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個快樂指數吧

編個快樂指數吧圖╱本報資料照片

痛苦指數與快樂指數

痛苦指數是由經濟學家歐肯(Arthur Okun)所提出,系通膨率失業率之和,但將其發揚光大的是美國總統雷根,雷根於1980年問鼎白宮時經常講一句話:「你們過的生活比4年前好嗎?」

■我們在1989、1990、1991年的痛苦指數爲6.0%、5.8%、5.1%,比過去3年5.16%、3.47%、5.32%來得高,但顯然今日並未比當年快樂。

自雷根在1980年代使用痛苦指數描述總體經濟後,多年來大家還是慣用這一數字來呈現人民的感受,然而30年來全球經濟風險已由通膨轉爲通縮,非典型就業也日趨普及,在這一情況下,痛苦指數顯然很難反映民衆心情

痛苦指數低 不代表快樂

我們就以臺灣爲例,今年上半年概估一下我們的痛苦指數只有4.4%,與歷年比較這個數字是低的,去年5.3%,也低於1980年代多數時候,那麼大家有比那時候快樂嗎?當然沒有,這些年內閣之所以經常改組,總統的聲望之所以一直下滑,就是因爲人們覺得不快樂。

雷根那個年代全球面臨停滯性通膨,物價、失業雙雙走高,物價走高讓所得縮水,失業升高讓所得無着,兩者都是痛苦的事,加總後確實可以呈現民生痛苦的情況。隨着全球化生產供貨無虞通路普及,大大降低漲價囤貨的預期心理,自2000年以來,全球已不可能再重現石油危機年代的高通膨。

另外,就業市場隨着派遣人力部分工時及臨時僱用愈來愈普遍,各國失業率也不太容易像昔日狂飆日本韓國失業率都很低,但這類非典型就業卻是愈來愈多,收視率極高的韓劇「未生」、「菜鳥上班族」所描述的正是非典型就業者的苦悶,而這個苦悶卻難以呈現在傳統的痛苦指數上。

全球化生產、通路競爭抑制了通膨,而就業型態改變也紓緩了失業,這使得傳統的痛苦指數遠低於昔日,但這並不代表天下太平,人們安居樂業,而是痛苦以另一個型態潛藏在社會,隱藏於每一個家庭裡,痛苦指數捕捉不到的痛苦只怕是更痛苦,更容易被政府所忽略。

就業+薪水 一窺快樂程度

痛苦指數失靈了,那麼該如何呈現這個讓人們苦悶的現象?我們從人們每天唉聲嘆氣薪水倒退17年、找不到正職這兩個角度思考,若一個社會正職(全時工作者比例高一點,是否大家會快樂一點?還有如果大家實質薪資高一點,是否又會快樂一點?如果這個邏輯沒錯,那我們即可將「全時就業比例」的增加率加上「實質經常性薪資」的增加率得出一個指數,姑且稱其爲快樂指數,這個快樂指數若逐年提高,則人們會快樂些,若下滑則會痛苦些。

我們以此來檢驗過去5年會發現,由於我們非典型就業逐年升高,去年已將近80萬人,佔全體就業的比率也由6.5%升至7.0%,另外實質經常性薪資成長極緩,甚至5年之間就有2年負成長,因此這一快樂指數確實反映出人們的苦悶。經計算,近5年快樂指數依序是-0.95%、0.06%、0.62%、1.59%、-0.11%,人們的不快樂非常明顯,尤其去年是新政府執政第1年,指數竟轉爲負數,執政當局應該加以注意。

政府的施政目的應該是促進多數人的快樂、幸福,因此除了追求經濟成長,也要注意所得分配,這些年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編制幸福指數就是要讓各國政府瞭解民衆生活是否更快樂些,我國自2013年起也編了幾年,但當局決定自今年起停編,這毋寧是令人遺憾的事。我們期待執政當局可以再做些研究,藉由簡單的指標整合,編一下快樂指數,以多瞭解隱藏在人們心中的苦悶與快樂,如此想必有助於政府未來的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