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獨厚的風水佳境 詩情畫意說南京
南京,受益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提到與之有關的詩詞,詩人韋莊的《臺城》最爲得體。“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詩中景、詩中情放置近日,依舊能重現如故。登上南京明城牆,臺城美景盡收眼底。微風拂過,玄武湖畔的楊柳枝隨風飄蕩,遊人三兩成羣,閒庭信步,勾勒出一幅閒適的畫卷。城牆的另一側,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雞鳴寺,沿着城牆走向雞鳴寺,斑駁的牆磚、磚縫中伸出的雜草,確能喚起“六朝如夢”的愁思。
正如《臺城》一般,與六朝古都南京有關的詩詞,有帝王州的霸氣、有佳麗地的絢爛,但總難逃脫懷古傷今的主題,也難免給人留下落寞悲壯的印象,李清照的那句“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最能詮釋。換個角度也可以發現,雖被厚重歷史包裹着,南京仍藏有一顆玲瓏心,只待耐心探索,悉心感受。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槳聲燈影下的秦淮最是迷人,迷人的不僅是那闌珊燈火、悠悠歌聲,還有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風韻趣事,以及巷道深處的那份純真。“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樣美好的詞句,出自李白的《長幹行》,而詩中所提的長幹裡,就位於秦淮岸邊。難能可貴的是,南京在用自己的方式,爲一代又一代的青梅竹馬製造美好回憶。早在南宋時期就出現的秦淮燈會,已成爲南京人心中的情結,孩童拎着荷花燈、小兔燈跑鬧嬉笑,再美好不過。
除了燈會,平日裡南京可觀可玩的也不少。石城霽雪、鍾阜晴雲、鷺洲二水、鳳凰三山、清涼問佛、牛首煙嵐、報恩寺塔、來燕名堂、北湖煙柳……古人早爲南京總結出“金陵四十八景”。李白詩中的“二水中分白鷺洲”“三山半落青天外”即四十八景中的“鷺洲二水”“鳳凰三山”。劉禹錫《烏衣巷》中的名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指的是“來燕名堂”,而“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則對應“北湖煙柳”。如今,“金陵四十八景”在南京旅遊中依然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並綻放出全新的活力。
此外,挖掘科舉文化,全新打造的中國科舉博物館通過“黑科技”展陳方式、演藝巡遊、研學活動等方式,讓遊客瞭解科舉文化,觀古人追求“金榜題名”的人生百態。牛首山被打造爲文化旅遊區,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重新修復建設的大報恩寺成了南京新景點之一,景區打造的“報恩盛典”實景演出深受遊客喜愛。修復建設的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則成了年輕人的打卡勝地,租上一身漢服在這裡開啓“逛吃”模式,別是一番享受……
說南京始終繞不過美食。金陵小吃位列“中國四大小吃”之首,歷史悠久,自六朝時期流傳至今,已有千餘年曆史,多達百餘個品種,時至今日,糖粥藕、狀元豆、桂花糖芋苗、回滷乾等依舊備受歡迎。與南京美食有關的作品也不少,袁枚寫過《隨園食單》,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濃墨重彩地描述了金陵膳食。“金陵四十八景”也將南京美食視爲一景,“杏村沽酒”榜上有名,與杜牧那句“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彷彿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引人遐想。“朝沽金陵酒,歌吹孫楚樓。”詩仙李白寓居金陵天慶觀西園時,常在孫楚酒樓豪飲賞景,“樓懷孫楚”也成了四十八景之一。有一種說法認爲,這座始建於晉朝的孫楚酒樓是當今世界上“最長壽”的酒家,無論此說確否,均不難佐證,南京人自古愛美食,也善於製作美食。現在的南京人依舊熱愛美食,還辦起“金陵菜”大賽,對美食的熱愛、對美食口味的包容是“金陵菜”的標誌,也是南京人做美食最有底氣的地方,更是“南京味兒”的真實展現。
“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白馬,帶把刀,城門底下走一遭。”一羣孩子在600多歲的城牆上,念着童謠玩遊戲。數百年間,不知多少孩童這樣嬉鬧過,或許“最是無情臺城柳”知道。無論時代怎樣變遷,無論文人墨客如何描述這座城市,金陵古意尚存、風韻猶在,等待着有心人,去發現、欣賞那顆純真、美好的玲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