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對你有沒有“惡意”,不用聽他們說什麼,看3個細節就好

畫貓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我們只能看到別人的外表,卻看不透別人的內心。誰也不知道對方究竟是人,還是鬼。畢竟,人是特別擅長僞裝的生物。

有可能,別人表面上對你阿諛奉承,背地裡卻各種阻礙你,希望你快點倒黴。有可能,別人表面上滿口甜言蜜語,背地裡卻對你捅刀子。

千萬不要用自己的真心,去考驗人性。不論在什麼時候,人性都是經不得考驗的。

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對於人性,還是要多留心眼。

別人對你有沒有惡意,不用聽他們說什麼,看以下3個細節就足夠了。

一、利益上,是否存在衝突。

人與人之間,並沒有純粹的感情關係,只有純粹的利益關係。

有利益,大家都是兄弟姐妹、親朋好友、合作伙伴。沒有利益,哪怕之前關係再好,如今也會成爲仇人,你針對我,我也針對你。

在職場裡邊,你跟某個同事關係不錯,一直都是好朋友。突然有一天,你需要跟他爲了某個崗位而競爭。

升職加薪的機會,只有一個,註定你跟他就會爭鬥不休。你希望獲得這個機會,他也需要獲得這個機會,誰都希望自己獲益,而不希望別人獲益。

這就是利益衝突的“零和博弈”。一方獲益,必然註定了另一方的損失。前者和後者,必然會爲了利益的矛盾,而成爲仇人。

一旦在利益上起了衝突,哪怕表面上的關係再好,也無法改變背後的明爭暗鬥。人爲財死,鳥爲食亡。

對於跟自己的利益起衝突的人與事兒,儘量不要過分相信,而應該保持防備之心。利益衝突,始終會激發人性之惡。

二、距離上,是否無端靠近。

人與人之間,唯有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維繫良好的感情。所謂“距離產生美”。

距離,爲什麼會影響到人之感情、關係呢?因爲“刺蝟效應”很嚴重。每個人都跟身上長滿刺的刺蝟一樣,相互靠近,就會相互傷害。相互遠離,就能和諧相處。

一般來說,真正保持善意的人,都會跟我們保持一定的距離,尊重我們的選擇和方向,而不會有任何的干擾和反應。

而心存不軌的人,都會靠近我們,不是這裡說盡好話,就是那裡掏心掏肺,還一臉笑意,看似要跟我們搞好關係。

這就是所謂的“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平常就沒有什麼聯繫,突然有一天笑嘻嘻來獻殷勤,非要拉近關係,這裡邊註定沒有任何的善意,只有存在明確“目的”的惡意。

越是靠近,越容易在背後捅刀子;越是靠近,越會趁虛而入。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別人不會做的。

三、情緒上,是否一反常態。

所謂“人無常態必有鬼,事若反常必有妖。”

一個人,要是沒有常態,那他必然內心有鬼。一件事,要是過分反常,那它必然不太正常。一反常態的人與事兒,都是有問題的。

楚漢相爭時期,攻下齊地的韓信上書劉邦,希望劉邦封他爲假齊王。劉邦看到韓信的信件,勃然大怒,認爲韓信有點僭越了。

這個時候,站一旁的張良踢了劉邦一下,劉邦也一下子心領神會,臉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對着下人說,韓信大將軍居功甚偉,當什麼假齊王,要當就當真齊王。

當韓信得知劉邦封自己爲真齊王,就以爲劉邦是真心的,而缺乏了防人之心。韓信身邊的謀士蒯通就說,大將軍要小心飛鳥盡,良弓藏啊。

韓信不聽蒯通的,依舊我行我素。結果,我們都知道,劉邦平定天下後,立馬就收拾韓信這些異姓王,基本都不留活路。

從韓信要求成爲假齊王的那一刻開始,就註定劉邦對韓信的殺意。哪怕劉邦表面上再怎麼說韓信居功甚偉,也不過是騙騙韓信,以及手底下的人罷了,欲蓋彌彰。

寫到最後

單從人之言語,是無法判斷別人的意圖的。因爲言語可以進行僞裝。

唯有從利益、距離、情緒這三點進行分析,才能搞清楚別人的企圖,以及別人是否抱有善意/惡意。

利益方面。利益一致,那大家都是朋友。利益不一致,那大家都是敵人。對於任何人而言,利益比感情都重要。

距離方面。保持距離,互相尊重,說明對方還有善意。距離靠得太近,甚至有點獻殷勤,甚至不正常,說明對方沒有善意,只有惡意。

情緒方面。情緒正常,沒啥變化,說明對方依舊在深思、猶豫。情緒一反常態,反差極大,說明對方別有圖謀。

人性複雜而又難測,需要我們多留心眼。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