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煤炭三角區碳鎖定效應顯著 轉型動力不足尋破解之道

大陸煤炭三角區碳鎖定效應顯著,轉型動力不足積極尋求破解之道。(大陸央視)

澎湃新聞報導,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國合會)2024年年會11日開幕,中國大陸「煤炭三角區」概念首次提出。「這個地區的轉型,對中國乃至全球實現碳中和都具有重要意義。」國合會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建議,在國家層面成立煤炭三角區低碳轉型協調機制,設立低碳轉型基金,撬動全區低碳轉型技術升級和保障公平公正。

所謂中國「煤炭三角區」,主要是覆蓋內蒙古、寧夏、陝西和山西四個省區,這是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煤炭能源聚集區,這一區域2023年煤炭產量達到34.5億噸,佔中國原煤產量的74.4%,佔全球的40%。

「煤炭三角區」碳排放居高不下,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量年均增速分別爲中國水準的1.7倍和1.6倍。過去三年,這個區域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增速低於中國整體增速,但另外一方面,火力發電量增長達到23%,明顯高於大陸全國增速。

王金南說,「煤炭三角區」爲國家能源安全作出巨大貢獻,但在碳中和形勢下,也面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空氣品質改善和經濟發展的三重挑戰。

王金南說,「煤炭三角區」的「碳鎖定效應」顯著,能源經濟發展存在明顯的路徑依賴,這個區域去年煤炭部門的GDP增量貢獻達到了45%,就業的貢獻達到了30%左右(廣義的),所以如果「一刀切」轉型,短期內將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可能會造成結構性的失業。

對此,王金南代表課題組提出了三條建議:

建議成立煤炭三角區低碳轉型協調機制,在國家層面上給予支持。王金南說,相對來說這些地區都是經濟不發達地區,要合理確定煤炭三角區在中國梯次達峰中的功能定位,充分考慮國家安全和需求,明確對煤炭外送的需求,鼓勵與國際煤炭地區建立交流管道,引領全球煤炭地區的低碳轉型。

建議建立「零碳電力產業和貿易特區」,面向出口的企業提供「零碳電力」認證,以特區的外溢效應帶動煤炭三角區產業突破性轉型。利用區域微電網新業態,保障特區零碳電力長期連續供應,提供優惠的進出口稅收政策,吸引出口型企業入駐或者是購買綠色零碳電。

在資金方面,設立煤炭三角區低碳轉型基金,撬動全區低碳轉型技術升級和保障公平公正。

「這個基金可以主要用於支持關鍵技術突破,比如支持該區域的綠氫和儲能技術,新型現代煤化工技術,CCUS技術,以及該區域的生態修復和各類補償機制。」王金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