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報復?美告標準普爾濫發3A評級詐騙 索賠1500億

美國政府控告標普詐騙,有報復標普2011年給美債降級之嫌。(圖/取自網路)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司法首度就2008年金融危機,向信評機構提出民事詐騙起訴,全球最大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首當其衝,成爲開刀目標

司法當局4日控告標普於金融危機爆發前,在高風險債務抵押債券(CDO)評級過程中,無視準則,濫發最高3A評級,欺騙銀行投資者,跟促成金融海嘯脫不了關係,索賠50億美元(約臺幣1500億元)。但有評論質疑,華府只挑標普提控,有報復標普2011年給美債降級之嫌。

司法部針對標普及母公司McGraw-Hill入稟洛杉磯聯邦法院,十多名州檢察官料將加入聯邦政府行列起訴標普。入稟狀指出,標普於2004年9月至2007年10月金融危機爆發前,爲價值約臺幣80兆的抵押證劵產品,以及價值臺幣32.4兆的CDO評級,「蓄意並有企圖地」詐騙投資者。

金融海嘯前,銀行以房屋抵押等生息資產,打包成抵押證券(MBS)或資產抵押證券(ABS)出售,繼而又將它們再打包成CDO,當中含大量次貸貸款,當樓市泡沫破滅時,隨即在金融市場引發骨牌效應。司法部目前的焦點,是標普約40個CDO的評級,它們賣給投資者後隨即大貶值。其中一款獲發3A評級的 CDO,更在不到一年間變爲垃圾評級,導致日本等多國投資銀行損失慘重。

「3A級」CDO一年變垃圾

在金融危機前的房市高峰期標普向CDO發行商收取約3.6億臺幣酬勞爲CDO評級,有利益衝突之嫌。司法部這次控告標普的主要證據,來自標普職員間逾 2000萬頁電子郵件,部分內容顯示標普內部也對個別證劵產品的評級「深表關注」。司法部指標普爲增加收入、提高在CDO評級市場的佔有率,與產品發行商過從甚密,令評級受不適當的影響,漠視或低估真正風險。

美國媒體稱,跟刑事檢控相比,這次採取民事起訴,舉證難度會較低。知情人士說,標普跟司法部曾尋求和解,檢察官開出條件,要標普至少承認一項詐騙罪,並賠償約10億美元(約臺幣300億),,相當於其母公司一年利潤。標普表明最多賠償1億美元(約1億元臺幣),並且不會認罪。標普憂慮一旦認罪,可能觸發投資者紛紛興訟索償。

標普憂認罪後惹索償潮

標普否認因商業利益而亂髮評級,又指其他評級機構亦對相關證劵給予相同評級,自己並非唯一低估金融危機風險的機構,反駁訴訟「完全沒有事實法律根據」,質疑司法部此舉是對標普作出不公懲罰。標普引述證交會的說法,指無論證交會、聯儲局,以至三大評級機構(標普、惠譽穆迪)都預測不到美國房市會崩潰。

暫時尚未得悉華府是否會否向穆迪與惠譽興訟。穆迪拒就此事件發表評論,惠譽則稱「沒理由相信惠譽將面臨訴訟」。財經網站Seeking Alpha專欄作家哈姆林(Jason Hamlin)直言,很多評級機構當年都曾濫發3A評級,富比世等美國媒體可能因爲政治不正確,迴避解答爲何只挑標普控告。但「答案」 可能是「標普是唯一給美債降級的主要評級機構」。

美國媒體Newsmax亦指出,「標普現在可能要(爲剝奪美債3A評級)付出代價,遭歐巴馬政府法律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