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新書談黨產、年改:不應純用法律解決
《堅持-陳水扁口述歷史回憶錄》明舉辦新書發表會。根據新書內容,前總統陳水扁談到當前蔡政府推行年金改革、處理不當黨產問題,直言「政治問題要用政治智慧和手段來政治解決,不能純用法律解決」,現在問題就是出在這裡。
臺北市長柯文哲指示北市文獻館替陳水扁進行口述歷史訪談,文獻館委託中研院教授陳儀深團隊主持訪談計劃,由陳南下高雄赴陳水扁寓所親訪,訪談多達10次後所撰寫,內容包括陳水扁在臺南求學、北上深造、律師執業、踏上從政之路,直到2008年卸任爲止,總共10章。明天下午將舉辦新書發表會,如果臺中監獄准許陳水扁北上出席,扁將與柯文哲、陳儀深同臺座談。
書中陳水扁談到年金與不當黨產問題,「絕對不是弄一個討黨產的特別條例,或是年金改革的特別條例,就可以達到我們所要追求轉型正義的目的」,因爲年金和黨產不但是政治問題、歷史問題,也是社會問題,不純然是法律問題,如果要用法律手段解決,「徒法不足以自行」,中間處處都是政治,而且政治的影響層面就是社會。
以黨產問題來說,過去歷史來看,國民黨就是以黨領政、黨國不分,也就是黨產的「當」與「不當」都是歷史問題,能夠一刀切嗎?要追討黨產還要追溯到1945年,這不是政治問題,什麼才叫政治問題?以目前爭議來說,人家要發員工薪水,可以把它凍結起來,讓他們發不出薪水嗎?如果一個執政黨可以對一個在野黨這樣做,講好聽是爲了追求轉型正義,從另一個角度看,難道不是另一種政治清算和鬥爭嗎?「總是要留一條路給人家走,不能讓人家連活下去都沒辦法吧!因爲這是歷史的產物。」
同理,年金問題,18%怎麼來的?陳水扁說,他當律師時,當時銀行定存利率就是12%,18%就是以當時定存利率爲基礎再多出一半,也就是6%,才變成18%,政府的信賴保護是多給的那6%;現在民間利率如果是2%,是不是再多給6%,而不是2%的一半,這樣是不是比較合理一點?當時給軍公教6%有其時空背景,現在要改當然可以,只是要不要溯及既往,還是往後適用,或是信賴保護到什麼樣的程度,都可以討論。
扁強調,政治問題要政治解決,畢竟這是改革,不是革命,事有輕重緩急,必須循序漸進。按照法律,一是一,二是二,一加一等於二,但政治一加一未必等於二,政治是一種高度妥協的藝術;他還說,並不是立法院民進黨掌握多數,完全執政,就可以爲所欲爲,如果那麼簡單,馬英九8年也不會淪爲「無能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