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率達75% 農村轉移人口約2.2億
大陸近年力推城鎮化,一方面完善都市建設,也可提高人民收入、促進消費。圖爲廣州市景。(新華社)
大陸國家統計局2月28日公佈「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60%。「十四五」規劃中強調加快新型城鎮化,預計「十四五」期末城鎮化率約爲65%左右,到2035年城鎮化率將達到73%~75%之間。以此推算,新增農村轉移人口約爲1.9億至2.2億。
2020年大陸農民工總量2億8560萬人,比2019年下降1.8%。大陸國務院參事室參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特聘教授徐憲平表示,2019年農民工的人均年收入是4萬7544元(人民幣,下同),在全大陸居民5等分收入分組中,已經超過中間偏上收入組3萬9230元的水準,是農村居民收入的約3倍,是擴大中等收入羣體的潛在對象。
研究測算,每1個農民工帶1個配偶和子女在城鎮定居,大約能夠拉動消費支出4.4萬元、固定資產投資約5萬元。「十四五」期間聚焦進城10年以上的農民工,與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的改革相呼應,開啓「一人進城、舉家定居」的模式,預測可以帶動隨遷家屬6400多萬人,提高城鎮化率4.6個百分點。
同時,農民工也是城市產業工人的主體,所佔比重約70%。徐憲平表示,以人爲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是最大的內需,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基點,有利於擴大中等收入羣體,啓動投資消費需求,提升產業工人生產技能、生產效率,穩定產業鏈、供應鏈。
徐憲平指出,目前進城的農民工有1.35億人,在同一城鎮居住10年以上的農民工有5200萬。他建議,以「存量帶增量」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減少農民才能富裕農民,富裕農民才能擴大內需。
爲推進以人爲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徐憲平建議,加快租賃住房市場創新發展,鼓勵園區和企業建設農民工住房,透過城市舊城、老舊社區及城中村改造提供房源,以及政策支持農民工自購房需求。
他認爲,還應採取綜合措施保障隨遷子女教育,對存量農民工規模大、跨省農民工比例高的農民工集聚城市,在土地指標、教師編制、掛鉤資金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援。應加大力度補齊教育設施和學位供給短板,支持社會資本辦學和「公辦民營」辦學模式,建立以「本地居住年限+本地連續受教育年限」爲依據的「學籍+常住地」報考制度。
徐憲平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戶籍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只有城鎮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以及城鄉居民之間實現了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大陸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纔會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