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步入武漢後塵 公衛專家建議採「芬蘭式社交」

大公學院院長陳秀熙建議採取「芬蘭社交」,認爲可能是避免走上武漢封城的可行方法。(圖/Pixabay)

對抗新冠肺炎(COVID-19),有最新大方向,臺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建議採取「芬蘭式社交」,也就是人與人之間至少距離1公尺,這個看似有點冷漠的距離,現在可能是避免走上武漢式封城的可行方法。

健康的人到底要不要戴口罩陷入分歧,臺大公衛學院2日提出折衷作法,建議各企業能讓員工時段上班,讓通勤人潮分流。如果做不到,則以1公尺爲衡量標準捷運公車長程巴士上彼此距離超過1公尺就不需要戴,反之則戴上口罩比較安全。

1公尺有多長?簡單來說就是2個肩膀的距離,這對亞洲文化來說顯得生疏,卻是北歐芬蘭人的日常,他們就連排隊也彼此相距1公尺以上,甚至逼近2公尺,以不打擾他人爲最高指導原則疫情延燒之際這個距離能救命,公衛專家認同,1公尺正好是避免密切接觸的安全距離。

網路上流傳的經典圖片:芬蘭式排隊,彼此距離至少1公尺。圖片來源:取自reddit網站)

◎芬蘭式社交,保持距離是禮貌

2019年《世界快樂報告( 2019 World Happiness Report )》排行,芬蘭蟬聯全球最快樂國家,緊接是丹麥挪威冰島

芬蘭GDP在北歐國家中雖然算不上第1,但綜合社會安全網個人自由,以及工作與生活平衡度,芬蘭人快樂程度最高。其中「個人自由」格外耐人尋味,因爲芬蘭也被認爲是社交恐懼症患者的天堂,在芬蘭,不互動、不寒暄、不熱情,都不會被認爲沒有人情味,反而是禮貌的表現。

(芬蘭人以不侵犯彼此空間爲最高原則。圖片來源:Pixabay)

芬蘭人認爲如果沒有重要事情要討論,就不需要特別對話,芬蘭還有句俗諺:「沉默是金,交談是銀」。

因此即使是好友,也不見得要時時打開話匣子公車上雙人座如果已有一人在位置上,他們多半不會再入座;公車候車亭下如果已經站了人,他們寧願在候車亭外吹冷風。

◎重視個人空間,芬蘭人的社交恐懼症

這種迴避互動的文化,被芬蘭插畫家柯爾霍寧(Karoliina Korhonen)畫成一系列有趣圖文,集結成《芬蘭人的惡夢:你今天社交恐懼症發作了嗎?》一書,大受歡迎。

在她筆下,芬蘭人內向、害羞、不喜歡社交、需要私人空間,所謂的「芬蘭人惡夢」包括:電梯裡只有自己和1個陌生人、被要求當衆發言、對話時對方突然靠得很近等等。芬蘭人不善長羣體生活也抗拒社交,背後原因可能和地理環境語言文化有關。

(芬蘭人儘量減少交談與互動。圖片來源:Pixabay)

芬蘭地廣人稀,城市間距離遙遠,讓芬蘭人一向習慣獨處。語言方面,芬蘭有兩種官方語言芬蘭語瑞典語,另外大多數人從6、7歲開始學習英語。在相對複雜的語言環境下,芬蘭人經常需要使用第二、甚至第三語言來溝通,因爲無法時時以母語盡情表達,芬蘭人寧願不說話,也不希望辭不達意。

當然,以上都只是部分學者的推測,芬蘭人的沉默可能沒那麼複雜,只是基於一份尊重而已。赫爾辛基大學(University of Helsinki)歐洲史教授科爾布(Laura Kolbe)認爲,芬蘭人絲毫不覺得安靜或不說話是負面行爲。他們重視個人空間,專注做自己該做的事。

(芬蘭人在三溫暖的小小空間中,反而能彼此侃侃而談。圖片來源:Pixabay)

◎芬蘭人的例外:三溫暖

雖然芬蘭人謹守1公尺分界,但在一個場合中會暫時拉近距離:三溫暖。事實上,芬蘭是三溫暖的發源地,三溫暖的原文Sauna就是芬蘭語。

芬蘭人愛泡三溫暖,在三溫暖裡可以坦誠相見,也能聽見他們互相高聲談笑,和平時公共場合中安靜、自制的形象截然不同。可見芬蘭人對親密感沒有障礙,只是不喜歡突然侵入彼此的空間。當亞洲式的聚餐、寒暄在武漢肺炎中加劇疫情,不妨考慮芬蘭式社交,改變人與人互動方式。

參考資料:New York Times、The World Economic Forum、BBC