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幼兒園孩子去旅行,什麼也沒記住?這些體驗比知識更重要
帶孩子歸程的路上,我問在讀幼兒園的二寶,“我們都去了哪裡?”孩子回覆我的,不是地名、場館名,而是“管道”、“導彈”、“小喇叭”。可見,讓孩子記住的,都是讓孩子印象深刻的、好玩的、新鮮的,也是孩子體驗的過程。
作爲父母,我是希望每次經歷都讓孩子有所得。這種“所得”,不一定是知識上的,還可以是生活上的、經驗上的。
一、計劃安排
出門做攻略省時又不費力。再詳細的攻略實現到現實中,可能也會有偏差。
我們到一個新的城市,對這裡一無所知。掌握的信息也是從網絡上得到的零星點點。交通站怎麼走;住宿哪裡環境好、離我們的目的地交通方便、價格又實惠?景點怎麼走省時又不繞路?
爸爸訂旅館,姐姐湊過去,看着爸爸搜索、跟着爸爸一起看地圖。還真不是哪裡便宜住哪裡。聽着爸爸打電話諮詢,最後定下來一家。給孩子留下什麼印象,我們不知道,但整個過程孩子表現出了比平時更多的耐心和專注。
二、生活細節
我們的城市沒有地鐵,常見的交通工具就是汽車、自行車、電動車。這次帶孩子去省會,他們第一次坐地鐵。怎麼買票、怎麼看地圖、怎麼刷卡進站出站、怎麼換乘、出站從哪個口出離目的地最近、怎麼看乘坐哪個方向的地鐵、坐地鐵有什麼注意事項……孩子對這些事情都很感興趣。
有一次我們坐地鐵,看到下行電梯就踩了上去,還聊着天。等地鐵時爸爸才發現我們進錯了地鐵口。然後又回到換乘站,花了7-8分鐘纔到1號線。
看似平常的經歷,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新的體驗。也只有離開熟識環境到新環境中,孩子才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細心有多重要。粗心的代價就是多走路。
三、生活中的科技
如果走在空曠的路上,不確定自己前進的方向對不對,旁邊又沒有人可問,學會使用“地圖導航”或者學會跟着電子地圖指示走,也不會走錯路。
學會使用電子地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會花冤枉錢,短途的500米以內走幾步就到了。要是1000米以上的,咱還是看看乘坐什麼交通工具吧!
畢竟孩子體驗到了,以他們的速度,1000米大概要用15分鐘左右。2000米就是半小時。如果坐車,幾分鐘就到了。
四、旅途中鍛煉出的毅力
旅途中,雖然我們也會坐車、坐地鐵,但比平時走的路多太多了。一天兩三萬步,大人都覺得很累,更何況是孩子呢?平時坐習慣車的孩子們,這次真的很給力。雖然很累,也會說累,但沒有因爲累就鬧情緒。
姐姐也是全程揹着被塞得滿滿的書包,弟弟拿着裝滿1300毫升水的水壺。開心旅途,姐弟倆也是滿滿的付出。
五、旅途中的社交
出門在外與陌生人的交往少不了。列車員、開車司機、臨近乘客、路上行人、警察、收費員、遊戲區的小朋友、諮詢員、景點工作人員等等。不會就問、不懂就問、不知道怎麼走也問,旅途中大人給孩子做了非常好的榜樣。
六、財商啓蒙的旅途
在有限的金錢內,如何讓旅途玩得更快樂?旅途中哪些消費是必須的?哪些消費是不必要的?
比如我們從高鐵到扎龍自然保護區時,如果坐景區巴士,我們需要換乘一次,不熟悉路的我們,多走路是肯定的了。如果坐外面私家小車,雖然價格稍貴,但重在省時省力。尤其我們帶着孩子。
再比如出門在外,水喝完了買水很正常。但看到景區內免費的淨化飲用水,自帶水壺的我肯定要接一壺呀!接一次水至少省下了6塊買水錢。
旅途中,該花的別心疼,該省的也要節省。
旅途也是生活!旅途中孩子記住了知識,我們肯定開心。沒記住也沒關係,開心就好!帶孩子出門,主要不就是個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