,滴滴網約車在應付美團、高德等對手的攻勢時,不再處處掣肘。它依然佔據網約車市場逾50%份額,若運營方法得當,仍有很大機會挽回危局。
對於資本市場而言,只有網約車的滴滴是遠不夠“性感”的。它的故事需要更多新元素提供支撐,尤其是出海、造車等選項。
滴滴一直在尋找第二增長曲線,先後嘗試將兩輪出行、社區團購、外賣、出海甚至造車等作爲種子選手加以培育。截至目前,這些業務的發展狀況參差不齊,在體量上尚無法與網約車業務相提並論。
過去一年,除了出海等個別賽道外,滴滴處於全面收縮和節流的狀態。如今隨着恢復用戶註冊,滴滴網約車開始復甦,爲開展新業務奠定現金流基礎。怎樣重新聚攏心氣,讓員工、司機和乘客對於滴滴恢復信心,將是必解難題之一。
B
滴滴恢復上架後,除了業務受益外,員工和股東也將再度獲得期權股權變現機會。
與其他互聯網公司類似,滴滴員工的薪酬組合通常爲“現金+期權”。張國(化名)此前曾在滴滴總部工作。他表示,滴滴早期分批次向員工授予期權,行權價格摺合每股ADS(美國存托股票)3~5美元。
2021年6月底,滴滴在紐交所掛牌,按照14美元的發行價計算,員工手中的每股期權可獲利約10美元。而在IPO之前,滴滴獲得10倍超額認購,上市後股價飛昇看似板上釘釘。
不料,滴滴旋即遭遇網絡安全審查,APP下架、暫停新用戶註冊,股價一路走低。等到6個月鎖定期結束後,滴滴股價已跌至5美元區間,且仍在下行,基本沒有行權窗口。
“即使在表現最好的幾個交易日,滴滴的股價也只比行權價高几毛錢,再算上交易稅費,行權等於虧本。”張國說。
12月底,滴滴宣佈將從紐交所退市,轉向港交所主板。持有期權的員工及前員工被告知,期權有效期將延長至公司香港上市之後,但並未給出赴港上市的最晚時間。張國表示,“現在大家都沒法行權,只能等着。”
如今,滴滴恢復上架,解除了赴港上市的最大障礙。這意味着,着急用錢的滴滴員工不必繼續苦苦等待,可以在一個相對合理的價位套現離場。
另一方面,陪跑多年的滴滴老股東也看到了收復失地的希望。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22年3月30日,滴滴前五大股東分別是軟銀(持股20.08%)、Uber(11.93%)、員工持股平臺Steady Prominent(6.89%)、騰訊(6.43%)和程維(2.58%)。
在滴滴發展史上,三大外部股東軟銀、Uber和騰訊進進出出,持股比例和成本不斷變動。根據招股書,滴滴老股東的每ADS平均成本價爲6.2美元。以14美元的發行價計算,滴滴上市時老股東的賬面浮盈超過100%。
然而,到了2021年12月17日禁售期結束時,滴滴股價只剩下5.3美元,已經低於入股成本,導致老股東大面積浮虧。
以軟銀爲例,根據科技媒體《AutoLab》的計算,軟銀此前累計在滴滴身上投資約120億美元,持有約20%滴滴股份;如今這部分股權僅價值約15億美元,浮虧高達百億美元。
滴滴安全審查結束、恢復上架和新用戶註冊,爲下一步順利迴歸港交所奠定了重要基礎。軟銀、Uber、騰訊等公司在被套多時後,終於朝着回本邁出一大步。
此外,與美股脫鉤後,滴滴有望在港股市場獲得新的估值模型,也讓老股東們看到了再度賬面浮盈的希望。
C
靴子落下之後,滴滴並非萬事大吉,仍有許多善後工作。
首先是罰款。去年7月21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對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處人民幣80.26億元罰款,對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程維、總裁柳青各處人民幣100萬元罰款。
不過,截至2021年底,滴滴仍然握有434億元現金儲備,足夠消化罰款。而罰單的開出,在某種意義上相當於給了一顆“定心丸”,讓滴滴上下對於安全審查事件的餘波有了更明確的心理預期,長遠來看並非壞事。
此外,滴滴回港這條路並不好走。
與擁有Uber、Lyft等本土網約車平臺的美國股市相比,港交所似乎一直對於這條賽道不甚感冒。在滴滴叩關之前,港股尚未誕生一家網約車概念股。
以陸正耀當年的“神州系”爲例,其麾下的神州租車早在2014年就登陸了港交所主板,但後續創辦的神州優車(神州專車母公司)卻並未赴港上市,而是轉向國內的新三板。
此外,主打順風車的二線選手嘀嗒出行,先後在2020和2021年兩次衝刺赴港IPO,卻最終無果而終。
據業內人士分析,神州優車、嘀嗒出行等公司存在業務結構單一、安全合規性存疑等問題,讓港交所格外謹慎,不願放行。
相比之下,滴滴雖然體量比上述兩家公司大得多,但基本商業模式和收入來源並無本質區別,同樣高度依賴網約車業務。再加上遭遇網絡安全審查的“前科”,以及各地對於非合規車輛的持續查處,滴滴想要說服港交所並非易事。
目前,滴滴並未披露赴港上市的最新進展。但有傳言稱,滴滴正在謀求改變股東結構,引入“國家隊”,爲香港IPO鋪路。
2021年9月,彭博社報道稱,首汽集團及其他總部設在北京的公司正考慮入股滴滴;2022年5月底,彭博社再次爆料,一汽集團正在與滴滴接觸,希望成爲後者的大股東,雙方正處於早期談判階段。
目前,上述傳言均未得到證實。一汽集團此前回應稱,該信息不屬實。
在業務和資本層面上,滴滴距離迴歸正常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對於中國互聯網而言,滴滴恢復上架釋放了強烈的積極信號,與此前的政策暖風相呼應。
2022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表態支持上市公司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平臺企業在境內或者境外上市。
當年4月11日,證監會、國資委、全國工商聯11日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發展的通知”,從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穩定企業預期,增進價值迴歸、穩定投資者預期,各部門積極履職、共同促進市場穩定三方面入手,出臺了一系列舉措。
一個月後,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明確表示“支持符合條件的平臺企業在境內或者境外上市”。5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雲南主持召開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座談會,其中提出,要支持平臺經濟、數字經濟合法合規境內外上市融資。
一位曾早期參與投資滴滴的機構投資人認爲,“不僅僅是滴滴,還有一些其他的企業,整體來說監管放緩了。對互聯網的這種風暴式的監管也許會暫時告一段落,大家也會恢復信心。”
上述投資人表示,互聯網企業有望收到更加具體的監管執行細則。“之前很多公司無法順利赴美上市,關鍵在於缺少具體的合規操作細則。但在滴滴網絡安全審查結束後,監管層可能會出一些具體的定義、操作和細則,讓後續的其他公司都有可執行的依據。”
清晰、穩定、可預期的監管環境,一直是中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政策優勢。它是中概股的價值基石,也是整個中國互聯網產業的信心源泉。滴滴成功解套,不僅是這家網約車平臺的重大利好,也爲站在時代路口的互聯網公司再次指明瞭成長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