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小衆水果成功出圈,背後的秘訣何在?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劉小燕 楊召奎

閱讀提示

近日,多家茶飲店以餘甘果香水檸檬口味獨特的小衆水果爲主要原料,推出一系列新品茶飲,從而將這些小衆水果的售價推向新高,其售價較往年好上許多。有專家表示,新茶飲品牌在研發中的靈感爲小衆水果出圈奠定了基礎,未來需要加強供應鏈實力,爲小衆水果飲品持久供應、大衆化提供保障。

相比“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冰涼清爽的水果茶飲似乎更符合夏季消費的偏好。近日,茶飲市場紛紛推出“霸氣油柑”“王榨油柑”“手打檸檬茶”等茶飲新品,不僅引發茶飲愛好者的打卡熱潮,更將餘甘果、香水檸檬等口味獨特的小衆水果售價推向新高。數據顯示,餘甘果、檸檬的價格較往年實現了2~4倍的上漲。

此次小衆水果價格上漲,反映了水果市場生產、供應和消費環節的哪些新動向?又爲破局小衆水果的產銷難題提供了哪些新思路?對此,《工人日報》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小衆水果售價翻倍

最近,在北京上班的張露發現,各大社交平臺上以餘甘果爲原料的茶飲新品出現頻次越來越高,並被網友稱作“竄稀神器”,引發周圍朋友同事紛紛下單打卡。

據張露講述,這幾款茶飲新品的顏色是具有夏日氣息的青綠色,一眼看上去讓人感覺冰涼清爽,極易調動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但其售價並不便宜。“一杯霸氣玉油柑售價29元,一杯王榨油柑31元,一杯泰綠檸檬茶32元,但很多人排隊在買。”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幾款新推飲品所使用的餘甘果、香水檸檬等均屬於偏小衆的水果,產地多在雲南、廣西廣東等地,此前價格偏低且還面臨銷售難題。今年夏初,喜茶等茶飲品牌出了新品之後,衆多小型茶飲店也嗅到商機,趁機紛紛推出類似新品。一時間,作爲主要原材料的餘甘果、香水檸檬等鮮果市場被迅速炒熱,其價格相較往年實現翻倍上漲。

在廣東汕頭潮陽種植餘甘果的林友告訴記者,往年餘甘果的售價維持在3元左右,自己的果子要麼在當地市場直銷,要麼是通過網店零散出售。“今年餘甘果被飲品帶火之後,銷售價最高的時候有20元/斤,現在我們網店出售基本穩定在10元/斤左右。”

不僅價格上漲,今年入夏以來,林友的水果網店中餘甘果銷量也迅速增加,銷售地點也從兩廣地區擴張到北京、杭州、陝西等地。爲保證供應,他還多次聯繫親友下鄉收貨。“大家在飲料店嚐到這個東西覺得好喝,就會自己上網找到商家購買,我們也是間接受益者。”

同樣實現價格翻倍的還有香水檸檬。農業B2B網站惠農網數據顯示,香水檸檬去年7~10月批發價爲7元/斤左右,而今年3月批發價一度達到16元/斤。記者在多家購物網站查詢瞭解到,香水檸檬的零售價多爲14~18元/斤,精品果的售價更是高達20元/斤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廣西、廣東等地的黃皮已豐收上市,價格有所下降。不過,隨着多肉黃皮仙露等茶飲新品開始推出,業內預計未來價格有望上漲。

產品創新促成小衆水果出圈

爲了將小衆水果引入更廣泛的消費市場,品牌茶飲店既要挖掘產品本身的使用價值,又要研發創新食用方式,在產品創新上頗費了一番功夫。

據林友介紹,餘甘果也被稱作油柑、滇橄欖潮汕地區對餘甘果的食用方式包括生吃、醃製、泡酒榨汁等。“今年出名的是做茶飲店的榨汁飲料,比我們之前做的榨汁確實要更好喝。”

喜茶整合傳播部總監程浩告訴記者:“不同於一般採用濃縮油柑汁的製作方式,此次店內推出的3款油柑產品均對油柑鮮果現場榨汁,融合四季春茶底,並根據不同口味需求搭配果汁、甜橄欖等輔料,獲得了消費者的喜愛。而香水檸檬的新品研發,也同樣追求鮮果手工捶打,讓香氣充分散發的同時,不破壞檸檬的組織結構,保證最佳的口感。”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副教授何琳純對記者表示,消費者對小衆水果及其新產品能夠快速接受,與水果知識的普及、消費能力的提升有直接關係。

“近年來對水果市場的調研顯示,消費者接觸水果知識的渠道增加,對小衆水果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口味更加豐富多元。隨着消費者的收入增加,小衆水果也就具備了更大的市場潛力。”何琳純說。

同時,根據飲品店的反饋,此次餘甘果和香水檸檬的爆火,除了飲品創新所刺激的消費需求,還得益於供應鏈的通暢。程浩介紹說,餘甘果原本是區域性小衆水果,並沒有成熟的供應商進行大規模的供應,鮮果原材料的供應鏈本身也是複雜的、動態的體系。爲此,該品牌直接進駐廣東果園,通過800多家門店的銷售數據實現“鎖量採銷”,打通全程冷鏈運輸,保證飲品的持久供應。

未來仍需產銷對接扁平化訂單

正如一些茶飲店所言,餘甘果等小衆水果並未形成規模化採購和供應。林友也表示,周圍許多種植戶的餘甘果都是種在自家的山上,因爲需求有限往常並沒有費心管理,今年突然爆火確實讓部分種植戶得到了短期收益。至於未來是否會增加種植投入,還需要謹慎決策。

何琳純認爲,蘋果、梨等大衆水果的消費基數很大,通常的市場變動可以被內部消化。但小衆水果的消費承接範圍有限,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大。“水果市場的反應具有滯後性,其種植和收穫又需要一定的週期。如果盲目增加種植數量,有可能明年消費熱度降低,陷入穀賤傷農的困境。”

因此,何琳純提出,當前應該保障產地種植戶與銷售商之間的溝通渠道,儘可能地實現扁平化、訂單化對接,將市場需求直接反饋給種植戶和果園。“與此同時,批發商還掌握着龐大的市場供需數據,對整體的宏觀把控非常重要。政府部門也要對種植戶做好引導,幫助各方搭建信息共享平臺,應對市場變化。”

程浩表示,隨着餘甘果受到消費者的廣泛歡迎,品牌方也在逐步與上游基地建立“產銷對接”,以期在未來實現油柑產品的基地化種植和訂單化種植,對種植環節進行指導和干預。“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傳統油柑種植分散的情況,爲上游供應商、種植戶創造產業價值。”

何琳純同時建議,種植、批發、銷售等各個環節都有各自的專業性,種植戶在看到產品新的商業價值後,要專注於提升產量、降低成本,避免在沒有足夠信息和經驗的情況下過多涉足其他環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