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層次父母讓孩子“捲起來”,高層次父母會思考這幾點……
作者:主創團·慢熱的喜
說到教育,十個家長有九個都要嘆氣。
最近這段時間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太焦慮了!
週末路過一家書店進去逛逛,沒想到閱讀區坐滿了中小學生、備考公務員的大學生。很多孩子寫作業的同時,父母還在一旁輔導。
有的孩子,手邊的卷子還沒寫完,家長已經從一旁找來了更多的練習題冊;還有的孩子,在書店卷完之後,還要掐着時間去各種興趣班……
遠遠地坐在一邊,都很難忽略掉孩子深深的壓力,孩子用週末時間刷題;家長也要犧牲休息時間“陪讀”。
不僅孩子使勁兒卷,家長們也一點都不輕鬆。一位做家庭教育諮詢的朋友表示,或許是經濟大環境不太好,諮詢過程中能感受到很多家長生活育兒的壓力蠻大。
很多讀者留言:
看了很多教育方面的書和文章,遇到孩子的問題依舊會焦慮。
對孩子太寬鬆不行、太嚴厲不行;擔心自己的育兒方式不夠科學,焦慮沒有給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提供更好的學習資源,焦慮自己爲孩子做得還遠遠不夠……
看過一份關於全球教育支出的調查報告:
小學到大學的教育花費上,中國香港以超過世界平均水平的13.2萬美元,高居榜首。新加坡、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分別以7萬、 5.6萬、4.3萬美金位列第三、第五和第六。
在教育問題上,中國父母又一次碾壓了世界,可即便如此,仍有超出七成的中國父母,擔心自己還沒有爲子女做到最好。
對於焦慮的家長,我們有幾點思考分享參考:
知乎上有個問題:如果“雞娃”們,最後成了普通人,家長能接受嗎?
150w+網友在線討論,評論裡有人這樣說:
早就知道我的孩子就是普通人啊,他要是天才我還雞娃幹嘛?
還有人說:一年賺兩三萬是普通人,一年賺二三十萬也是普通人,雞娃不過是爲了讓孩子離一年兩三萬的生活遠一點,離一年二三十萬的生活近一點罷了……
顯而易見,多數家長,都是不能接受的。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丁延慶,從小就被稱爲“神童”,6歲的時候他就可以背下整本新華字典,本科就讀於北大,後來進入哥大深造,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還擔任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他的妻子同樣也畢業於北大。
偏偏是他們的女兒,像是完美避開了他們夫妻倆的學霸基因一樣,在“學渣”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一開始老師對丁教授說他女兒學習跟不上,有各種問題,丁教授也焦慮到睡不着覺。
“我跟妻子都是北大的,智商都不低吧,每次教她做作業,我真是……”
後來採訪中被問道:“作爲北大教授,您可以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平庸的小孩嗎?”
他回答說:“必須接受,認清楚這一點對誰都好。”
曾經有一個調查,追蹤所有哈佛醫學系畢業生的成就。
這項研究發現歷屆成績傑出的學生,也就是每屆前五名,幾乎都是一般城市醫院的主任或是開業醫師。
但後來成爲醫學界重要人物的,跟他在醫學院表現最有關係的因素,反而不是成績。
孩子終將平凡,是每位父母必須面對的現實。
網上曾有人提問:你有什麼道理後悔沒有早點知道?
