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米也種一顆感恩土地的心 龍德米莊「自然農法」和生物共存
都市長大的孩子們,很可能沒見過農田,連餐桌上的菜也以爲就是冰箱生產出來的,在桃園務農的馮家姊弟採用對環境友善的自然農法,種出天然有機的作物,並向邀請小朋友到田裡來,讓大家認識生態,自然農法的觀念,也獲得桃園市環境教育獎個人組特優。
馮聖方原本主修機械,但參加了農業漂鳥營等活動後,接觸到一羣不一樣的農人,遂決定重拾鋤頭,和幾位姊姊一起耕種自家的良田。馮家姊弟的理念,就是採用對土地、對人都好的自然農法,他提到「真正重要的是人的健康。當我們不再使用化學藥劑後,土地變得更自然,種出來的作物也更好,吃的時候也會感覺很不一樣。我們相信這是好的作法,但一開始卻受到很多人質疑」。
採用「自然農法」,必須克服雜草和蟲的問題,對一般的農作方式來說,斬草總要除根,害蟲則須除盡;但馮家姊弟認爲這樣反而破壞了其他生物的棲息,長久而言對土地和農作並非好事。
馮聖方說「我們不用除草劑,而是採取休耕的方式,讓雜草發芽,我們再去翻耕以減少草量,達成一個環境友善的方式,這樣一來,生態變得更豐富,野雁、獨角仙已慢慢出現,也能看見螢火蟲」,「採用自然農法,其實就是『藏糧於地』,讓田野也能『喘口氣』。我們不只種米,同時種下一顆對大地充滿感恩的心。」
馮聖方曾經問小朋友知不知道今天吃的菜是從哪邊種出來的,沒想到竟然有人回答冰箱!凸顯了人對食物的輕忽,也促使他推廣環境教育,馮家的龍德米莊邀請消費者一起種下洛神花,數月後,再邀請大家來採收,並親手製作蜜餞。
▼小朋友體驗米食DIY。
馮聖方認爲「我們每天的食物,不是打開冰箱就擺在那邊,更不是拿一點錢去市場買就有,而是農人們付出大量心力才能收穫。因此我們帶小朋友來田裡玩,打泥巴仗,用雙手雙腳去感受泥土」,因爲親身參與農事,就是最好的環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