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止跌回穩”到“提質增效” 百強房企繼續向核心城市高度集聚

本報記者 王登海 北京報道

在政策推動下,房地產市場正從“止跌回穩”向“提質增效”轉型。

日前,中指研究院發佈的《2025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百強房企借政策窗口期加速去化,全年銷售總額39483.8億元、面積19546.3萬平方米,同比分別下降26.0%、24.4%,儘管市場份額有所下降,但央國企憑藉優勢擴大市場佔有率。

報告還認爲,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的壓力仍在持續,存在營業收入下滑、利潤下降、償債能力趨弱等挑戰,迫使企業在規模收縮中尋求轉型突破。

此外,《中國經營報》記者也注意到,在政策驅動下,百強房企也加大高端產品比例,繼續聚焦一、二線核心城市,重點城市銷售貢獻佔比提升,土地投資進一步向一、二線城市集中,三、四線佔比大幅收縮。

向核心城市聚集

去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在政策的推動下呈現持續改善的態勢,市場窗口期爲房地產企業提供了加速去化和提升產品力的機遇。

根據中指研究院發佈的數據,2024年,百強企業把握政策窗口期,提高項目產品力,加大營銷力度,加速資金回籠。2024年百強企業銷售總額、銷售面積分別爲39483.8億元、19546.3萬平方米,同比分別下降26.0%、24.4%。

在整體銷售承壓的背景下,市場格局悄然變化。百強企業市場份額從2023年的45.8%降至40.8%,TOP10企業市場份額同步下降1.9個百分點至20.4%。然而,央國企憑藉融資成本低、資源整合能力強等優勢,逆勢擴大市場佔有率。

在市場佈局方面,2024年,百強企業繼續向一、二線核心城市高度集聚,重點城市銷售貢獻佔比有所提升。從百強代表企業重點項目銷售情況來看,一線城市市場銷售表現較好,銷售額佔比上升3.6個百分點至31.2%;銷售額排名前5、前10及前20的城市,其銷售貢獻率相比上年分別增長1.4、2.4、1.6個百分點至40.0%、59.4%、79.1%。

在產品結構方面,2024年在政策支持下,核心城市高端改善性住房需求持續釋放、韌性較強,對新房市場起到重要支撐。百強企業順勢而爲,加大高端改善類產品推出比例。從百強代表企業重點項目各面積段產品的銷售額佔比來看:140—200平方米改善類產品表現出較強的韌性,銷售額貢獻率較上年出現提升,增加了1.5個百分點;200平方米以上高端類產品需求大幅增長,銷售額貢獻率較去年出現大幅提升,增加了5.4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隨着消費者對居住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百強企業加大了對“好房子”建設的投入,在當前供過於求的市場下,產品力高的項目不僅可以吸引更多潛在買家,還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更容易實現資金快速回籠。

償債壓力持續顯著

儘管市場現修復跡象,行業仍面臨深度調整壓力。

根據中指研究院的數據,2024年百強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淨利潤下降顯著。竣工和結轉高峰期已過,百強企業營業收入均值爲338.2億元,同比下降9.4%。

同時,受結轉成本、資產貶值等因素影響,淨利潤均值同比下降76.8%至4.2億元,降幅較上年顯著擴大。2024年,百強企業淨利潤率、淨資產收益率均值分別爲1.1%、0.3%,盈利能力連續多年下降,接近零利潤。

在行業盈利承壓的同時,百強房企的經營安全也面臨挑戰,償債能力趨弱,現金流壓力增大,需借力各項支持性政策保障流動性。

數據顯示,2024年,百強企業剔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均值爲65.3%,淨負債率均值爲96.3%,剔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均值與上年基本持平,淨負債率均值較上年增加6.5個百分點。2024年,百強企業流動性趨弱,銷售下滑對房企流動性產生負面影響,2024年百強企業現金短債比均值爲1.58,較上年下降0.08。

雖然行業償債壓力有所緩解,但房企銷售融資兩端均處於下行通道,現金流壓力較大,仍將面臨較大的償債壓力。

在土地市場方面,2024年政府推地信心仍顯不足,全國土地市場表現較爲平淡,土地成交規模繼續回落。2024年,百強代表企業拿地金額4617.0億元,同比下降41.6%,拿地銷售比相較上年下降5.7個百分點至19.7%。

不過,中指研究院也指出,百強企業仍保持精準投資、聚焦重點城市的戰略,一線城市拿地佔比提升明顯。從城市等級分佈來看,百強代表企業的新增土儲權益面積中二線城市佔比達到66.5%,較上年提升2.3個百分點;一線城市佔比26.0%,較去年提升4.2個百分點;三、四線城市佔比則大幅減少6.5個百分點至7.5%。百強企業高度聚焦重點核心城市,城市間分化加劇。2024年,百強代表企業拿地前10城市規劃建築面積佔比已達70.9%,可見企業在佈局城市的廣度上有所收縮、深度上有所加劇。

(編輯:王金龍 審覈:童海華 校對:燕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