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屐的消失與重生

郭宗興接下父祖輩留下、被工研院認證爲臺灣最老的百年木屐店。(謝明祚攝)

▲因工業塑膠與去皇民化消失的木屐,近代由文創之路出發。(謝明祚攝)

▲此款木屐沒辦法穿着走,但站上去後輔以端正姿勢有助筋骨延展,可間接做運動,受不少懶人歡迎,屬創意木屐。(謝明祚攝)

柴屐古今足跡

臺南西門圓環路邊不時喀喀作響,連電話響起後,跟着也是一陣喀喀喀喀~原來是郭宗興穿着他的黑帶楠木人字屐奔來走去,加上不穿木屐就不會走路的鄭百玲也喀着木屐忙接電話,於是話筒另一頭連問都不用問,就確定電話是撥到了木屐店。「振行」只兩坪大,屋頂還是罕見、下雨天漏水土角厝,可它是全臺至今最老木屐店。

百年曆史 工研院掛保證

木屐用臺語念起來叫「柴屐」,振行鞋行老闆郭宗興說,「我阿公郭全祿從清朝末年就開始做柴屐,傳到我阿爸郭澤根,然後我在一九八六、八七年左右繼承,雖然已經查不出詳細的起始時日,但確定超過一百年。」郭宗興指,店名叫做「振行」,意思就是「可以走很久」,而「我們走了一百年,臺灣有哪一家木屐店可以走一百年?」郭宗興強調,「這不是我自己說的,是工研院和臺南市政府派人來認證過的。」

近年因電影《艋舺》等「臺味國片帶動,各地廟街市集又開始賣起柴屐,郭宗興順着潮流講起古來,「其實中國很早以前就開始穿木屐,在唐朝由學問僧帶回日本,發揚光大。臺灣則在清末開始穿從中國南方傳入的木屐,之後爲因應潮溼的風情水土,也發明出本土用棕蓑編棕屐;一八九五年後,由於日本統治,木屐大爲流行。」

膠鞋興起 木屐店險滅絕

老闆娘鄭百玲說,有一個歐吉桑特別喜歡來跟他們買木屐,歐吉桑告訴她,「日本時代啊,夾腳的人字屐是紳士穿的,要配和服;男子漢木屐(卡通烏龍派出所阿良愛穿的拖鞋木屐)鞋底堅硬,常在打架時被直接脫下來砸人,於是被叫做流氓鞋。」講着講着,郭宗興一旁提醒,「千萬不要用我家柴屐打人,因爲標誌明顯,而且是量身訂做,很容易被認出來喔。」

不管紳士還是流氓,總之老臺灣是時興穿柴屐,郭宗興講,「柴屐就是那個年代的藍白拖」。不過,國府遷臺後,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爲去皇民化,在一九四六年下令禁止於公開場合穿木屐,郭宗興認爲,「臺灣人曾將木屐視爲是『阿尼基』(日語:大哥、流氓之意)在穿的,某種程度也是因爲當年爲去皇民化,而污名化木屐。」

去皇民化使柴屐只能在家穿,戰後號稱穿不壞的塑膠鞋興起,木屐受到「滅絕」式侵襲,郭宗興說,「那時我們店裡一天賣不到一雙。」

塑膠來勢洶洶,振行鞋行爲求生路,也在木屐之外,開始賣起各式塑膠球鞋、雨鞋。郭宗興指着鞋櫃旁父母在店面合照的黑白老照片講,「你看,那時候什麼鞋都賣,店名也改叫做振行『膠』鞋行。」

迴歸傳統 傳承手釘技藝

去皇民化加上塑膠鞋興起,臺灣許多木屐店生意不好倒店,郭宗興一度轉行去做房地產,家裡的木屐業靠老母親與兩位老師傅,以及膠鞋行「兼」賣木屐撐着。郭宗興講,「沒想到『喀咧、喀咧』竟然撐過來。」

郭宗興說,他後來回家繼續「喀」木屐店,兩年前,成大負責歷史古蹟社區總體營造的陳麗卿教授看了店面後對他講,「任何工業與流行進到一個檻棧(臺語「階段」之意)後,會再回歸傳統。」陳麗卿當時要郭宗興仔細考慮,「要不要只作木屐,尤其你的木屐都是現場手工量尺寸,當你釘木屐在和客人聊天時,那就是一種歷史,就是傳承。」

鄭百玲說,「我們家老爺考慮不到十分鐘後,竟然就把其他鞋子通通收起來不賣了。」她接着講,「他是『總統兼內政部長』,我是『財政部長』,要管錢的,那時心臟噗噗跳,想說『頭殼壞去,現在還有誰穿木屐?』」

塑化風波 老店絕地反攻

沒想到,二○一一年發生塑化劑事件,臺灣人開始迴歸追求「天然ㄟ尚好」,郭宗興說,「我的生意竟然整個翻身,從一個月賣一千雙,到現在一個月可以賣三千雙,那是六十幾年前的業績耶。」

鄭百玲一邊聽,一邊望着店面幾乎快看不見字跡的老招牌。有意思的是,和老照片比較下,現今招牌正中間貼了張有些突兀的「本店免用統一發票」,鄭百玲說,「那是我公公時代貼的,中間被遮掉的那個字,正好就是『膠』字,『振行膠鞋行』,看起來變成『振行‧鞋行』,於是,現在光賣木屐也就不奇怪了。」她覺得,「那是老人家的智慧。」

站在從木屐店變「膠」鞋行,然後因緣際會「膠」字被貼掉,變成「鞋行」的招牌下,郭宗興拿出自己最得意的檜木木屐說,手工柴屐最難的就是「老師傅得一刀一刀刨,練幾年才能刨出這樣漂亮的弧度,那是確實承載了百年曆史,也經歷過鞋業變遷才能作出來的弧度。」郭宗興說,「衝着這一點,我就要一釘一槌地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