其中一個回答是:太用力的人跑不遠。
身邊有位朋友,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在爲了喜歡的崗位考公,一考就是八年。
收到心儀的offer時,她發朋友圈說:時至今日,我想我終於能夠與高考成績和解,與曾經十八歲的自己和解。
她從小成績一直很優異,她媽媽對她的學習很上心,到了一種扭曲的程度。上初中後,媽媽給她報各種補習班,學校裡大大小小的考試,媽媽都要一一分析,不允許她出一點點差錯。
後來她高考失利,復讀一年,也只勉強上了一所普通學校。
聊天時談起考試這件事,她說自己一遇到考試就壓力特別大,很焦慮,經常出現內分泌失調、暴飲暴食,越臨近考試,越是容易失衡、崩潰……
媽媽的焦慮,潛移默化中感染着她,讓她也對成績有一種執念,學業上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原本按照正常發揮,或許她可以順利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畢業後一兩年就能獲得理想的工作,沒想到卻消耗了近十年的光陰。
想起卡夫卡在《城堡》中說的:
努力想得到什麼東西,其實只要沉着鎮靜、實事求是,就可以輕易地、神不知鬼不覺地達到目的。
而如果過於使勁,鬧得太兇、太幼稚、太沒有經驗,就哭啊,抓啊,拉啊,像一個小孩子扯桌布,結果卻是一無所獲,只不過把桌上的好東西都扯到地上,永遠也得不到了。
無論大人還是孩子,能量都需要循環,不能持續消耗。
太過執着,身體和精神都會不堪負荷,那些太過在意的東西反而會更快地失去。
孩子人生中的每一個階段都是重要的,不應該一個階段爲另一個階段做犧牲。
一場考試的失敗,一件事情辦砸了,都不能證明孩子的人生從此失敗。他們的命運不會在一朝一夕的得失中定格。
太過焦慮,反而會把孩子推向深淵。
越是想走得長遠,就越需要對孩子耐心一點。
主持人陳銘的兒子,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曾對他說:
“爸爸你能不能給我報個英語班?我最好的兩個朋友都找了家教,老師有時候又講的太快,我跟不上。”
回想自己的經歷,陳銘覺得:數學給他打下了一個良好的邏輯基礎,在應試、辯論和做主持人的不同經歷中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同時也給了他很多痛苦,甚至有些厭惡的回憶。
和妻子考慮過後,他決定不報班,並且告訴兒子:
“聽不懂的地方,試試課後問老師,再不懂可以來問我和媽媽,因爲我相信你,我不想爲了讓你在三四年級得到一個學科的優勢,就要付出對一個學科失去興趣的代價。”
他說:“失去了好奇心的學習,就像一艘沒有帆的船,無法掌握成長的方向,最終只能變得隨波逐流,畢竟孩子們總要長大,他們終要獨自面對未知的汪洋大海。”
所有的教育,最終的指向都是自我教育;所有的學習,最終的指向都是自主學習。
一個孩子將來可以走多遠,不取決於他是不是從小成績優秀,而是他是否在某一天忽然明白了學習的意義,開始對知識充滿好奇心。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自主性,開闊一個人的視野,讓孩子見識更多人生的可能性,從中找到正面的意義,然後心甘情願地選擇某一種生活,過好它。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長期從事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研究,在育兒領域也有着極高的權威。
她對孩子的教育觀是:
寧願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學,也一定要心理健康陽光。她還認爲,不應該用孩子的睡眠時間來換取好成績,人一旦睡眠不好,心情就會變差。
爲了孩子在第二天能保持好狀態,她要求女兒最晚的睡覺時間是10點。
在一次演講中她也透露:我的孩子並不是什麼學霸,女兒上初中的時候,滿分120的數學只考了15分。
孩子對此很焦慮,但她卻反過來安慰孩子:鼓勵女兒鍛鍊身體,以後可以試試當導遊;鼓勵她學音樂,要走藝術路線也可以。
在媽媽的引導下,女兒發現自己對音樂很感興趣,後來順利考上了一所藝術院校,成爲了一名普通的音樂老師。
這讓我想到了紀錄片導演竹內亮曾採訪過的一位媽媽所說的話: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教育方式。
優秀的家長之所以能夠教育出優秀的孩子,不是因爲他們對孩子提怎樣的要求,而是在這背後,他們也學習了很多,思考了很多,然後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但什麼纔是好的教育方式,每個人的理解截然不同。
愛和認真不一定指向好的教育方式,但它也關聯知識和價值觀。我想,內卷一定不是最好的答案和最優選擇,或許鬆弛和真實,纔是一切愛和關係長久穩定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