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汽車工業下滑趨勢難逆,從中國轉向印度或成致命敗筆
下墜中的汽車強國,德國汽車工業的衰落曲線已近乎不可逆,剩下的懸念就是能否最大程度地保住一些體面。
隨着全球市場向電動化、智能化的快速轉型,德國和中國兩大汽車產業正呈現出各自不同的競爭格局。與屢創新高的中國汽車產業相比,德國汽車工業的各方面數據都不那麼好看。
德國汽車工業的收入主要來自全球市場,超過76%的乘用車用於出口,尤其是在歐盟以外的國家,特別是中國和美國。隨着國際貿易壁壘的增加,德國汽車出口成本上升,市場準入難度加大。
德國汽車企業也在北美和亞洲等地區設立工廠,但是其全球供應鏈仍有一定的脆弱性,甚至,是比不過近年來全力佈局的中國汽車企業全球供應鏈的。
德國汽車管理中心(CAM)主任斯特凡•布拉澤爾承認,“中國競爭對手在電動汽車價值鏈上具有能力和成本優勢”。
德國業界也在抱怨,“讓汽車製造商感到困擾的是缺乏明確性以及政界的反反覆覆。因而不得不保持燃油車和電動汽車的雙重結構。這就導致成本增加。”德國政府的一些政策在當前德國汽車製造業的困境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放大作用。
德國汽車行業目前擁有約78萬名從業人員,德國汽車工業的成功離不開其完善的職業培訓體系,雙元制教育模式爲整個行業輸送了大量技術工人。然而,隨着汽車行業向電動化和智能化方向轉型,德國汽車企業對新型技術工人的需求逐步增加,現有的職業教育體系並不完全適配這種變化,亟待改進。另一方面,不斷爆出並被執行的車企裁員計劃已經讓業界極度不安,德國汽車工人們的代表呼籲,“企業現在必須從長計議,繼續投資於未來,而不是短期的利潤優化和遷址。”
德國汽車製造業到目前爲止始終一面全球佈局、一面把高端產品和技術留在本土,這一模式被認爲是德國汽車工業獲得成功的關鍵,但現在其似乎必須做出一定的改變。
德國本土汽車市場還在下滑,德國汽車經濟研究所(IfA)預計,2024年德國汽車新註冊量將達到 280 萬輛。雖然這一數字與去年基本持平,但與2019年時的 360 萬輛新註冊量相比,已減少了約五分之一。
在德國汽車企業無比重視的中國市場,傳統車企三強寶馬、奔馳和奧迪都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價格和銷量如何平衡?
今年以來的定價反覆和銷量起伏足證,沒有一家德國車企很好地應對了這個問題。
德國汽車工業過於依賴中國市場,在中國新能源+智能化的進程中缺乏競爭力,也無力改變頹勢,好在還有多年積澱的品牌信仰可以支撐,但隨着德國汽車企業可能的轉向印度,這所剩不多的信仰可能也會褪盡。
那時候,纔是德國汽車工業真正的黃昏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