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文化名片 提升城市內涵

本報記者 吳 君

每到週末,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鄱陽街的鹹安坊總有年輕人前來遊玩。土紅色的牆邊、古樸的巷子裡、斑駁的石板路上,遊客不時駐足拍照。

“鹹安坊有近100年曆史,前些年施工人員修繕改造時,將老房子的框架基本保存了下來,又參照以前的樣子翻新了外立面,2022年8月重新對外開放。”鹹安坊居民範良勇說。

鹹安坊於1933年建成,是武漢代表性的裡份住宅區,也是我國保存較完好的石庫門建築之一。近年來,武漢市全面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堅持修舊如舊,保留原貌,防止建設性破壞,加強鹹安坊等一批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提升城市文化內涵。

用微改造的“繡花”功夫,保護好歷史文化街區

1998年,剛搬入鹹安坊的範良勇還記得,房子牆磚裸露在外,房內木板也出現腐化,踩在上面“吱呀”作響。“房子是舊了點,可它承載了武漢的歷史。”範良勇說,曾有人出高價想買他的老房子,都被他拒絕了。

但守着老房子的範良勇也有擔憂:“這些老房子大多是木質結構,很容易發生火災。”

爲了保護好文化遺產,武漢市按照“修舊如舊,保留原貌”的原則,從2015年起開始對鹹安坊進行修繕改造。“在修繕老房子的過程中,需要有經驗的師傅把老房子的磚瓦拆卸下來,加固房子的內部結構,最後再把修復好的一磚一瓦裝回去。”武漢市江岸區歷史文化風貌區建設專班負責人吳慧介紹,與建新房相比,修繕一棟老建築的成本要高3倍以上。

如果僅僅算眼前的賬,鹹安坊的修復是虧本的。然而,隨着遊覽人數的增加,鹹安坊的修復逐漸被認可。“現在這裡每天遊客衆多,有的商家收入比之前提升了20%到30%。”吳慧說。

不僅是鹹安坊,近年來,武漢市用微改造“繡花”功夫,完成了100餘項文物保護工程。去年4月,武漢市又劃定了32片歷史文化街區作爲重點更新單元,對這些單元進行集中、連片、單元模式改造。“這樣既保證了基礎設施的連續性,也保證了建築風格的協調性。”湖北省規劃設計研究總院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陳濤說。

用“非遺+”的融合思路,促進文化遺產活化利用

走進武漢市江漢區漢口文化體育中心的漢繡工作室,王煒佳正埋頭於繡架前,手中的針線在布料上來回穿梭,一隻蜻蜓模樣的圖案逐漸清晰。“漢繡需要一針一針將圖案勾勒出來,難度大的作品甚至要繡上百萬針。”王煒佳說。

王煒佳是國家級非遺項目漢繡的市級傳承人。從18歲開始,王煒佳便向外公任本榮學習漢繡。“早些年,學習漢繡靠的是師徒間的口耳相傳,一些傳統技法和式樣漸漸失傳。”王煒佳說。爲了讓非遺傳承有序,武漢確定了一批非遺資源線索,完成了一批非遺研究成果。到王煒佳學習漢繡時,漢繡已經有了系統的教材和成文的標準。

王煒佳喜歡給漢繡融入新潮的元素,設計了筆記本、絲巾、桌旗等一系列漢繡文創產品,還錄製了漢繡製作的視頻,打造了VR沉浸視角的漢繡數字展館。如今,武漢有超2000人從事漢繡創新制作。

武漢市共擁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8人,省級非遺傳承人102人,市級非遺傳承人312人。如漢繡一樣,武漢的非遺正結合時代元素,通過“非遺+文創”“非遺+旅遊”“非遺+美食”“非遺+電商”等方式,走進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武漢非遺形式多樣,可吃、可穿、可用、可賞,通過這些年的傳承創新,不僅很好實現了市場價值轉化,也提升了傳承能力。”武漢市羣衆藝術館(非遺保護中心)館長鬍懷存說。

用創新的理念,加強文化遺產系統保護

6月30日下午,武漢市武昌區胭脂路的永芳古戲院內已坐了不少“票友”。舞臺上,隨着鼓聲與京胡聲響起,演員側着身子,踩着碎步,雙手揮舞纏着綵帶的鼓槌緩緩走向舞臺中央,漢劇摺子戲《打花鼓》開始了。

“我們的演員大多隻有十八九歲,臺下的觀衆一半以上也是年輕人。”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總經理梅鵬程說,暑假期間這裡經常一票難求。

武漢曾是享譽全國的戲曲“大碼頭”。2013年起,武漢持續打造“戲碼頭”中華戲曲藝術節、全國戲曲名家名團武漢行、荊楚名團聚江城系列戲曲演出品牌,盤活戲曲演出市場;創新編排《母親》《萬里茶道》等精品戲曲劇目,激發院團創作活力;深入開展戲曲進校園、進農村、進社區、進景區,讓越來越多的觀衆在家門口感受戲曲魅力。

據瞭解,今年武漢市將加強文化遺產系統保護,重點做好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武漢段)、長江博物館建設,實施盤龍城遺址重大考古項目,啓動《武漢文脈》重大融合出版工程等系列重大項目。

“武漢歷史底蘊深厚、文化遺產資源豐富,要做好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擦亮武漢戲曲‘大碼頭’品牌,加快建設武漢戲曲藝術中心,積極創建國家級非遺特色街區,持續推進漢口歷史風貌區、武昌古城、漢陽古城保護性重塑,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傳承發展中煥發新的活力。”武漢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朝安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09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