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也要玩機器人了
作者 | 王小娟
編輯 | 柴旭晨
又有車企大廠進入人形機器人領域了。
最近,比亞迪在招聘官方微信上推送了2025屆具身智能研究團隊專場招聘信息。將校招具身智能研究團隊成員,崗位包括高級算法工程師、高級結構工程師、高級仿真工程師等,研究方向涉及人形機器人、雙足機器人等。
本次比亞迪發佈招聘信息,一定程度上也是對於入局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官宣。比亞迪介紹,目前團隊已開發完成工藝、智能協作、智能移動、類人形機器人產品。
比亞迪是電動化時代吃到最多紅利的車企之一,而在智能化時代,比亞迪一度是追趕者的角色。從去年以來,比亞迪就砸錢堆人惡補智能化。如今,月銷50萬輛車的比亞迪有能力將智能化有更多的延伸方向,人形機器人就是其中之一。
在11月18日的比亞迪成立30週年暨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發佈會上,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未來將投入1000億元,用於發展人工智能和汽車相結合的智能化技術,實現整車全面智能化進階。
在此前的財報中,比亞迪也表示將在新產品上持續投入研發,並積極培育新業務,完善在AIDC、工業機器人等賽道的佈局。
除了自己躬身入局,比亞迪此前還投了不少專注具身機器人的企業。比如,有着國內“人形機器人第一股”的優必選,在創立初期就獲得了比亞迪的投資。
另一樁更爲知名的投資是,對於從華爲出來創業的天才少年“稚暉君”—彭志輝創辦的智元機器人的投資。去年8月,比亞迪出資191.497萬元,拿下2.5074%股份。
一定程度上,佈局人形機器人也是比亞迪從智能製造的角度完善智能化的另一個方面。如今,智能化不僅“卷”在車本身,還包含了造車過程中的智能。
近幾年,不少車企會強調自家制造過程中的智能化程度。此前,小米SU7交付週期比較長時,網友讓雷軍去工廠擰螺絲。雷軍則介紹,擰螺絲有機器人。其中在車身車間,擁有400臺機器人,自動化率達到91%。
而智能化的造車過程,也是比亞迪需要補課的。
在比亞迪的造車基因中,“人海戰術”是重要的成功因素之一。早期進入造車領域之時還將自動化的生產線分解成一個個由人+簡單的機械完成的工序,進而降低成本,這也讓比亞迪的員工數量水漲船高,如今已然超過90萬人。
未來,人工成本必然是更高,但機械成本邊際遞減,比亞迪也需要通過更高的智能化來實現降本;尤其是在全行業都在強調智造的智能化之時,比亞迪也需要對此進行補課,而人形機器人就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當前,比亞迪也在工廠啓用了人形機器人,合作方正是比亞迪此前投資的優必選。
今年10月,優必選新發布的全新一代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1,並已成功進入比亞迪汽車工廠進行實訓,與L4級無人物流車、無人叉車、工業移動機器人和智能製造管理系統協同作業。
除了比亞迪,此前已有不少車企佈局人形機器人領域。
根據特斯拉發佈的視頻,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已經在今年5月進入工廠工作,可以分揀電池等,並且還會在工作中糾正自己的錯誤。
在國內,小鵬、廣汽等也都有人形機器人項目。
小鵬的人形機器人在今年的小鵬科技日上被正式命名爲Iron,擁有仿生人的結構,搭載小鵬 AI 鷹眼視覺系統,也可以自然行走,也支持對話,已經進入小鵬的工廠工作。
廣汽也在最近首次展示了自主研發的第二代人形智能機器人,目前研發已進入第三代。
對於入局人形機器人的車企而言,短期來看,人形機器人可以讓一臺車整體的生命週期更加智能化,可以在工廠打螺絲,也可以進入銷售等場景。
但長期而言,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爲車企新的增長曲線。比如,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進行一些危險場景的救援工作,也可以進入家庭場景,看護老人等。就像小鵬董事長何小鵬設想的那樣,老了讓機器人來換尿布。
如今,汽車行業的競爭還在加劇。而結合自身優勢,將業務延伸到多個維度,也成了不少企業的共識。人形機器人作爲和智能汽車有着較多關聯的領域,成爲車企們競相佈局的領域也在情理之中。
未來,隨着人形機器人的加入,智能汽車的“智能”,也將有新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