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期求職調查:超7成參與者有過被騙經歷
暑期來臨,正是大學應屆生求職的“衝刺階段”,在校大學生也在抓緊這個機會四處尋找兼職或實習機會,希望獲得更多的工作經驗。一些不法機構正是瞄準了這一特殊羣體設局行騙,讓不少求職者吃盡苦頭。
日前,英才網聯聯合慧聰教育、搜狐就業、新京報、騰訊教育及本站校園推出調查“求職路上,你被忽悠過嗎?”,分析調查數據,解析騙局騙術,幫助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該調查歷時2周,參與調查者近6000人。調查數據顯示,有77%參與調查者在求職過程中有過被騙經歷;68%參與者認爲求職心切,考慮不周是被騙的主要原因;超7成人被騙後,表示要改變求職渠道,到正規專業的招聘網站和正規的就業服務機構舉辦的現場招聘會找工作。
被騙原因解析:保持平和心態,切忌急功近利
調查顯示,77%的參與者有過受騙經歷,其中有6%的參與者受騙達三次或三次以上。其中76%的被調查者是在校期間做兼職或實習、剛畢業找工作時被騙。從性別看,男性更容易被騙,佔總數的62%。
68%參與者認爲求職心切,考慮不周是被人欺騙的主要原因。同時因爲經驗匱乏、被無良單位欺騙矇蔽違法用工,求職渠道選擇錯誤等也是重要原因。另外,有12%的參與者表示受騙原因是“抱有僥倖心理,以爲碰上少勞多得的好機會”。
英才網聯就業指導專家分析表示,一些不良中介機構利用部分學生求職心切、社會經驗較少等特點,設置一些陷阱欺騙求職者。同時,一些求職者“少勞多得”的心態也給騙子可乘之機。有的求職者抱有僥倖心理,以爲抓到了好機會,實則是給了騙子好機會。專家提醒,擺正求職心態,正確認識求職週期、保持平和心態是求職成功第一步。
不良中介的欺騙方式多種多樣,調查顯示,跟約定工作性質不同、許諾高報酬騙取中介費、被無限期拖欠工資這三種方式是不良中介最常見的“忽悠手段”,分別有29%、27%和25%的參與者被上述騙術欺騙。
英才網聯就業指導專家指出,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有些不良中介的主要任務均是收取求職者的各項費用,對於交了中介費,求職者是否可以上崗則漠不關心;所以,求職者求職時要多瞭解中介機構的具體情況,及時避免損失。當發現某份工作大多數人都能做,而且待遇很優厚時就要留個心眼。同時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時應該有點“想象力”,將以後可能發生的情況考慮清楚,並做好相應的防範或進行書面約定,莫讓別有用心的人“抓住良機”。
調查顯示,發現被騙後50%的參與者會改變求職方式,通過正規招聘會、招聘網站等渠道求職;14%的參與者選擇忍耐,只有7%的參與者表示會通過法律手段解決,其中男性參與者佔七成。由於層出不窮的中介詐案例重傷了中介機構的誠信度,調查顯示,僅有4%的參與者會考慮通過中介推薦找工作。
英才網聯就業指導專家分析,面對林林總總的中介公司,有人一不小心就會跳進騙子們的“火坑”裡。意識到被騙後,正確處理是關鍵。專家提醒廣大求職的學生們要提高法律意識防止上當受騙,並且學會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同時要選擇正規求職渠道獲取招聘信息,例如人才市場和就業服務機構舉辦的現場招聘會、正規的專業招聘網站、學校組織的校園招聘會等。
最後,英才網聯就業指導專家指出,對於在校大學生來說,利用暑假兼職是他們提前接觸社會、積累工作經驗的最佳時期,而這個時期對於即將畢業的學生來說,也是他們走出校園進入社會的關鍵時期。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要擦亮眼,遇事多分析多請教,不要留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遺憾。(來源:文/英才網聯/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